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聰
【摘要】目的:分析在產科臨床中應用無痛分娩技術的效果。方法:選擇2017年2月~2019年5月于我院分娩的110例產婦,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5例。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分娩,觀察組予以無痛分娩技術,對比兩組產后出血量、總產程、新生兒窒息率。結果:觀察組產后出血量、總產程和新生兒窒息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產婦分娩時應用無痛分娩技術,可降低產后出血量,縮短總產程,降低新生兒窒息率。
【關鍵詞】無痛分娩;產科;應用
宮縮時宮頸及子宮擴張和壓迫是產婦分娩疼痛的主要來源,會嚴重影響到產婦的生產過程[1]。隨著當前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一種既可以降低分娩痛苦又可以確保母嬰安全的分娩方式已成為越來越多孕婦的需求,這也是提高臨床圍產期質量的趨勢[2~3]。本研究旨在探討在產科臨床中應用無痛分娩技術的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選擇2017年2月~2019年5月于我院分娩的110例產婦,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5例。觀察組初產婦33例,經產婦22例。對照組初產婦32例,經產婦23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產前兩組產婦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分娩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分娩。分娩中產婦不應用鎮(zhèn)痛藥物,家屬可以陪伴,由醫(yī)護人員對產婦實施分娩知識宣教和安撫鼓勵。按照產婦的實際狀況使用一種或多種有助于分娩的措施,包括分娩球、自由體位分娩等,確保在分娩中產婦可以充分放松,避免出現(xiàn)不良情緒。如果發(fā)生危及母嬰安全等情況,及時會陰側切或者中轉剖宮產分娩。觀察組予以無痛分娩技術。產婦宮口開到2 cm時,產婦出現(xiàn)疼痛感即實施麻醉,保持側臥位,消毒處理局部皮膚,在腰椎L2~L3或者L3~L1間隙進行穿刺,直到蛛網膜下腔,宮縮間隙推注2%利多卡因3~5 ml+生理鹽水5 ml。密切觀察產婦生命體征,待生命體征平穩(wěn)后硬膜外管連接自控式電子鎮(zhèn)痛泵,泵內藥物包括0.2 g的芬太尼和20 ml的甲環(huán)酸羅哌卡因+100 ml生理鹽水,以每小時4~5 ml的速度給藥,15 min后,測定針刺感覺、溫度感覺消失平面、肌力,產婦宮口全開后停止給藥。胎兒分娩出來后打開鎮(zhèn)痛泵,但產婦出現(xiàn)劇烈宮縮時要加大藥量。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產后出血量、總產程、新生兒窒息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15.0版本實施數據分析,用%表示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用(±s)表示計量資料,使用t檢驗,P<0.05則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 ? 結果
觀察組產后出血量、總產程和新生兒窒息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討論
怎樣在確保母嬰安全的狀況下緩解產婦臨床分娩疼痛是這些年來產科臨床的研究核心、熱點之一,為了讓廣大產婦的需要得到滿足以及順應醫(yī)學發(fā)展趨勢,加上醫(yī)學技術的更新改進,“無痛分娩”應運而生,并逐漸應用于臨床[4]。
無痛分娩技術的關鍵是要選取合理、科學的麻醉方法,確保產婦的分娩安全,這也是降低產婦分娩疼痛的主要原因。目前臨床相對多見的無痛分娩麻醉方法就是腰麻-硬膜外麻醉,能通過抑制產婦交感神經興奮度、阻滯產婦感覺神經等推動產婦子宮平滑肌正常收縮,維持血壓正常,讓產婦在清醒的狀態(tài)下完成分娩。無痛分娩技術能有效提高產婦的分娩信心,確保分娩期間胎兒酸堿平衡,防止產婦胎盤血流動力學異常和胎兒缺氧現(xiàn)象,緩解產婦宮縮乏力癥狀,減少產婦的體力消耗,并合理地降低血液內兒茶酚胺水平,提高分娩成功率。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后出血量、總產程和新生兒窒息率均低于對照組,表明無痛分娩有著理想的效果,不會影響到母嬰。
參考文獻:
[1]徐彩峰.無痛分娩在產科臨床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8,18(z1):33-34.
[2]武巧娥,馬芙蓉.無痛分娩技術在產科臨床的應用價值[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7,2(22):125-126.
[3]佘靜.無痛分娩技術在產科中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0(6):48-53.
[4]王海珍,周劍,陸時卿.水中分娩與無痛分娩臨床效果比較[J].現(xiàn)代實用醫(yī)學,2019,31(1):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