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興華
李國傳作品《山居圖》。
看李國傳先生作畫,是一種藝術享受,馳筆縱橫,灑脫游刃;快慢徐疾,流水行云;酣暢淋漓,不滯氣神。畫家有大胸懷,所以畫作才會有大氣象。
李國傳的水墨山水畫作品,多為寫意粗筆的風貌,草草點染,深具奔放淋漓之概,以神取勝,以韻融情,以氣勢雄渾而奪人,非精雕細刻為本。在表現上以大寫意之筆描繪出峰巒、巨石,山頂屋宇、房舍林木、山脈云氣盡匯筆端。整個畫作用筆大膽流暢,立意新奇自然,筆墨縱橫豐富,痛快淋漓大氣,有超凡脫俗之概,這在摹古盛行的山水畫界,其創(chuàng)意之筆是難能可貴的。他以極大的膽量和魄力,以獨特的技法和風貌出現在畫壇,應該說付出了艱辛和努力,他對藝術事業(yè)是勤奮的,執(zhí)著的,不以一家一法為滿足,不斷進取,探索創(chuàng)新,勇于向藝術的高峰攀登。
多年來,李國傳用筆墨書畫自然,揮灑著豪邁的性情人生。大刀闊斧狂放的筆墨,格外具有生趣,追求一種回歸自然的野逸精神。其寫意山水作品以獨特的表現樣式和陽剛大氣著力于畫壇,體現出一種鮮明的寫意、筆墨、氣勢、視野。他的寫意山水畫,筆酣墨暢,意蘊悠長,粗獷豪放,個性獨特,激情四射,大筆橫掃,注重氣勢。如風雨驟下給人以少有的藝術享受,有著極強的抒情性、寫意性、沖擊力和感染力。
李國傳的寫意山水畫藝術,有著豐厚的多地山水化境滋澤,蘊含著深沉的故園情結,他在繪畫中追記著生活中的千種情愫,流于筆端,山水無聲情致濃,他以飽滿的激情通過繪畫去表現對山水的摯愛,春山含笑,夏山疊翠,秋山明艷,寒山瑞雪。山川風貌的四時變化,在他的作品中都有著上佳的表現,構圖遠近錯落,高遠相間,黑白相映、虛實互現;皴法別致,墨象渾厚,積墨細膩,敷色清淡;山石凝重,樹木疏朗,峰巒蒼峻,素裹銀裝,一派四季山水風韻。他的寫意山水畫,還涉取了宋人繪畫的優(yōu)長之處,加之個人的匠心巧思,因而賦時代之氣息濃郁,無古人之蕭寒寂寥,有著極高的審美內蘊。
丁小方《決不放松》
毋庸置疑,他的山水畫追求一種博大、渾厚、華滋的靜謐境界,有北方山川的豪壯之氣和南方的溫潤之韻。單純、整體的丘壑形態(tài)入畫,雄渾堅定的山體在云煙中跌宕起伏、穿云流霧、氣韻生動,筑構出大山的恢宏與壯闊。在構圖上以傳統的開合之法與現代的平面構成相結合,用筆勾皴點染,力求線條的遒勁而不失韻致,用墨則渾厚而不失秀潤,畫中既有流動空靈之效果,又有神秘幽深的靈氣,造境蒼茫曠遠、大氣縱橫,靜幽中看詩情,雄渾中有意趣,傳達出中國畫傳統筆墨豐厚的文化蘊涵,又不失傳統繪畫所特有的風貌和審美構成。
“翠柏蒼松峭聳坡,峻嶺疊峰蕩瀑波”。李國傳先生的山水畫,蕩氣回腸,熠熠生輝,通過水墨的滲化和筆墨的融和,表現出山川的氤氳氣象和深厚之態(tài),可謂是“寄情山水,妙造自然”。“書畫從來許自知,修云潑墨意遲遲。描頭畫腳增多少,花樣人傳花樣詩”。李國傳用其精湛的畫藝,將觀者帶入風景宜人的山水之中,山之秀麗,水透清音,作品堪稱寫意山水畫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