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助人;心理輔導;活動設計
【中圖分類號】G44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0)24-0042-02
【作者簡介】俞婷,浙江省紹興市越州中學(浙江紹興,312000)教師,高級教師。
【設計理念】
2020年伊始,一場席卷全國的疫情突然而至,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每天急劇增長的確診數(shù)據,讓人們承受著心靈和身體的雙重考驗。這種時刻,人際間的溫情互助顯得尤為重要。
本課旨在激發(fā)學生的善意,引導學生真正懂他人、會助人。以聽見、看見、懂你、善良四個主題貫穿課堂,通過案例引導學生不斷地自我探索,學會疫情下正確關懷他人的方法。
【活動目標】
激發(fā)善良之心和善意之舉;學會傾聽、理解他人語言背后的情緒、期待與渴望;學會對他人的求助給出恰當?shù)幕貞?/p>
【活動過程】
一、團體暖身階段:聽見
播放一段采訪音頻,采訪對象分別是支援武漢的醫(yī)生、醫(yī)務人員的孩子。
教師:剛才你聽到了什么?這些聲音的背后藏著怎樣的情緒、怎樣的感受?
學生可能的回答:醫(yī)生的壓力太大,崩潰了;小朋友很想念媽媽……
教師: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我們的生活,同時,我們也聽到了各種溫暖人心的表達。傾聽是相互扶持的基礎,大家剛才非常專注地去傾聽聲音背后的故事,這正是我們助人助己的第一步。
設計意圖:關懷他人從理解他人的真正意圖開始,引導學生體會聲音背后的真正含義,由此為引,導入本課。
二、團體轉換階段:看見
教師:小成是某省高二年級的學生,原本成績優(yōu)異的他最近總是心神不寧,擔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會降臨到自己和家人頭上,一空下來就反復想有關肺炎的嚴重后果。他說:“這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著實厲害,會不會很快就跑到我們小區(qū)?下一個倒下的是不是就是我了?”小成打電話向同學求助。如果你是小成的同學,你會如何回答他呢?
學生可能的回答:太夸張了,沒那么嚴重,你想多了;我們這里又不是湖北,雖然有,但不多啊,安心啦;別擔心了,乖乖做作業(yè)去;網上有防疫手冊,你去學習一下啊;瞎想什么,來,一起玩“吃雞”……
教師:如果你是小成,你覺得這些話語對你是否有幫助?心里會有什么樣的感覺?為什么?
學生可能的回答:說我想多了最沒用;乖乖寫作業(yè)也沒用;防疫手冊可以的,不過用處不大,都是理論的;一起玩“吃雞”最有用,轉移注意力,但是玩過游戲后還會多想。
教師:看來大家的熱情關懷并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有的同學甚至覺得更不舒服了,這是因為沒有真正看到對方的情緒和需求。那么,怎樣才能讀懂對方的內心呢?我們認為每個人的語言和行為背后都藏著他的情緒和內心期待,深埋著他內心深處的渴望。(板書:情緒、期待、渴望)在這個案例里,小成的情緒、期待、渴望分別是什么?(板書學生的回答)
情緒:焦慮、擔心、害怕。
期待:安全、安心、回到以前。
渴望:被關懷,被關注。
教師:現(xiàn)在,我們應該能理解為什么有時候好意會被別人拒絕。當你的朋友處于擔心、焦慮中,渴望被關懷,你直接給他方法建議,他可能依舊難過,因為他的情感沒有被認同;你說他想太多,膽子小,反而讓他更傷心。從情緒、期待與渴望三個層面能幫助我們真正讀懂對方。
教師:現(xiàn)在我們讀懂了小成,那么如何更好地回應呢?
學生可能的回答:小成,我感受到了你的擔憂,現(xiàn)在大家都隔離在家,天天看著數(shù)字上升,我也蠻焦慮的;看到你連覺都睡不好了,我更擔心你了;網上有不少自我情緒調節(jié)的方法,我們一起學習運用起來,好不好?
設計意圖:看見,就要看見對方隱藏在語言背后的內心。本環(huán)節(jié)運用薩提亞的冰山理論,幫助學生去理解他人的內在??匆娭笕绾位貞?,是為下一階段做準備。
三、團體工作階段:懂你
教師:小成自從上次跟大家聊天后,擔心焦慮的狀況逐漸消失,他安下心來每天學習,在室內做運動,日子漸漸平靜而充實,有的時候還會在網上安慰同樣焦慮的同學。
某天早上,小成接到了表妹小意的電話,平日里活潑開朗的她在電話里一直哭。原來小意的爸爸媽媽前段時間去武漢談生意,回來后在酒店包了一個房間,想等14天觀察期過后再回家??墒亲蛱煨∫庠诤蛬寢屢曨l通話時,發(fā)現(xiàn)她一直咳嗽,臉色也不太好。媽媽安慰小意只是普通感冒,沒關系的。她還叮囑小意,不要告訴其他人他們去過武漢。
小意在網上查詢各種關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信息,越想越害怕,于是向小成求助。
教師:小成該如何幫助小意呢?請各小組同學討論后給出助人方案,并將小成與小意的對話表演出來。
學生的助人方案可能包括:共情式回應,找資源共商量。
教師:老師為大家整理了助人方案,接納情緒—理解期待—看見渴望—找資源共商量—確定行動方案。
設計意圖:該環(huán)節(jié)是本課的核心部分。通過具體案例,讓學生學會助人時的具體操作。
四、團體結束階段:善良
教師: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讓我們的國家陷入危機、人民陷入困境,它考驗著我們的意志,也激發(fā)出人性里的善良。疫情初始,便涌現(xiàn)出許多普通人的善舉。(展示五張新聞圖片故事,內容為普通人的善舉)
教師:請你對圖片里的主人公說的一句話。
學生可能的回答:兄弟,我們防疫情,不防武漢返鄉(xiāng)人;謝謝大爺,你的菜很暖心;小姐姐,等疫情過去,你的生意一定興隆;小哥哥,生活不容易,你是我們的榜樣;這位大哥,做好事要量力而行……
教師:真正的善良是建立在“懂得”之上的,希望今天的課讓善良的我們更懂他人,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更善于助人。
播放歌曲《手牽手》。
設計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是價值提升部分,學生在學會如何助人的基礎上,看到社會上的平凡人在疫情中的行為,激發(fā)善心善意,學會量力而行。
【活動反思】
本課的案例內容較豐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對于學生而言,能從不同角度學習關懷他人的技巧與方法。本課運用了共情式傾聽、薩提亞冰山理論、社會支持系統(tǒng)等多種心理咨詢技術,對上課教師有一定的心理咨詢能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