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寶云
摘? 要:隨著新課標的出臺,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經(jīng)不適應現(xiàn)在社會的發(fā)展,社會對我們有了更加嚴格的要求,作為教師我們應該適應時代的發(fā)展。語文是所有學科的基礎,對于其他學科來說學好語文就是給其他學科的學習打下了基礎,所以我們要認真學習語文,語文現(xiàn)代教學也要緊跟時代,不要故步自封,在本文中我將就如何培養(yǎng)小學語文學習良好習慣與大家分享交流一下我的意見。
關鍵詞:小學語文;創(chuàng)新教法;良好習慣培養(yǎng)
語文是一門文科性的學科,但這并不代表它就必須死記硬背,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不同的教學方式或許會收到不同的效果。小學生正處于好玩的年紀,作為教師,在這個時期我們要做的不是壓制孩子的天性,而是要讓孩子從心里對語文這門課感興趣,而不是單純的為學而學,培養(yǎng)學生對于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學習的習慣,這很重要,所以教師要積極探討新的教學方法,既能提高學生興趣,有能提高上課效率。在本文中我將與大家一起探究創(chuàng)新教法設計,培養(yǎng)小學語文學習良好習慣。
一、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
語文從來不是一兩句話可以說的清楚的,語文也不是一個兩個人可以代表的,語文很博大精深。所以對于教師來說,應該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而不要一味地認為自己講得是對的,是唯一的,這樣是錯誤的,現(xiàn)在學生很少會主動去思考其他的方式,過度的相信教師,教師講什么就聽什么,很少去自己思考,這就是出現(xiàn)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要從原來的以教師為主體的課堂變?yōu)橐詫W生為主體。多多引導學生,讓學生多多思維,這樣既可以讓自己輕松又可以讓學生輕松。并且只有經(jīng)過學生思維的答案才會更加深入學生的心,才會讓學生更好的理解。
例如在上《香港,璀璨的明珠》這節(jié)課教師可以采取小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自學,這樣就會很大程度的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也會讓學生很有興趣去學習。然后可以問一下學生你們知道香港是哪一年回歸的嗎?你們?nèi)ミ^香港嗎。這種簡單的問題作為開頭,教師可以安排一組上來講一段課,這樣也不會讓學生感到很吃力,如果有不同的意見其他學生可以提出來,最后教師可以對學生的答案進行點評,指出每個小組的不足和長處,鼓勵學生多多發(fā)言。
以上案例,這樣可以讓課堂氣氛變得活躍起來使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去,也可以將教師從課堂中解放出來,讓教師更加輕松。
二、利用學生興趣開始課程
興趣應該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但是對于孩子來說,這一點更加強烈,所以教師應該加以引導,讓學生興趣發(fā)帶到課程中去。對于學生來說,枯燥的課程可能并不會讓他們有太多的感觸,他們更加喜歡干自己感興趣的事,教師就可以好好利用這一點,尋找一下學生有什么感興趣的事,多多了解一下自己的學生,讓他們不在是被動學習,而是主動學習,這樣會讓課堂效率大大提高。學生通過自己的興趣可以更好的理解并且上好這堂課,就要看教師是不是引導得當。所以在課堂中教師要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可以借助外在工具。
例如教師在講《圓明園的毀滅》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己在課下收集一些關于這篇文章的背景資料,對這篇文章有個了解。然后在上課時,教師可以先放一些關于圓明園之前之后的照片做一下對比,讓學生可以感同身受,感情更加強烈。之后教師讓學生帶著感情去閱讀這篇課文。之后教師可以采取看電影的方式,來讓學生感受這篇課文,這段歷史,看完完之后教師可以問學生在聽這個視頻時你的內(nèi)心感受是什么,你們在想什么?讓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看法。
以上案例,這樣可以用一些學生比較喜歡的感興趣的方式來展示這篇文章,讓文章變活,而不再是枯燥無味的,既可以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可以提高上課的效率。
三、多多組織活動
對于語文這門傳統(tǒng)的課程來說,我們很早就有踏青,秋游等活動但由于安全問題,有些活動卻無法實現(xiàn)了。其實多多組織一些活動對于孩子的學習是有好處的,它可以豐富孩子的童年,讓孩子更有想象力。這些都是活動帶來的。如果不能組織大型活動,其實一些小的游戲也是可以的,教師可以多做一些小游戲,讓學生可以充分融入到課堂中去,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不在死學,而是真正帶著興趣去學從而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例如教師可以舉行春游等活動,利用這些活動讓換換新鮮的空氣,教師也參與到這個課外課堂中去,建立一個平等的課堂,例如,教師可以帶學生去博物館,教師在和學生外出后,可以像學生介紹一下這些的來源,讓學生可以學到一些課本以外的東西,豐富一下自己的世界,在活動結束后,再讓學生寫篇觀后感,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以上案例,活動可以讓師生以及學生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可以讓學生教師放松心情,對于孩子來說,這樣的活動會使他們愛上語文,愛上教學,教師也可以從高強的備課中放松出來。
總之,教師要創(chuàng)造具有創(chuàng)新教法設計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課堂中,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教師一定要思考如何營造課堂的氛圍同時也不要把語文課堂的效率更高。方法利用得好可以活躍氣氛,增加上課效率,方法有很多都可以教師要積極探索同時為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產(chǎn)生好的影響,為學生以后打下基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從此愛上語文。
參考文獻
[1]? 耿生炯.淺談小學語文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J].課程教育研究,2019(35):22.
[2]? 張瑞艷. 小學語文教學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N]. 發(fā)展導報,2019-06-04(020).
[3]? 劉漢江.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C]. 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18:4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