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微視頻 小組學習 實踐教學?
基金項目:寧夏大學本科教學工程項目資助(項目批準號NXDX2018005),寧夏大學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改革項目資助。
作者簡介:王麗婷,寧夏大學政法學院副教授,博士,中國政法大學訪問學者,主要從事證據(jù)法學、法庭科學方面的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3.099
隨著信息時代的發(fā)展,多媒體技術也日新月異,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教育,將促使教育方式不斷革新,其中,將微視頻制作與傳輸技術應用于教學將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其在實踐教學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
司法鑒定學由于其較強的專業(yè)性、實踐性和綜合性,其在法學教育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不僅可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學生對于證據(jù)的搜查鑒定和審查判斷能力,還為法學專業(yè)學生的職業(yè)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司法鑒定學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同時又具有跨學科、多領域的學科特性,要真正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需要不斷提升教學效果,其教學方式的轉變迫在眉睫。
針對法學本科生的專業(yè)特點和實驗儀器設備的基本條件,目前“司法鑒定學”的實驗課程中主要包括痕跡鑒定、文書鑒定、微量物證鑒定等實驗項目,學生普遍認為這些課程內(nèi)容很實用。但由于主要采取邊講邊練的方式,實踐教學仍然存在一定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資源利用率不高,操作時無從下手。教師通常將一個項目的實驗課資源全部提供給學生,包括教學課件、實驗指導書、案例、教學視頻、實驗手冊等,學生會感覺“文字太多,枯燥乏味”,從而產(chǎn)生倦怠感。在對資源學習的感受方面,“看完以后沒有重點記憶,引不起注意,看完進入操作時仍然不知所措?!?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課程的教學效果。
第二,實踐課時較少,內(nèi)容安排淺嘗輒止。司法鑒定學實驗課設置為 24 學時,其包括 6 個大的實驗項目,時間最長的兩個實驗項目分別為 6 學時,剩余實驗項目的學時均比較少。每一輪課程結束,從學生的交流和反饋來看,學生普遍對本課程尤其是實驗部分的內(nèi)容非常感興趣,愿意多動手操作,但無奈于課時有限,操作時間不夠,對于基本的鑒定內(nèi)容的學習掌握僅僅限于皮毛。
第三,采用實踐課程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學習效果欠佳。目前,司法鑒定學采取的仍然是邊講邊練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在課程中,教師要對教學目的、實驗原理、操作步驟,實驗器材,注意事項等內(nèi)容進行講解,講解完之后演示實驗內(nèi)容。如此一來,在課堂上留給學生自行操作時間就比較短,學生只能按照實驗流程操作一遍,沒有機會進行二次實驗加以學習鞏固。在課程結束,學生對于做過的實驗進行小結后,不再接觸相關實驗。這樣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沒有完全掌握實驗操作,課后也無法進行復習,極易出現(xiàn)學過即忘的現(xiàn)象。此外,教師在演示過程中,并不能兼顧所有學生,坐在前排的同學容易看清老師的動作,學得快。但是后排的學生往往容易在操作過程中出現(xiàn)問題。
由于以上問題的存在,使得學生盡管對于司法鑒定學中實踐部分很感興趣,但是學習效果總體欠佳。
微視頻教學是指教師根據(jù)學習的內(nèi)容,將教學目標、重難點等內(nèi)容制作成內(nèi)容精煉、便于傳輸?shù)?、可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便利的精短視頻。小組學習模式則是以小組為單位,成員之間相互協(xié)作,共同完成學習目標,具有在互動中良好構建認知的優(yōu)勢。
將微視頻教學資源與小組學習模式相結合,可利用兩者的優(yōu)勢改變以往課堂教學只局限于教師演示、講授,學生觀看的常規(guī)模式, 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首先,借助微視頻教學資源時長短,針對性強的特點,容易讓學生集中注意力且不易產(chǎn)生疲倦感,以促使學生有效學習。學習任務是以小組為單位布置的,完成一個任務需要整個小組成員之間緊密配合,相互協(xié)作,互助共享,此方式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
其次,以直觀、生動的形式呈現(xiàn)出的微視頻教學資源,不僅能引起學生的關注,而且有助于同學們加深記憶。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學生可借以拓展思維,進行多樣化的學習。
最后,微視頻教學資源下載方便,學生可隨時隨地學習。在學生有疑問困惑時,可反復觀看后,先在小組內(nèi)進行討論,分析問題,再在課堂上全班討論,教師點評。這樣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能增加老師答疑的時間,可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將微視頻和小組學習相結合的模式在教學實踐中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其不僅增加了學生參與實踐的機會,還有助于促進師生互動,同時也能充分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通過對司法鑒定學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新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進行討論后,發(fā)現(xiàn)轉變現(xiàn)有教學模式勢在必行。實踐證明,將微視頻與小組學習模式結合運用到司法鑒定學實踐教學之中,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能切實提升教學質量。
