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正華
(興山縣人民醫(yī)院 湖北 宜昌 443711)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vitamin D deficiency rickets)是小兒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多見于嬰幼兒時期,該病是大部分患兒體內缺乏維生素D引起的一種鈣磷代謝異常疾病,鈣鹽的缺乏會使患兒骨骼強度不足,小兒正常生長發(fā)育受損,缺失鈣鹽,會導致骨骼發(fā)生病變。有相關研究表明,該病發(fā)病機制與小兒的生活方式有密切聯(lián)系,且該病除了對骨骼會造成影響外,還會對患兒肌肉、神經(jīng)等均會帶來一定損傷[1]。目前臨床多以維生素D來治療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在治療的同時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可以提高治療效果。因此本文就我院篩選出的35例患有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患兒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現(xiàn)闡述如下。
選取我院2015年6月—2019年6月35例患有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患兒,其中男童、女童比例為19:16,年齡在0.7至2歲,平均年齡在(1.17±0.09)歲。納入標準[2]:(1)患兒家屬已與院內簽訂知情同意書;(2)經(jīng)臨床診斷為小兒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排除標準:(1)與患兒家屬溝通困難;(2)患有心、腎等器官功能性障礙疾病。
所有患兒均給予青島雙鯨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維生素D滴劑(批號:國藥準字H20113033)每粒含維生素D3 400單位,將膠囊尖端剪開,滴入患兒口中,一歲以內每日1粒.,一歲以上每日2粒,在治療同時給予患兒相應的護理措施。(1)環(huán)境護理:安排一間光照充足、安靜的房間,確保患兒睡眠充足;每日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光照充足。(2)用藥觀察:對有手足抽搐癥患兒,需根據(jù)醫(yī)囑服用鈣劑,避免引發(fā)低鈣抽搐;如需進行注射給藥,使用5號半針頭,進行深部肌肉注射,以確保藥液可以充分吸收;要避免在一個部位多次注射,以防發(fā)生硬結,如已發(fā)生硬結要立即給予熱敷。要觀察患兒用藥情況,有不良反應及早發(fā)現(xiàn),及時處理。(3)飲食指導:盡量采用母乳喂養(yǎng),母乳喂養(yǎng)的產(chǎn)婦要多食用含鈣高的食物,保證母乳中含有充足的鈣。不能進行母乳喂養(yǎng)的患兒則給予維生素D強化牛乳或含鈣量高的配方奶;指導給母乳喂養(yǎng)的患兒在6個月時添加輔食,非母乳喂養(yǎng)者在4個月添加輔食??梢韵忍砑?/4-1個蛋黃,每日1~2次,待患兒適應后在7~9個月時添加肉末、肝泥、肉松、魚肉,10~12個月時再添加豆制品。(4)活動指導:依據(jù)患兒具體病情以及不同季節(jié),指導患兒家屬選擇不同方式,每天帶患兒進行戶外活動,接受陽光照射每天不少于2小時,夏季可在上午10點前和下午4點后進行戶外照射活動。避開正中午的大太陽,照射時一定要裸露皮膚,讓患兒皮膚直接接受太陽的照射,最好的照射部位為患兒的頭皮、手足,注意避開眼睛。如患兒在室內,要定時開窗接受陽光。在氣溫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適當進行日光浴,讓患兒皮膚直接接受陽光照射,時間可由10min/d開始延至2h/d。
對所有患兒治療護理前后血清總鈣、25羥維生素D3、血清無機磷水平進行對比,觀察治療護理的臨床效果[3]。
數(shù)據(jù)采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護理后血清總鈣、25羥維生素D3、血清無機磷水平均有所提升,與治療護理前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
表 護理前后血清總鈣、25羥維生素D3、血清無機磷水平對比(±s)
表 護理前后血清總鈣、25羥維生素D3、血清無機磷水平對比(±s)
血清無機磷(mmol/L)護理后 35 2.41±0.12 10.62±1.58 1.23±0.26護理前 35 1.46±0.09 0.87±1.26 0.51±0.15 t 37.469 28.543 14.191 P<0.01<0.01<0.01組別 n 血清總鈣(mmol/L)25羥維生素D3(ng/mL)
維生素D是人類生長發(fā)育重要組成部分,對機體鈣磷代謝具有調節(jié)作用,能有效預防和治療小兒佝僂病的發(fā)生,促進人體生長和骨骼鈣化。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是由于小兒體內缺乏維生素D引起的一類鈣磷代謝異常,多見于3個月至2歲的小兒,在初期會出現(xiàn)煩躁、睡眠不安、多汗、哭鬧、枕禿等臨床癥狀,如不及時治療會導致方顱、肋骨外翻、雞胸、以及O型腿、X型腿等一系列骨骼畸形。所以新生兒出生后半個月就可以遵醫(yī)囑每天補充1粒400個單位的維生素D3,1歲后到2歲可以每天補充700個單位的維生素D3,可以有效的預防和治療小兒佝僂病的發(fā)生。
研究表明,陽光照射不足、缺乏戶外陽光照射可直接造成內源性維生素D生成不足,因此不能滿足小兒生長發(fā)育需求。由于日照不足以及維生素D攝入不足,造成機體內維生素D缺乏,胃腸道對鈣磷的吸收減少,血磷、血鈣顯著下降,致使骨樣組織鈣化受阻,出現(xiàn)骨組織局部積聚,臨床表現(xiàn)骨骼畸形等一些佝僂病癥狀。臨床上我們針對這些癥狀采取了相應的護理措施:一是增加日照時間,每個患兒每天戶外活動必須要在2~3小時;二是在治療期間補充維生素d3同時服用鈣劑,并且在用藥期間對其進行監(jiān)測,觀察用藥后的不良反應,并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同時查25-(OH)D3,如果25-(OH)D3低,需要補充鈣劑、維生素AD,必要時可以注射維生素D2。三是對于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骨骼異常的患兒,要用矯形療法:采取主動和被動運動,矯正骨骼畸形。輕度骨骼畸形在治療后或在生長過程中自行矯正。加強體格鍛煉,可作些主動或被動運動的方法矯正,例如俯臥撐或擴胸動作使胸部擴張,糾正輕度雞胸及肋外翻。嚴重骨骼畸形者外科手術矯正,4歲后可考慮手術矯形。
本文結果顯示,護理后血清總鈣、25-(OH)D3、血清無機磷水平均明顯提高,與治療護理前對比有顯著差異(P<0.05)??梢哉J為在佝僂病患兒治療時給予相應的護理措施,可提高患兒體內血磷、血鈣水平,機體內25-(OH)D3恢復到了正常范圍,骨強度也由不足變成了正常。
綜上所述,在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患兒治療中實施相應的護理措施效果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