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晨,吳 菁,鄧 娟,閆 妍,葉旭春
(海軍軍醫(yī)大學護理學院,上海 200433)
心理護理指護理全過程中,護士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積極地影響患者的心理過程,幫助患者在自身條件下獲得最適宜身心狀態(tài)[1]。軍隊醫(yī)院為駐地群眾保健康的同時,主要擔負著維護和促進軍隊傷病員健康的任務。傷病員心理狀況除影響其疾病的轉歸外,對后期戰(zhàn)斗力水平的恢復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由護士主導的心理護理是增進和恢復傷病員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2-3]。本研究擬深入了解軍隊醫(yī)院護理骨干心理護理現狀及培訓需求情況,為構建系統(tǒng)性心理護理培訓提供參考和依據。
1.1 調查對象2018年4月至11月,采用整群抽樣法,選取2018年全年在某軍隊院校接受任職教育培訓的全軍各醫(yī)院護理骨干103名作為調查對象。其中女性100名(97.1%)、男性3名(2.9%);年齡24~47歲,平均33.57±5.27歲(表1)。
表1 被調查護理骨干一般資料
1.2 方 法
1.2.1 調查工具 本研究為描述性橫斷面調查設計。調查問卷包括:①一般資料問卷,自行編制,包括性別、年齡、初始學歷、工作年限、職稱、職務等。②“臨床護士心理護理知信行及需求調查問卷”,由陳心月等于2013年研制。包含4個維度,即心理護理知識、心理護理態(tài)度、心理護理行為和心理護理需求,共49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計分,“5分”表示“經?!?,“1分”代表“從不”,此問卷信、效度較好(Cronbach a系數為0.939,S-CVI為0.993)[4]。③由于“臨床護士心理護理知信行及需求調查問卷”中“需求維度”僅包含對“理論知識”、“培訓機會”、“科研方法”和“硬件設施”需求的4個條目。為進一步探究培訓需求,由研究者自行編制,經專家小組討論和小樣本預調查修訂“心理護理培訓需求問卷”。問卷由6個條目組成,包括心理護理臨床實踐情況、培訓經歷(是否接受過相關培訓)、培訓內容需求(常見心理現象及心理異常、臨床心理護理干預技術等)、培訓方式需求(專題講課、角色體驗等)等內容,采用單選和多選的方式進行作答。
1.2.2 資料收集 采用問卷調查法。研究者本人發(fā)放問卷,遵循自愿、匿名和保密的原則,并向調查對象說明本次調查的目的、意義以及問卷的填寫方式,問卷當場填寫后回收。共發(fā)放問卷110份,回收110份,有效問卷103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3.63%。
1.2.3 統(tǒng)計學方法 運用Excel錄入數據,SPSS 21.0軟件分析數據。采用描述性統(tǒng)計方法,t檢驗、方差分析,進一步兩兩比較采用LSD法;非正態(tài)資料/方差不齊者做Kruskal-Wallis H檢驗,進一步兩兩比較采用Mann-Whitney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軍隊醫(yī)院護理骨干心理護理臨床實施情況被調查者中,72人(69.9%)認為“心理護理在臨床工作中非常重要”,另有29人(28.2%)認為“比較重要”,僅2人(1.9%)認為“不太重要”。在工作中“總是應用心理學相關知識或方法”為患者提供心理護理為7人(6.8%),“時常應用”為38人(36.9%),“偶爾應用”為53人(51.5%),“不應用”為5人(4.9%);“其中偶爾/不應用”的重要原因(多選)中,3人(5.2%)認為“患者不需要”,17人(29.3%)認為“工作忙沒時間”,5人(8.7%)認為“單位沒要求”,40人(69.0%)認為“不了解相關知識”。
2.2 軍隊醫(yī)院護理骨干心理護理知信行及需求情況軍隊醫(yī)院護理骨干心理護理知識、行為維度得分顯著低于問卷開發(fā)者結果,而態(tài)度、需求維度得分顯著高于量表開發(fā)者結果(表2)。
表2 軍隊醫(yī)院護理骨干心理護理知信行及需求各維度
注:*P<0.05
軍隊醫(yī)院護理骨干心理護理知識及行為維度排序前3位、后3位情況(表3);心理護理態(tài)度、心理護理需求維度條目得分情況(表4)。
2.3 不同特征軍隊醫(yī)院護理骨干心理護理知信行及需求比較不同工作年限與心理護理態(tài)度維度、不同初始學歷與心理護理需求維度、不同工作科室和是否接受過心理相關培訓與心理護理知識維度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5、表6、表7、表8。
2.4 軍隊醫(yī)院護理骨干接受心理相關培訓及培訓需求情況被調查者中,61人(59.2%)未參加過心理相關培訓, 42人(40.8%)參加過相關培訓。100人(97.1%)希望接受心理學相關培訓,其對培訓內容及培訓方式的需求見表9。
表3 軍隊醫(yī)院護理骨干心理護理知識、行為維度得分排序前3位及后3位的條目(分)
