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世華
【摘 要】目的:研究白內障合并青光眼患者應用不同切口乳化術聯(lián)合小梁切除術治療效果。方法:選取我院90例白內障合并青光眼為研究對象,于2017年10月~2019年1月應用不同切口聯(lián)合小梁切除術治療。根據電腦排序法分為A組(單切口術聯(lián)合小梁切除術)、B組(雙切口聯(lián)合小梁切除術),每組各45例。對比兩組治療前后眼內壓及并發(fā)癥。結果:A、B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分別為33.33%、11.11%;治療前眼內壓無差異,治療后兩組眼內壓差異明顯(P<0.05)。結論:應用雙切口超聲乳化術聯(lián)合小梁切除術治療青光眼結合白內障術后并發(fā)癥、眼壓有效降低,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小梁切除術;并發(fā)癥;青光眼;超聲乳化術
【中圖分類號】R9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7-261-01
白內障合并青光眼是眼科中常見疾病,好發(fā)于中老年,隨著年齡的增長,該病發(fā)生率逐漸上升,嚴重影響患者視力,若不及時進行治療,可導致患者永久性失眠,以往常用單切口超聲乳化治療,對患者鞏膜和結膜組織刺激較大,近年來逐步被超聲乳化聯(lián)合小梁切除術取代[1]。本文針對不同切口術,聯(lián)合小梁切除術治療白內障合并青光眼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90例白內障合并青光眼患者,于2017年10月~2019年1月入住我院,按照電腦排序法分為A組、B組,每組各45例。A組:男、女比例24:21,年齡60~80歲,平均年齡(70.45±6.12)歲,病程1~9個月,平均病程(4..56±1.06)月;B組:男、女比例26:19,年齡62~77歲,平均年齡(69.54±5.46)歲,病程1~10個月,平均病程(4.64±0.79)月。兩組資料相比,無差異性(P>0.05)。
1.2 方法
A組:單切口手術,術前眼內壓范圍24mmhg以內,散瞳后麻醉,在角膜緣2~12點方向做結膜瓣,角膜緣后2mm,鞏膜內注入透明質酸鈉,環(huán)形撕囊。用超聲乳化儀,乳化晶狀核體,吸除皮質,將人工晶體植入囊袋,切開兩側鞏膜,做為鞏膜瓣,切除鞏膜瓣下灰線部分,鞏膜根切,縫合結膜,在結膜處注射地塞米松(批準文號 國藥準字H12020514 生產企業(yè):天津金耀藥業(yè)有限公司 規(guī)格:1ml)2mg,包扎。
B組:雙切口手術,術前眼內壓范圍24mmhg以內,散瞳后進行麻醉,以瓊隆部位基底,于角膜緣后2mm處做鞏膜瓣,在透明切口處刺入前房,環(huán)形撕囊,直徑4.5~5.5cm,晶狀體核應用超聲乳化儀吸除皮質,植入人工晶體,恢復縮瞳,再按常規(guī)小梁切除術行鞏膜咬切小梁組織、鞏膜周邊切除,縫合結膜,在結膜處注射地塞米松(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41020035生產企業(yè):國藥集團容生制藥有限公司)2mg,妥布霉素眼膏(批準文號:進口藥品注冊證號:H20160312生產企業(yè):ALCON CUSI, S.A.),包扎,術后眼用激素+抗炎藥+抗生素,一天四次,每兩月復診。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玻璃體脫出、前房積血、前色素膜炎、角膜水腫)及治療前后眼內壓。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全文數據均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計算分析,其中均數±標準差(x±s)用于表達計量資料,x2用于檢驗計數資料,P決定是否有差異,其中P<0.05表示數據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術后并發(fā)癥情況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分別為33.33%、11.11%,差異顯著(P<0.05),見下表1:
2.2 兩組治療前后眼內壓比較
治療前眼內壓兩組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眼內壓具有差異性(P<0.05),見下表2:
3 討論
青光眼指眼內壓持續(xù)升高,眼壓升高損害視力和眼球各組織功能,病理性眼壓增高是青光眼的主要危險因素[2]。眼壓增高通過機械壓迫,引起視神經缺血,兩種機制導致視神經損害,長時間眼壓升高,將會引起晶狀體紊亂,導致晶狀體蛋白質變性,發(fā)生混濁產生白內障,進而損害視功能[3]。
通常有一部分白內障合并青光眼,因此類患者往往手術耐受力較差,風險較高,臨床常采取雙切口超聲乳化聯(lián)合小梁切除術,可以使臨床癥狀得到改善,使視力和眼壓情況得到一定好轉[4]。本研究中,白內障聯(lián)合青光眼患者,首選雙切口術,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1.11%,眼內壓下降明顯??紤]為該手術切口較小,恢復快,術后并發(fā)癥少,傷口密閉性良好,同時減少手術器械對對鞏膜組織及濾過泡區(qū)結膜組織的刺激,因此術后濾過泡瘢痕減少。郭飛[5]等人研究白內障患者,使用雙切口聯(lián)合小梁切除術,治療青光眼聯(lián)合白內障,有效改善眼內壓,優(yōu)于視力恢復。結合上述人員研究成果,本文得出:應用雙切口術治療青光眼結合白內障患者,術后玻璃體脫出、前房積血、角膜水腫、前色素膜炎均降低,且安全性更高。
綜上所述,較于單切口術聯(lián)合小梁切除術,雙切口術后效果更好,有效改善患者視力,并且并發(fā)癥減少。
參考文獻
[1]龔蘭蘭,單士剛.不同切口超聲乳化術聯(lián)合小梁切除術治療白內障合并青光眼的臨床療效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8,15(4):83-85.
[2]周黎紋,謝玉秀.不同切口超聲乳化聯(lián)合小梁切除術治療白內障合并青光眼臨床療效對比研究[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8,47(5):623-626.
[3]李秀貴.不同切口超聲乳化術聯(lián)合小梁切除術治療白內障合并青光眼療效研究[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17,35(4):411-414.
[4]商建英.不同術式治療青光眼合并白內障臨床對比觀察[J].醫(yī)藥前沿,2018,8(15):179-180.
[5]郭飛,刑建.不同切口白內障超聲乳化聯(lián)合小梁切除術治療青光眼合并白內障臨床研究[J].實用防盲技術,2017,12(4):15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