(一)建立高質量的微視頻教學資源庫
司法鑒定學是一門集多種學科知識于一體的綜合型學科,其實踐課程包括痕跡檢驗鑒定、微量物證鑒定、毒物分析鑒定等,涉及到化學、物理等知識的實驗。這對于文科出身的法學學生而言,理科知識儲備欠缺,在實踐教學中操作時難免會有些吃力。因此,教師可借助微視頻教學資源庫的建立來擴充教學容量,提升教學效果。
1.微視頻教學資源庫的錄制內(nèi)容
教師在制作微視頻資源庫的過程中,需注意選擇的內(nèi)容涵蓋面要廣,要將經(jīng)典和前沿的實驗內(nèi)容都包括其中。教師在熟練應用視頻制作軟件的基礎上,可通過多種視頻終端攝錄實驗內(nèi)容,其包括:課前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內(nèi)容,課中的實驗過程和操作注意事項以及課后的小結等。在制作視頻時,教師不僅要突出實驗的重難點內(nèi)容,還需考慮學生的特點,如必要時可在視頻畫面上呈現(xiàn)恰當?shù)奶崾拘畔ⅲ沟脤W生對講授的內(nèi)容形成注意,從而充分理解和領悟。
微視頻教學資源庫的內(nèi)容不僅包括教師課前錄制的“典型視頻”,還包括“糾錯視頻”。所謂“糾錯視頻”是指在課堂上,各個小組在實驗過程中自行錄制的視頻中有大家易犯的錯誤或者需要引起特別注意的操作視頻。這類“糾錯視頻”相較于一場完美的實驗操作往往使學生收獲更多。
2.微視頻教學資源庫的錄制方式
微視頻教學資源庫的錄制可采用“教師課前錄制+學生課后補充”的方式,課前教師按照教學內(nèi)容,重難點知識、實驗小結制作成“典型視頻”上傳到公共平臺,供大家自由觀看,下載學習。課堂上,小組在進行實驗操作時,需將實驗過程錄制下來,發(fā)送至教師端,教師從中選取“糾錯視頻”并加以點評,以便學生查漏補缺,強化提升。
教師將上述的“典型視頻”和“糾錯視頻”,分門別類上傳到公共平臺,進而形成高質量的微視頻教學資源庫。以實驗、案例為內(nèi)容的微視頻資源,可以對相應的知識點做系統(tǒng)剖析和實踐應用,在小組討論學習過程中,能夠加深對前期所學知識的理解記憶,并銜接正在學習的知識,進而形成完整的知識架構,提高綜合能力。因此,微視頻資源庫的成立,不僅可積累高質量的視頻學習資料、豐富教學資源、還可擴大教學容量,提升教學效果。
(二)微視頻與小組學習模式相結合提升教學效果
將微視頻資源和小組學習模式相結合,是借助微視頻資源,使得學生在小組學習過程中更容易發(fā)現(xiàn)問題并分析解決問題,為小組學習模式的順利實施做好充分準備。讓學生改變被動學習的方式,主動學習,提高學生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著力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多方面的實踐能力。
小組成員通過觀看教學資源,完成個人任務的同時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并嘗試解決問題。若是存在疑問,成員以己之力無法解決時,可在小組內(nèi)部形成討論專題,大家相互分享觀點。若無果,可在班級討論中,由老師引導著尋找解決的途徑,得出答案。這樣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能夠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學習,從而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和多方面的實踐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在團隊中的協(xié)作能力和集體意識。
將基于微視頻展開的小組學習模式的具體實施看做一場以小組為單位的比賽,比賽的形式,規(guī)則的制定以及結果的評定都由教師確定。這樣可以促使各個小組之間形成一種“同組合作,異組競爭”的課堂關系。學生通過利用微視頻資源進行學習知識,分享觀點,討論問題,在追求自身進步的同時幫助組員成長。
基于微視頻的小組學習模式不但可以應用到常規(guī)的實驗課程的教學中,還可用來開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驗課。例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與引領下,結合法醫(yī)學、偵查學的理論與知識,讓學生自行設計殺人現(xiàn)場、盜竊現(xiàn)場,再進行技術勘查,對痕跡物證、微量物證等進行提取與檢驗,通過這些實驗項目的綜合訓練,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實驗原理、操作方法、實驗步驟,更加全面的了解司法鑒定學在解決訴訟中專門性問題時的程序要素及規(guī)范要求。
將微視頻教學資源與小組學習相結合的模式應用到司法鑒定學的實踐教學中,能很大程度地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并在師生的互動交流中活躍課堂氛圍,加強學生之間的相互協(xié)作與合作共享。然而,教師采取這種模式進行教學時,還需要因材施教,根據(jù)實際情況及學生的特點,靈活運用微視頻教學資源和小組學習模式,這樣才能夠發(fā)揮出該模式的優(yōu)勢,使得教學質量得以提升。
注釋:
焦國芬.微視頻實驗助推學生學習的有效性[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5(29):55.
參考文獻:
[1]杜至淳.論現(xiàn)代法學教視野下的司法鑒定教育[J].中國司法鑒定,2018(3): 1-4.
[2]李學博,曲伶俐.高校法學專業(yè)學生司法鑒定課程的教學趨勢與方法探討[J].大學教育,2017(7):119-121.
[3]杜志淳,王瑞山.司法鑒定實驗教學改革研究[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10):85- 89.
[4]楊晉娟.“小組學習”模式在高校課堂應用效果的對比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7):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