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暢
【摘 要】目的:研究在急性闌尾炎診斷中采用腹部與淺表探頭檢查的作用。方法:納入346例急性闌尾炎患者于2018.01~2018.12在我院開展研究。所有病人均行常規(guī)腹部超聲(研究1組)與腹部聯(lián)合淺表探頭超聲檢查(研究2組)并進行手術及術后病理診斷,統(tǒng)計兩組診斷準確情況。結果:研究2組診斷準確率為99.13%,相較于研究1組的85.84%更好(P<0.05)。結論:在急性闌尾炎診斷中采用腹部與淺表探頭檢查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急性闌尾炎;腹部探頭;淺表探頭;診斷價值
【中圖分類號】R44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7-068-01
急性闌尾炎作為臨床急診最常見急腹癥之一,主要是由于腸道梗阻、細菌入侵闌尾腔導致感染進而引發(fā)的炎癥,以轉移性右下腹疼痛、麥氏點按壓反跳痛、嘔吐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大部分患者可見白細胞及嗜中性粒細胞急劇升高[1]。其一般可分為急性單純性、急性化膿性、壞疽穿孔性闌尾炎及闌尾周圍膿腫四種類型,針對各種類型闌尾炎的處理方法也不相同[2]。因此,選擇最佳的檢查方式對急性闌尾炎進行準確診斷并采取相應處理措施,是保證急性闌尾炎病人療效及預后的重要前提,我院對此進行研究,闡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案
1.1 基線資料
納入346例急性闌尾炎患者作為觀察對象于2018.01~2018.12在我院開展研究,所有病人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經(jīng)過倫理委員會批準。其中男女比例為178:168,年齡為8~45歲,均值為(26.39±1.26)歲。病人行術后病理診斷結果顯示,急性單純性122例,壞疽穿孔性52例,急性化膿性114例,闌尾周圍膿腫58例。
1.2 方案
采用彩色超聲診斷儀(ALOKAα10、三星RS80)對病人進行檢查。將腹部探頭頻率設置為3MHz左右。受檢者取仰臥位,將腹部探頭置于其下腹區(qū)域進行施壓,掃描探查范圍:沿右側腹部自上而下以橫縱切三面在升結腸及盲腸末端的位置查找闌尾,重點掃查麥氏點周圍。掃查手法:縱切面、橫切面及斜切面等多個方位,操作人員仔細觀察闌尾大小、走向、管腔、管壁及管徑具體情況;檢查過程中注意施壓力度應根據(jù)病人實際腹部脂肪厚度進行調(diào)節(jié),以避免超聲檢查受到腹部腸管內(nèi)多余氣體的干擾,從而影響檢查結果。再將淺表探頭頻率設置為7MHz左右進行掃查。
1.3 觀察指標
兩組各種類型急性闌尾炎檢出情況。
1.4 數(shù)據(jù)處理
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運用統(tǒng)計軟件SPSS 21.0進行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檢出情況
兩組診斷準確率分別為85.84%、99.13%,研究2組相較于研究1組更好(P<0.05),如表1所示:
3 討論
急性闌尾炎發(fā)病急劇,病情進展迅速,若不及時進行準確診斷有可能造成闌尾穿孔,或穿孔性闌尾炎未能及時發(fā)現(xiàn),延誤疾病治療,嚴重威脅病人生命安全。由于闌尾位置較為特殊,既往實施的常規(guī)超聲檢查存在超聲影像清晰度及辨識度較低等問題,給臨床醫(yī)師針對急性闌尾炎的具體分型及相應治療方案的實施造成一定影響。故采取科學有效的腹部探頭聯(lián)合淺表探頭的檢查方式尤為必要。
3.1 淺表探頭的優(yōu)缺點
淺表探頭的掃描分辨率極高,特別是針對近場位的作用更加明顯,其可以對闌尾壁的各個層次進行全面探查,能夠清晰顯現(xiàn)闌尾腔內(nèi)存在的糞石、腸系膜淋巴結等物質(zhì)[3]。此外,淺表探頭射頻所建立的超聲影像具有高辨識度、高清晰度的優(yōu)勢,可以將急性闌尾炎在不同病灶處發(fā)展的影像表現(xiàn)完整呈現(xiàn)出來。但是其也存在一定弊端,由于淺表探頭掃描不具備較強的穿透性,導致部分腹部脹氣或過度肥胖的病人無法對闌尾進行完全探測。此外,淺表探頭的探測范圍較為局限也是造成其無法廣泛運用于臨床的原因。
3.2 腹部探頭的優(yōu)缺點
腹部探頭相較于淺表探頭分辨率低,近場位效果較為欠缺,難以顯現(xiàn)闌尾壁的多層結構,導致其容易漏診部分闌尾炎發(fā)生位置相對表淺、炎性反應較小的病人。但是腹部探頭的優(yōu)勢在于穿透性較強、掃描范圍廣泛且能夠準確測量出闌尾病變的范圍以及病變部位與周圍組織的關系[4]。針對臨床肥胖或闌尾處于特殊區(qū)域(如盲腸后位)的病人,腹部疼探頭的檢出情況極佳。
3.3 腹部與淺表探頭
根據(jù)焦莉利、馬麗等人[5]報告顯示,其選擇94例急性闌尾炎病人作為研究對象,均采用常規(guī)腹部超聲及淺表探頭診斷,與術后病理診斷相比較,結果發(fā)現(xiàn)采用腹部及淺表探頭聯(lián)合掃描方式診斷急性闌尾炎檢出率顯著高于單純腹部超聲,與本文結果相似。本研究中,研究2組診斷準確率為99.13%,相較于研究1組的85.84%更好(P<0.05),充分說明腹部超聲與淺表探頭兩種方式相結合,能夠充分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彌補不足,有效避免由于肥胖、腹腔脹氣等因素導致漏診情況的出現(xiàn);同時還能反映闌尾組織周圍是否有滲出、膿腫或發(fā)生粘連等重要情況,可以作為臨床診斷急性闌尾炎的重要手段。
3.4 結論
綜上所述,腹部及淺表探頭的聯(lián)合運用,能夠顯著提高急性闌尾炎診斷準確率,為疾病的治療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jù),值得臨床采納與推廣。
參考文獻
[1]于航,熊穎.常規(guī)超聲聯(lián)合彈性成像診斷急性闌尾炎的可行性及實用價值[J].武漢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9,40(1):97-100.
[2]舒俊,黃河.腹部及淺表探頭聯(lián)合應用診斷急性闌尾炎的臨床價值觀察[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7,33(35):113-114.
[3]朱文.分析腹部及淺表探頭聯(lián)合應用診斷急性闌尾炎的臨床價值[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7,30(3):416-417.
[4]吳文彬.腹部及淺表探頭聯(lián)合應用診斷急性闌尾炎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國處方藥,2018,16(6):132-133.
[5]焦莉利,馬麗.分析腹部及淺表探頭聯(lián)合應用診斷急性闌尾炎的臨床價值[J].中外醫(yī)療,2016,35(18):18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