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瑩
〔關鍵詞〕疫情;謠言;心理班會;七年級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20)09-0013-02
【活動理念】
2020年春節(jié),新冠肺炎肆虐,全國人民投入到抗擊疫情的戰(zhàn)斗之中。隨著疫情的逐步蔓延,網(wǎng)絡上出現(xiàn)了許多謠言,例如,“飲用高度酒能抵抗新型冠狀病毒”“這病毒口罩根本防不住,空氣里都是病毒,怎么防”“有一家子武漢人染病,跑到了上海迪士尼”等不一而足。鋪天蓋地、觸目驚心的傳聞一時間引發(fā)了民眾的過度恐慌。
在這樣的背景下,民眾更需要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本節(jié)課針對此,先用傳話游戲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體會傳謠帶來的嚴重后果,引出“面對未經(jīng)證實的信息時,我們首先應該保持冷靜,獨立思考;不輕信和傳播謠言”這一觀點;再通過一系列事例,分析輕信和傳播謠言造成的消極影響,引出獨立思考的重要性;然后,以真實案例為素材,讓學生從細微處尋找案例中的破綻,結合多種方式,多途徑探尋事情的真相,總結出提高獨立思考能力的方法;最后,創(chuàng)作并喊出宣傳口號,增強課堂的莊重感,強化活動理念。
【活動目標】
1.了解與理解:了解謠言的概念及謠言帶來的嚴重后果。
2.嘗試與學會:初步掌握獨立思考的幾種方法。
3.體驗與感悟:感受輕信和傳播謠言可能帶來的嚴重后果,體會獨立思考后尋得真相的成就感。
【活動過程】
一、團體暖身階段
1.破冰活動——交頭接耳
教師:請六個小組分別派一位同學上臺參加活動。老師將把一段文字展示給第一位同學,其余同學背過身去。第一位同學默記兩分鐘后,把這段話說給第二位同學聽,第二位同學再傳給第三位同學,依此類推。最后一位同學向全班說出你聽到的話,并與原文對照。
傳遞內(nèi)容:2020年1月23日上午,省政府緊急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視頻會議,會議提出了“一級響應”“一個目標”“兩個堅決”“五個嚴格”“五個機制”“八字方針”“十大舉措”等要求。
設計意圖:真相往往會因為經(jīng)過多次傳播,逐漸被夸大扭曲變成謠言。因此,隨意傳播未經(jīng)證實的消息,一傳十、十傳百之后往往會造成不可估量的消極后果。本環(huán)節(jié)通過這個活動,讓學生切身體會傳播謠言的危害,引出本課主題。
二、團體轉換階段
1.引出課題
教師:通過剛才的活動,我們發(fā)現(xiàn),最后一位同學說的話和原新聞有很大差別,原因是后面的同學沒有認真思考,就將聽到的消息傳給了下一位同學,使這一則新聞在傳播的過程中逐漸扭曲變形。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關于疫情的消息鋪天蓋地,其中不乏謠言。面對疫情中的謠言,我們應該保持獨立的思考,不人云亦云。
2.析事例,明危害
(1)展示事例
“飲用高度酒能抵抗新型冠狀病毒?!?/p>
“聽說周杰倫在福州被隔離了,自己帶了一個隔離倉?!?/p>
“這病毒口罩根本防不住,空氣里都是病毒,怎么防?”
