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艷華
【摘要】目的:陰道鏡聯合利普刀在宮頸病變治療中的臨床價值。方法:本次研究中的觀察對象均選自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期間在本院接受治療的宮頸病變患者,共抽選84例,所有患者經奇偶數分組法被分為兩組,參照組利用常規(guī)方式對患者施以治療,試驗組利用陰道鏡聯合利普刀方式對患者施以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與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結果:試驗組患者在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方面的數據(95.2%),與參照組患者(81.0%)相比較具有顯著的優(yōu)勢;且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2.4%)明顯低于參照組(16.7%),兩組數據對比差異具有明顯的區(qū)別,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宮頸病變患者應用陰道鏡聯合利普刀方式進行治療,可提高臨床治療的效果,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對患者康復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陰道鏡;利普刀;宮頸病變;療效
宮頸病變是臨床上一種較為常見的婦科疾病,主要指患者宮頸區(qū)域內出現的各種類型的病變,根據相關研究表明,已婚婦女出現宮頸病變的概率極高,且我國宮頸病變的發(fā)生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如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有可能發(fā)展為宮頸癌,因此,需重視宮頸病變的危害,做到早發(fā)現、早診斷和早治療。本次研究主要分析陰道鏡聯合利普刀在宮頸病變治療中的臨床價值,詳細內容整理如下。
1.1資料
本次研究中的觀察對象均選自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期間在本院接受治療的宮頸病變患者,共抽選84例,所有患者經奇偶數分組法被分為兩組,組別分別是參照組和試驗組,每組患者人數為42例。
參照組:年齡最小為20歲,最大為48歲,年齡平均值為(32.23±2.15)歲,病程最短2個月,最長8個月,病程間平均值為(4.06±1.46)個月。
試驗組:年齡最小為21歲,最大為50歲,年齡平均值為(32.83±2.24)歲,病程最短3個月,最長8個月,病程間平均值為(4.12±1.51)個月。
兩組宮頸病變患者的資料數據相比較,p>0.05。
人選標準:患者經過臨床診斷均符合《婦產科學》中關于宮頸病變的相關臨床診斷標準;患者了解本研究的目的和方法,自愿參加并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獲其批準后施行。
排除標準:嚴重器質性疾病者;手術禁忌癥和;免疫功能障礙者;凝血功能障礙者;惡性腫瘤者;精神異常或者精神疾病者;依從性較差者。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在術前由護理人員進行白帶檢查,并監(jiān)測其心電圖變化,在掌握患者臨床信息且符合手術標準后,對其開展治療。其中,參照組利用常規(guī)方式對患者施以治療,試驗組利用陰道鏡聯合利普刀方式對患者施以治療,其陰道鏡聯合利普刀方式內容為:利用陰道鏡詳細觀察宮頸病變位置,然后根據醋酸試驗和碘染色等方式進行試驗,進一步確定病變的位置;之后調整利普刀參數,其功率設置為40~45KW,利用利普刀將宮頸9點鐘位置作為操作對照點,以順時針方向,呈360°環(huán)形切除病灶組織及其周圍組織,待其完全切除后利用球狀電極止血即可,術后將切除的病灶組織送到病理檢查室進行檢查。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與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其中,臨床效果判定標準如下:當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其白帶常規(guī)檢查未出現異常,且宮頸口呈現平滑時,視為顯效;當患者臨床癥狀明顯好轉,其白帶常規(guī)檢查未出現異常時,視為有效;當患者臨床癥狀、白帶常規(guī)檢查與術前相比未有明顯改善,或者出現病情惡化情況時,視為無效。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100%
1.4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中相關數據經分析與匯總以后均使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處理,兩組宮頸病變其計量資料可用“x±s”表示,數據結果則需予以t檢驗;計數資料可用“%”表示,數據結果則需予以卡方檢驗,組間比較差異具統計學意義的表述形式為P<0.05。
2.1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的對比
兩組患者經不同治療方式后,試驗組患者在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方面的數據,與參照組患者相比較具有顯著的優(yōu)勢,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的對比
試驗組患者經治療后,出現宮頸狹窄1例,其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4%(1/42);參照組患者經治療后,共發(fā)生宮頸狹窄4例,切口感染2例,大出血1例,其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6.7%(7/42),兩組數據對比差異具有明顯的區(qū)別(X2=4.9737,P=0.0257),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宮頸病變已成為危害女性的婦科疾病之一,逐漸受到大家的關注與重視,其病癥不僅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而且影響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陰道鏡在臨床治療中,能夠將局部位置擴大至6~40倍左右,清晰的細小病變展現出來,并在相關試驗的配合下提升對宮頸病變測試的靈敏度,進而便于準確的診斷;而利普刀具有高頻電波,可瞬間產生高熱并切除病灶組織,并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在陰道鏡聯合利普刀的方式下,可將病灶徹底的切除,避免病灶組織出現碳化情況;同時,可最大程度減少對患者的損傷性,便于患者術后恢復,減少其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更具安全性。
總而言之,宮頸病變患者應用陰道鏡聯合利普刀方式進行治療,可提高臨床治療的效果,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對患者康復有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