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開友
古詩詞是中國文學的瑰寶,它以其高度濃縮的語言,表現(xiàn)了巨大的生活容量和深刻的思想感情,在中國文學史上散發(fā)著璀璨奪目的光芒,繼承好這些文化遺產(chǎn)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對學生而言尤其如此。因而,培養(yǎng)學生具備良好的閱讀和鑒賞古典詩詞的能力至為重要。在語文教學中古詩詞所占分量也越來越大,現(xiàn)在使用的部編版語文教材更明顯,試卷中的分值也有所增加,題型越來越豐富。但初中生的知識積累少,社會閱歷淺,閱讀深度和廣度都有一定的困難。如何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古典詩詞,是當前語文教學工作需要探討的重要課題。
首先,引導學生掌握背景資料。這些資料一般包括:詩人的生活經(jīng)歷、創(chuàng)作背景、思想性格、詩歌風格、創(chuàng)作詩歌時的思想感情等等。掌握這些內(nèi)容,我們在鑒賞詩歌時就能對詩歌進行高屋建瓴地分析。如:李白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飄逸的風格;杜甫憂國憂民的人生、沉郁頓挫的風格;辛棄疾抗金復宋的大業(yè),在氣勢雄偉的主調(diào)之外,也不乏婉轉(zhuǎn)悱惻;王維的詩含蓄生動,白居易的詩雅俗共賞,李商隱的詩清麗俊逸,李煜的詞頹靡傷感卻又細膩感人……
在具體古典詩詞教學過程中,教師對背景資料的運用,可以從以下三種情況入手:一是在學生閱讀詩詞前,呈現(xiàn)背景資料;二是在學生理解詩詞過程中,借助背景資料;三是依據(jù)背景資料,探尋作者情感思想的由來。
其次,注重誦讀詩詞的指導。誦讀是打開詩詞大門的鑰匙?!扒匀f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應激發(fā)學生誦讀的興趣,養(yǎng)成誦讀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誦讀的能力,這樣在誦讀的過程中,自然就能品味詩句,感受語言的魅力,提高鑒賞能力。
正確的指導學生誦讀古詩詞,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而且可以在情感的介入中陶冶學生的情操,從而大大提高學生詩詞的鑒賞能力。古語也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詩詞學習更是如此。
古典詩詞富有音樂美,講究韻律。每首詩詞都飽含了作者濃烈的情感、深邃的思想、獨特的風格,也只有在讀中才能心領神會,這是老師的講解和分析所無法代替的。我們不妨在講解之前“嘗試讀”,講解之中“分析讀”,講解之后“領悟讀”。這樣在學習詩詞的過程中,不僅能感受到詩歌語言的音樂美,而且能很好地體會到作者滲透在詩詞中的思想感情。因此,準確而且有感情地朗讀詩詞是學好詩詞的重要方法之一。
第三,構(gòu)思詩畫合一。許多優(yōu)秀的古典詩詞表現(xiàn)內(nèi)容,畫家都可以表達出來。如王維、孟浩然秀麗的山水田園畫,岑參、王昌齡蒼茫的邊塞風景圖,李白、王勃深情的友人送別圖等。況且,很多詩人他們同時也是畫家,如王維、蘇軾等。因此,在學習古詩詞時,特別是一些畫家的詩詞,如果能引導學生通過豐富的想像,把詩詞中蘊含的場景在頭腦中勾畫出來,描繪出來,那么這則古詩詞學習也就水到渠成了。因此,在古詩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jù)古詩詞的內(nèi)容因地制宜地制作一些幻燈片、展示些圖畫等,如在講解蘇軾的《江城子 密州出獵》,如把出獵時的畫面展示給學生,則更有利于學生掌握詩歌的主要內(nèi)容及詩人的情感。
第四,體會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古詩詞中,因形象性與抒情性的需要,常借助各種藝術手法來表現(xiàn),其中最主要的是比喻、擬人、夸張、對偶、反復,襯托等,把握了這些手法的表達效果,就能更好地體會詩詞的形象,領悟作者的感情。如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弊髡咿饤壓唵沃庇^的描寫方法,打破傳統(tǒng)的詠物言志的思路,以奇特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為我們塑造出一個別具浪漫色彩的新穎形象。首句以“碧玉”(指樂府《碧玉歌》中一位名叫碧玉的美麗女郎)喻樹,使詩歌開篇即以嶄新的形象引人入勝。次句,寫柳樹萬千柔弱下垂的枝條,恰似女郎身上條條綠色絲帶在披拂,以絲帶喻柳條,突出輕柔披拂的特征,活畫出春柳如絲的形象,給人以生機盎然的美感?!岸麓猴L似剪刀”,把春風喻為碧玉巧手中的剪刀,變虛為實,想象奇特。因此,鑒賞古詩詞,必須弄清修辭手法及其所指的具體形象,才能正確理解和把握詩句的深刻內(nèi)涵。
最后,透析名句的內(nèi)涵。在古典詩詞中留下了許多熠熠生輝的千古名句。如李白的“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詩人對朋友的一片深情,正體現(xiàn)在這富有詩意的神馳目注之中;同樣是送別,但王勃無傷感之情,“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詩人的胸襟開朗,語句豪放清新,委婉親切,表現(xiàn)了友人間真摯深厚的友情。邊塞詩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詩人進入邊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壯麗的風光,畫面開闊,意境雄渾,近人王國維稱之為“千古壯觀”的名句。諷喻詩中“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很好地把當時在饑寒交迫中掙扎的勞動人民的痛苦有力地揭示了出來?!吧膛恢鰢蓿艚q唱《后庭花》”,把作者對晚唐沉湎于酒色、醉生夢死的統(tǒng)治者諷刺表達得淋漓盡致……古典詩詞中的這些名句皆其凝煉的語言,飽蘊情感而成為詩歌的點睛之筆,在教學中應對其重點分析,挖掘它們的深刻內(nèi)涵,從而總領全篇,把握全詩精華。
針對古詩詞的特點,面對初中學生,采用以上的方法,我們便可較為快捷透徹地教好古詩詞,同時對學生知識的掌握,興趣的提高會有更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