秋實
春季是食用野菜的最佳季節(jié),江南古城有句老話,叫做春到鎮(zhèn)江食“七頭”。 “頭”指的是野菜嫩莖葉的新生部位,鎮(zhèn)江傳統(tǒng)的“七頭”分別指馬蘭頭、枸杞頭、薺菜頭、豌豆頭、香椿頭、蘆蒿頭和苜蓿頭。我自小最喜歡吃的是馬蘭頭、枸杞頭、蘆蒿頭和苜蓿頭。
明人趙楷《百草鏡》中說:“馬蘭氣香,可作蔬。”馬蘭頭有青梗、紅梗兩種,以青梗為佳、嫩芽供饌,開春時比較鮮嫩,有一股近似菊葉的淡淡清香,別有風(fēng)味。《本草綱目》中云:“馬蘭,湖澤卑濕處甚多,二月生苗,赤莖白根,長葉有刻齒狀,似澤蘭,但不香爾。”宋詩就有“魚今絕市菜無有,欲問居人啖馬蘭”的句子。清人王士雄在《隨息居飲食譜》中云:“嫩者可菇,可菹可餡,蔬中佳品,諸病可餐?!?可見,中國人吃馬蘭頭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袁枚的《隨園食單》也提到過馬蘭頭:“馬蘭頭菜,摘取嫩者,醋合筍拌食。油膩后食之,可以醒脾?!瘪R蘭頭吃法多樣,但最見真性情的莫過開水焯過,用麻油、醬油、糖涼拌。這種吃法有個缺點,食客唇齒之間會留下烏黑的顏色。不過,愛吃的話,哪怕窈窕淑女也會為嘗鮮“不顧顏面”。
枸杞頭即枸杞的嫩莖葉,也是美味的野菜時蔬之一。宋詩云:“誰道春風(fēng)未發(fā)生,杞苗試摘已堪羹?!笨磥硎秤描坭筋^古已有之。大詩人陸游也贊:“松根茯苓味絕珍,甑中枸杞香動人?!辫坭筋^口味香美細嫩,但又有一絲回味悠長的清苦,有補虛益精、清火明目、清熱止渴、延緩衰老的功效,這也是《紅樓夢》里體質(zhì)虛熱的薛寶釵和大脾氣的三姑娘探春垂青“油鹽炒枸杞芽”的緣由。
蘆蒿頭又稱蔞蒿頭,脆嫩爽口、清香鮮美,自古以來便是人們春季愛吃的野蔬佳肴?!对娊?jīng)》中就有關(guān)于蔞蒿的記載:“翹翹錯薪,言刈其蔞;之子于歸,言秣其駒?!痹娋涿鑼懥四凶釉诮吀钊∫豢鹂鹉厶J蒿的情景。明代散曲作家王磐寫的《野菜譜》,收入了52種野菜,其中就有蘆蒿?!都t樓夢》中稱其為“蒿子稈”。晴雯吃蔞蒿,講究清心爽口、淳樸天然,尤其喜歡素炒的。蘆蒿菜肴較有名氣的當數(shù)臭干炒蘆蒿。吃膩了大魚大肉的人,可用此肴調(diào)養(yǎng)身心。將十二圩臭干切寸條,和寸長的蘆蒿嫩頭同炒,臭干的臭香和蘆蒿頭的清香相結(jié)合,會產(chǎn)生一種濃郁奇特的香味,是下酒佐餐的美味佳肴。
苜蓿是苜蓿屬植物的通稱,標志性的外形是點點小黃花和圓潤鮮嫩的三片小綠葉,但真正被鎮(zhèn)江人拿來入饌,并親昵稱呼為“秧草”的,乃是黃花苜蓿的嫩葉尖頭,也叫做“三芽菜”。宋朝人林洪的《山家清供》里記載過“苜蓿盤”的做法。如今,一道酒香秧草頭還是陽春三月里最討喜的時令小菜。柔嫩碧綠的嫩葉在白酒或黃酒的激發(fā)下,將草本清香發(fā)揮極至,入口即化的溫柔讓食客拒絕不了。鎮(zhèn)江一帶烹飪河蚌等江鮮水產(chǎn)時,常以苜蓿頭輔之,還有腌漬苜蓿頭作為咸菜下粥的,取的都是一股清鮮柔美的好味道。
雖說野菜春蔬并非鎮(zhèn)江獨有,但春食“草頭”還是會讓老鎮(zhèn)江人的鄉(xiāng)情鄉(xiāng)愁起于阡陌隴畝,止于心間舌上,難以名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