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語文思維是指一種綜合性的思維模式,是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將所學知識融入自己的思想模式,對語文學習形成的方法和思想體系。近年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已經成為了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作為高中語文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思維發(fā)展,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全面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但是從現實的情況來看,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思維的培養(yǎng)現狀不容樂觀,一方面教師對語文思維培養(yǎng)的重視程度不足,另外一個方面教師對語文思維培養(yǎng)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思路。
高中階段學生要學習的課程比較多,而語文是一門需要長期積累和自我領悟的學科,高中生語文學習成績的提升比較困難,并且相對其他學科來說,不同學生之間語文學科的成績差距不容易拉開,因此,很多學生花在語文學習上的時間和精力都比較少。近年來,雖然人們對語文思維和語文素養(yǎng)產生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知,但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和模式根深蒂固,語文思維的培養(yǎng)并沒有快速走上正確的道路。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依然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還有的教師對于語文思維的培養(yǎng)沒有探尋到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再加上學生對語文學科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語文思維的培養(yǎng)陷入了困境[1]。針對這種情況,就要求語文教師要不斷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和途徑。
1.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深化思維見解 情境教學法是教育領域非常常見的一種教學方法,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能夠讓教學環(huán)境的代入感更強,從而引導學生深入其中,更加深入到課堂活動中,這樣不僅能夠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中心,同時還能夠促進學生對相關的內容產生更深刻的理解,更好地體悟和感受作者的情感,這對學生語文思維的培養(yǎng)非常有利[2]。教師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時,可以借助一些具體的活動來讓學生真實體驗,在情境中體會人物的情感,產生思想共鳴,深化思維見解。
例如在學習《〈論語〉十二章》時,教師可以通過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先圣孔子儒學思想產生的背景,準確把握課文的思想。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影片《孔子》,借助影片簡要了解孔子生活的時代背景、孔子的生平和“禮樂理想”,以及子路、冉有、顏回等賢弟子的形象。在學習毛澤東的《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在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會議上的開幕詞時,可以《開國大典》的情景片段引入教學,感受在這改天換地的時刻,人民當家做主的自豪與喜悅!創(chuàng)設情境能夠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和情感,并促進學生語文思維的發(fā)展。
2.巧用辯論式教學,發(fā)散學生的思維 現代的教育理念非常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作為高中語文教師在課堂上應該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這對于學生語文思維的發(fā)展非常有利。教師在課堂上可以組織辯論賽,通過辯論式教學法來給學生提供表達觀點的平臺,讓學生能夠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在辯論中實現思維碰撞,從而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學會從多角度、多層面來看待事物。
以《阿Q 正傳》教學為例,學習完課文之后,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來說一說“你身邊有哪些阿Q 精神”,引導學生結合課文來對現實進行反思和聯(lián)想,說出身邊的“阿Q 精神”。此后,教師組織辯論“現實生活中精神勝利法是否值得發(fā)揚光大”,學生分成兩個觀點,一個是需要,一個是不需要,然后引導學生正、反兩方進行辯論,說明理由,在辯論中進一步深化對課文主旨的理解,同時還能夠發(fā)散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的語文思維。在學習完《史記.高祖本紀》和《史記.項羽本紀》之后,亦可舉行“項羽和劉邦,誰是你心中的英雄”主題辯論會,引導學生以辯證的方式更好的把握人物形象,發(fā)散思維,從而對歷史人物有更豐富的理解和認識。
3.科學設計探究活動,促進思維拓展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可以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來設計一些問題,科學設計探究活動,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對問題進行思考和探究,引導學生通過語文思維角度來看待問題,從而促進學生的思維拓展[3]。探究在教育領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有知識的學習都應該建立在探究的基礎之上,而學生的思維發(fā)展也離不開探究,探究是拓展思維的重要前提,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自己來思考、探究,通過自己的探究來學習知識,并發(fā)展學生的語文思維。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來設計探究活動,在探究中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并且設計探究活動也符合現代教育理念。課堂上,教師一定要從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出發(fā),多設計一些探究活動,給學生提供探究的良好平臺。
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是新課程標準的重要要求,作為高中語文教師要深刻認識到這一點,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深化學生的思維見解,結合教學內容來設計探究活動,引導學生思考,在思考中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此外還可以巧妙開展辯論式教學,在辯論中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深度和思維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