表4 軍隊醫(yī)院護理骨干心理護理態(tài)度、需求維度條目得分情況(分)
表5 不同工作年限軍隊醫(yī)院護理骨干心理護理知信行及需求結果的差異比較
注:*P<0.05;在態(tài)度維度方面對“工作年限”采用Mann-Whitney檢驗兩兩比較,“5~10年”、“10~20年”、“>20年”態(tài)度得分大于“<5年”;n=103。
表6 不同初始學歷軍隊醫(yī)院護理骨干心理護理知信行及需求結果的差異比較
注:*P<0.05;在需求維度對“不同初始學歷”采用Mann-Whitney檢驗兩兩比較,“大專及以下”需求得分大于“大?!奔啊氨究啤?n=103。
表7 不同科室軍隊醫(yī)院護理骨干心理護理知信行及需求結果的差異比較
注:*P<0.05;在知識維度方面對“不同科室”采用LSD法兩兩比較,“外科”心理護理知識得分小于“內科”及“??啤保白o理部”、“其他”心理護理知識得分小于“??啤?n=103。
表8 不同培訓經歷的軍隊醫(yī)院護理骨干心理護理知信行及需求結果的差異比較
注:*P<0.05;n=103
表9 心理護理培訓內容及培訓方式需求情況
注:n=100
3.1 軍隊醫(yī)院護理骨干的心理護理技能亟待加強相對于問卷研制者陳心月[4]運用此問卷對西安市三甲綜合醫(yī)院臨床護士調查的結果,軍隊醫(yī)院護理骨干心理護理知識、行為得分低,心理護理需求高。從知識得分情況可以看到,對于“漢密爾頓焦慮量表相關應用知識”等臨床心理評估知識薄弱;且多以 “對患者進行護理時,我能做到面帶微笑且熱情耐心”、“我經常鼓勵、安慰患者勇敢面對疾病”等給予患者慰藉,對于心理評估、心理支持等專業(yè)性較強的心理護理開展有限。主觀層面上,雖然軍隊醫(yī)院護理骨干對心理護理在臨床工作中的重要性認同度高,但有56.4%在工作中偶爾應用/不應用心理護理,其主要原因為“不了解相關知識”,這與洪菲菲[5]等調查結果相一致,提示軍隊醫(yī)院護理骨干的心理護理知識、技能等有待加強。
3.2 開展心理護理的系統(tǒng)化培訓以提高軍隊醫(yī)院護理骨干心理護理技能
3.2.1 開展系統(tǒng)性心理護理培訓勢在必行 本研究中,97.1%被調查者表達對心理護理技能培訓的強烈需求,與吳英[6]等調查結果一致?!敖邮苓^心理學相關內容培訓”的個體在心理護理知識維度得分上顯著高于未接受過培訓組,說明心理護理相關培訓對提升個體心理護理知識水平有所幫助[7-8]。因此,有必要針對在職軍隊醫(yī)院護理骨干開展系統(tǒng)性心理護理培訓,彌補其心理護理知識、技能的不足。軍隊任職教育培訓也應將心理護理技能作為重要培訓項目之一,提升其心理護理的信心和能力。
3.2.2 構建滿足臨床實踐需求的心理護理培訓內容 本研究中護理骨干對“護士職業(yè)心理健康”、“護患關系及護患溝通”、“臨床心理護理干預技術”等知識需求高。對“護士職業(yè)心理健康”培訓內容的高需求,說明護理骨干意識到職業(yè)心理健康對于自身和患者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這可能與對護士群體心理健康狀況研究的不斷深入以及醫(yī)院注重推廣關愛護士心理健康項目有關[9]。同時,對“護患關系及護患溝通”、“臨床心理護理干預技術”等內容需求較高,其原因可能是這些內容的臨床實踐性較強,更能幫助護士解決臨床中碰到的實際問題[10]。因此,在構建培訓內容時,應從護士亟需以及薄弱的護患溝通、心理干預、心理評估等實用性、操作性強的心理知識出發(fā),基于循證證據有側重地構建培訓內容。
同時,不同工作年限、初始學歷、工作科室等特征的護理骨干在心理護理知識、心理護理態(tài)度、心理護理需求方面存在差異,提示統(tǒng)一的系統(tǒng)性培訓內容可能難以滿足不同特征護理骨干的需求。可將培訓內容分成若干個完整獨立并相互聯(lián)系的模塊,根據學習群體的不同,將模塊進行積木式組合,靈活調整培訓內容;學習者也可根據自身需求,自由選擇一個或多個模塊學習[11]。在滿足學習需求的同時,實現培訓資源優(yōu)化。
3.2.3 創(chuàng)設多樣化、參與式的心理護理培訓方式 心理護理隸屬于應用心理學的范疇,即能將相關心理學理論運用于臨床實踐[12]。但護士普遍反映難以將心理理論運用在臨床心理護理中,單一的講座式授課方式難以滿足護士需求[13]。而多樣化、參與式培訓方式已在腫瘤、糖尿病等專科護士的心理相關培訓中發(fā)揮明顯優(yōu)勢作用[14-15]。本研究結果亦顯示,護士期待將案例分析、角色體驗、經驗交流等方式應用于培訓。因此,在開展心理護理培訓時,應充分考慮臨床情景中心理護理的實務操作性,采用多樣化、參與式的培訓方式幫助護士將所學心理學理論、技能轉化為臨床實踐。
軍隊醫(yī)院護理骨干認可心理護理的重要性,但存在專業(yè)知識掌握不足、心理護理臨床實踐不足、培訓需求突出等問題。因此,有必要構建系統(tǒng)性心理護理培訓,支持心理護理工作的開展。構建培訓時,應充分考慮護理骨干對培訓內容的實踐性需求,有側重地培訓心理干預、心理評估等專業(yè)心理護理知識與技能;可構建模塊化培訓內容,滿足不同特征護士的學習需求;采用多樣化、參與式培訓方式,確保知識與技能轉化為臨床實踐,提升心理護理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