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英
摘要:繪畫藝術療法應用于大學生心理輔導具有理論及現(xiàn)實意義,在營造良好團體氛圍及有效規(guī)避防御心理、探尋潛意識上具有良好效果;有利于促進團體動力的凝聚及推進團體的催化及深入,團體成員參與性、積極性和主動性高。團體帶領者既要掌握繪畫心理分析技術,又要熟悉團體心理輔導及心理咨詢技術,在繪畫分析中既要關注繪畫內(nèi)容,也要關注繪畫創(chuàng)作過程及感受。
關鍵詞:繪畫藝術療法? ? 團體心理輔導? ? 應用研究
繪畫藝術療法因其易接受性和反映問題的真實性等優(yōu)勢,“已經(jīng)成為一種成熟的藝術治療方法和體系,不僅應用于個體心理治療,而且應用于團體心理培訓和心理治療領域”。但繪畫藝術療法在大學生團體心理輔導中的應用研究尚處探索階段。
一、應用于大學生團體心理輔導的意義
一是有利于避開防御機制、催化團體向更深層次推進。有的團體看上去很熱鬧,但深度不夠;有的團體存在偽裝和虛假回答,不夠真實、客觀。繪畫具有目的不明確、降低防御等特點,并以其非語言溝通的特質,把深層次的欲望、渴望、愿望投射在作品中,把內(nèi)在外化;把無形化為有形;把抽象轉化為具象。繪畫作為情感表達工具,將無法看見和識別的潛意識視覺化,有利于表達和發(fā)現(xiàn)內(nèi)心真實的問題。
二是有利于營造良好團體氛圍、凝聚團體動力。繪畫通過創(chuàng)作人物或物體的形象及表情的表達、色彩的選擇,可以無限創(chuàng)意,有利于開放自己,自由表達。作畫本身就是表達,再經(jīng)由分析者分析,雙向互動,能激發(fā)作畫者探索認識自己,是大學生樂意接受的形式,參與積極性高,有利于形成溫暖、和諧、輕松愉快的團體氛圍。
二、在大學生團體心理輔導中的應用
(一)在團體發(fā)展不同階段的應用
一是團體開始階段。團體開始階段,成員間還不熟悉,氛圍還不夠融洽、和諧,任務在于規(guī)避防御機制、破冰暖場??梢砸浴白援嬒瘛奔啊敖粨Q名片”開場。團體成員畫出自畫像,人物、卡通、物件或其他代表自己的形象。完成后,要求找不少于三個團體成員將“自畫像”作為名片進行交換并介紹自己。成員不僅對自我有初步認識,通過相互介紹也能活躍氣氛,幫助成員間迅速熟悉,營造和諧、開放、溫暖的團體氛圍。還可創(chuàng)作屬于自己獨一無二的“手札封面”,成員可以將自己對團體的期待、對活動主題的理解以手札封面畫的形式呈現(xiàn),幫助成員理清目標。
二是團體凝聚階段。主要任務是鞏固成員關系,營造良好氛圍,結合團體活動主題開展初步探索??蛇x擇與主題有關的繪畫創(chuàng)作主題進行分享,如人際關系中的“家庭關系圖”;情緒壓力管理團體的“雨中人”;自我認知團體的“樹木畫”;生涯規(guī)劃團體中的“生涯彩虹圖”等。通過這些繪畫分享,幫助成員敞開心扉,發(fā)現(xiàn)問題,為團體奠定基礎。
三是團體工作階段。在前期分享聯(lián)結基礎上,成員間有了更多的理解,良好團體氛圍已經(jīng)形成,接下來便是深化,更深層次分析及分享,幫助成員在創(chuàng)作及分享中認知自己,發(fā)現(xiàn)癥結,探尋問題解決之道。如自我認知團體的“房樹人分析”“我的人生盾牌”“拜訪二十年后的自己”;情緒壓力管理團體的“低谷時刻”“壓力圈圖”“情緒日記九宮格”;生涯規(guī)劃團體的“生涯幻游涂鴉”“職業(yè)世界地圖”“生命曲線圖”“生命之輪”等。
四是團體結束階段。主要任務是總結分析并處理團體成員間的離情別緒,可在團體結束前要求成員以一幅畫表達自己的成長與收獲,并小組分享。也可用“天使圖”回顧及互相鼓勵,即分發(fā)彩色愛心卡片,以繪畫或文字的形式在卡片上畫下自己對其他成員的祝福和鼓勵。
(二)在不同主題團體中的實踐
