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國玉
情境創(chuàng)設通常是指教師借助營造教學情境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語文課程,激發(fā)學習興趣。但目前教師對于情境創(chuàng)設的研究都浮于表面,缺乏透徹的分析和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法。情境的創(chuàng)設對課堂教學有著重要的影響,合理的情境創(chuàng)設可以促使學生主動學習,保持語文對學生的吸引力,提高學生語文成績,提升語文教學質量。
一、轉變情境創(chuàng)設的教學理念
教師應當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融入愛國主義情感的培養(yǎng),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了解中華文化,進而提升自身審美水平。教師也應在課堂上積極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和閱讀習慣,要求學生掌握語言知識,促進學生動腦思考,激發(fā)想象力。例如,在《畫楊桃》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準備好的楊桃?guī)У浇淌遥M課文中楊桃的擺放方式,讓學生對楊桃進行臨摹。隨后,教師可以將學生的圖畫展示出來,由學生進行評價。在評價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鍛煉自身口語表達和邏輯思維能力,教師也能借此引導學生充分理解課文內涵?;有偷那榫硠?chuàng)設將“教學”二字徹底拆分,課堂的教學重點也從教師的“教”轉移到了學生的“學”。
二、增強情境創(chuàng)設的藝術設計
新課標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使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體。因此,就對課程情境的創(chuàng)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想開展豐富多彩、內容各異的教學活動,就應多觀摩不同風格的教學課程,提高教學質量;教師應提升自身的業(yè)務水平,不斷研究課本內容,時刻關注課改動態(tài);教師還要不斷研讀小學教材,反復總結教學經驗,深入研究如何設問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科技性文章普遍都不受學生喜愛,教師可以通過設問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在《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布置課前閱讀問題:“什么是‘信息高速路?人們如何在‘信息高速路上行駛?為什么地球變成了一個小村莊?”雖然學生都知道高速路的含義是什么,但無法準確理解“信息高速路”的含義。為了明確內涵,學生就會仔細閱讀課文,試圖找出釋義。同時,當學生投入到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思維就會變得十分活躍,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加強教師情境創(chuàng)設的研究能力
想要提升教學質量,就應充分調動教師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學??梢栽O立情境創(chuàng)設專題小組,將情境創(chuàng)設進行系統(tǒng)化總結,同時加強各校之間的學術交流,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集合眾人智慧,共同創(chuàng)建輕松、文明的語文課堂氛圍。每所學校的生源構成、教學水平和師資力量都有所不同,各小學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主題教學活動,并且讓情境創(chuàng)設成為活動核心內容。教研組也可以通過不同側面,對學生的參與情況和學習成績進行分析。在圍繞研究主題的基礎上,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進行備課,教學完成后集中討論,全面提升教學水平。
四、豐富情境創(chuàng)設的課堂形式
玩耍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沒有一個小學生不喜歡做游戲。教師可以抓住這一特點,創(chuàng)設一個既與教材內容相關又充滿趣味性的游戲情境,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投入到語文的課堂學習中。例如,在《漁夫的故事》的教學中,教師分別讓學生飾演課文中不同的角色。但是,要想將文中故事進行還原,教師就需要按照課本內容進行道具制作,做足課前準備工作。課堂上的分角色朗讀,使每個學生都能融入到課文里,學生對課文的朗讀也從呆板轉化為聲情并茂。教師還可以抓住學生喜愛聽故事、關注新奇事物的特質,將趣味性的內容穿插到課堂教學中,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主動學習。故事化的情境創(chuàng)設更適用于年齡較小的學生,教師可以通過拓展課本內容,讓學生融入到故事中,提升課堂的趣味性。
教師應掙脫教材的束縛,創(chuàng)設多種開放式的情境,兼顧學生的學習和個性發(fā)展,促進學生和教師多向交流,不斷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路旁的橡樹》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充分理解課文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教師可以改變傳統(tǒng)朗讀課文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開放性的情境。通過教師的情境創(chuàng)設,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被激發(fā),把自己想象成路邊的橡樹,設身處地思考課文中描繪的情境,紛紛表述自己的想法。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選擇不同立場進行課堂辯論,在提高學生表達技巧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反應速度和應變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既要與學生生活緊密聯(lián)系,又不能脫離課本內容。因此,教師應找準切入點,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提升教學水平,革新教育思想,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作者單位:甘肅省高臺縣黑泉鎮(zhèn)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潘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