“武漢醫(yī)院躺著三具尸體,三天了都沒人管。做個人吧?!?/p>
“中部戰(zhàn)區(qū)空軍今天會在武漢上空播撒消毒粉液?!?/p>
(2)教師過渡語:這些都是朋友圈、微信群中觸目驚心的傳聞、所謂“內(nèi)部人士”的聊天截圖,甚至還有所謂醫(yī)生護士的錄音及各種“權威人士”“海外專家”的預估。同學們試想,如果任由這些不實消息傳播、發(fā)酵,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
(3)學生小組討論,現(xiàn)場生成的答案可能有:
預測生成答案1:越來越多的人被帶跑偏甚至被洗腦,無法做出正確判斷。
預測生成答案2:煽動情緒,引發(fā)社會的恐慌,消極情緒滋生彌漫。
預測生成答案3:爆發(fā)社會騷亂,公共秩序混亂。
預測生成答案4:造謠的人會受到法律制裁,個人發(fā)展受到影響。
(4)教師歸納總結:傳播謠言的危害主要有:造成民眾的誤解,引發(fā)恐慌,出現(xiàn)大規(guī)模心理健康問題;引發(fā)社會騷亂,破壞公共秩序。除此之外,造謠者個人也會受到法律制裁等。因此,面對未經(jīng)證實的消息,我們不能做傳播者,要學會獨立思考,做出理性判斷。
設計意圖:分析真實案例,明確傳播謠言和未經(jīng)證實的消息對個人和社會的巨大危害,引出獨立思考、理性判斷的重要性。
三、團體工作階段
1.觀看視頻《武漢醫(yī)院的三具尸體》
視頻簡介:2020年1月24日下午,一個ID叫“魔女小稀”的網(wǎng)友,發(fā)微博說在醫(yī)院里“三具尸體已經(jīng)躺這一上午了”,沒有任何人處理,打市長熱線也打不通,并上傳了視頻。經(jīng)證實此視頻為后期配音,視頻所述為“謠言”。
2.探真相,明做法
(1)教師過渡語:當你們看到這個微博,看到這些文字和這段視頻后,你們會怎么做?現(xiàn)在每個小組桌上都有一臺ipad,請同學們反復觀看視頻,找出視頻中的破綻。
(2)小組活動:在視頻中找出破綻。
預測生成答案1:視頻中出現(xiàn)的第一具“尸體”是空床。醫(yī)院的床是一邊高一邊低,床上沒有腳。
預測生成答案2:視頻中第二張床上的病人明明在輸液,上面有輸液瓶。
預測生成答案3:視頻中出現(xiàn)的第三具“尸體”分明是兩床疊起來的被子,是給患者或家屬休息用的。
教師過渡語:其實,只要我們認真仔細地找一找,就能發(fā)現(xiàn)視頻中的破綻。因此,當看到一則未經(jīng)證實的消息時,我們需要保持冷靜,辨別信息的真?zhèn)巍3酥?,我們還應學會保持獨立思考,才能不被謠言迷惑。請小組討論,找出視頻以外的證據(jù),大家可以使用ipad尋找想要的信息。
(3)小組利用ipad搜索網(wǎng)上信息,討論后發(fā)言。
預測生成答案1: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聽取各方聲音。視頻下方的評論中有武漢市民的辟謠,當時這位市民就在這家醫(yī)院。所以,不可只信一家之言。
預測生成答案2:判斷信息源的權威性。這則消息是由個人在微博上發(fā)布的。微博上人們可以暢所欲言,不實信息很多。第二天,共青團中央就發(fā)博辟謠。共青團中央是官方權威的渠道。
(4)教師歸納總結:面對疫情中的謠言,保持獨立思考的方法有以下幾種;第一,保持理性和冷靜,不輕信,不傳謠。第二,辨別信息真?zhèn)?,判斷信息源的權威性,保有自己常識性的判斷。第三,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問題,聽取各方聲音。第四,勇敢一點,向他人說出真相。
設計意圖:通過對一則真實案例的深入剖析,讓學生以“福爾摩斯探案式”的方法尋找視頻中的不合理之處,結合網(wǎng)絡上多方信息,鼓勵學生多渠道尋找謠言中的破綻,探尋事情真相,總結歸納出面對“謠言”時提高獨立思考能力的方法。
四、團體結束階段
教師引導:現(xiàn)在,請同學們結合本節(jié)課內(nèi)容,以小組為單位創(chuàng)作一句宣傳口號,號召身邊更多的人不信謠,不傳謠,學會獨立思考。
紙筆練習——創(chuàng)作宣傳口號。各小組創(chuàng)作完成后,全體起立,各組喊出自己的宣傳口號。
設計意圖:增強班會的儀式感,通過創(chuàng)作宣傳口號的方式總結本課所學知識,鼓勵學生獨立思考。
(作者單位:浙江省杭州市惠興中學,杭州,310000)
編輯/于 洪 終校/紀 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