一是自我認知團體。繪畫將潛意識轉化為直觀可見的圖畫,“有助于大學生發(fā)展更恰當?shù)淖晕艺J識、更積極的自我體驗和更有效的自我控制”。在團體中,通過“自畫像”及“交換名帖”幫助成員互相熟悉,成員在自畫像及交換名帖的介紹中“初識自己眼中的我”,其后通過“五個小手印”“優(yōu)點爆炸”等“遇見別人眼中的我”;“我的人生盾牌”九宮格中圍繞“我的價值觀、興趣愛好、氣質類型、性格特質、能力特長、人生座右銘、人生理想、成就事件、二十年后的自己”等主題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深層次地“與自我的內(nèi)心對話”。還可以以“樹木圖”“房樹人”繪畫結合與“我的人生盾牌”九宮格對比、分析、驗證,揭示內(nèi)在真實的自我。層層推進,幫助成員“剝洋蔥”式地一步步探索自我、了解自我、接納自我、療愈自我并重新定位自我。
二是情緒壓力管理團體。既可運用“雨中人”對當下面臨的情緒與壓力狀態(tài)進行評估,也可在解讀與分析“雨中人”中幫助成員厘清情緒及壓力來源與影響因素,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探尋解決的路徑與方法。譬如借助“壓力圈圖”“低谷時刻”“情緒日記九宮格”,幫助成員回憶近幾年感到特別郁悶、煩惱、不開心、不舒服、壓力特大的場景與畫面,用圖畫表達出來,并交流分享。成員在傾述中不知不覺宣泄了情緒,釋放了壓力。也可結合冥想,從局外人的角度回看問題,之后重新繪制“情緒日記九宮格”,涂抹自己覺得合適的顏色背景。創(chuàng)作中對色彩的選擇與運用,繪畫信息的解讀及畫面涂抹的過程,也是情緒與壓力認知與釋放、療愈的過程,能幫助成員“悟”到應如何正確處理自己的情緒與壓力。
三是職業(yè)生涯與發(fā)展規(guī)劃團體。生涯愿景的“發(fā)現(xiàn)”與“探尋”靠說教顯然難以實現(xiàn),可通過繪畫投射,如“生涯幻游涂鴉”畫,了解自己職業(yè)生涯的目標,思考如何實現(xiàn)目標?制定合適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路徑。還可通過“我的人生盾牌”與“職業(yè)世界地圖”繪畫結合,發(fā)現(xiàn)適合自己興趣愛好,自己能力特長、價值觀及性格特質的職業(yè)。而“生命曲線圖”“生命之輪”可幫助檢視成長歷程及“家庭支持、朋友交往、目標明確、經(jīng)濟支持、環(huán)境支持、學業(yè)發(fā)展、身體健康、心理資本”等方面的資源與支持系統(tǒng),明確今后努力的方向及具體的措施。
三、應用于大學生團體的分析與討論
(一)效果分析
一是營造良好氛圍、規(guī)避防御心理、促進團體動力的凝聚。如自畫像涂鴉及交換名片分享活動,相比傳統(tǒng)自我介紹,能有效激發(fā)團體成員好奇心,促使他們“一睹為快”后了解伙伴的真實“自我”,從而打破團體組建之初的“陌生感”,迅速融入團體,促進團體動力的凝聚。
二是深層次探尋潛意識中真實的自我,推進團體的催化及深入。如生涯規(guī)劃團體反饋“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畫生命線,第一次系統(tǒng)去回憶自己的生命歷程,發(fā)現(xiàn)大腦已經(jīng)作了篩選,那些對我意義重大的事被記住了,很多小打小鬧的快樂和難過都忘得差不多了——我更清楚了什么對我有意義,什么是無所謂的,也更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
此外,繪畫藝術療法對繪畫技巧和水平?jīng)]有要求,繪畫者只要按照給定主題創(chuàng)作即可,甚至可以自由作畫,表述繪畫的內(nèi)容和想法即可,團體成員參與性、積極性和主動性較高。
(二)經(jīng)驗總結
一是團體帶領者既需掌握繪畫心理分析技術,又需熟悉團體心理輔導及心理咨詢技術。團體帶領者既需繪畫藝術療法專業(yè)培訓,確保能熟練掌握繪畫心理治療的理論知識和應用方法,還需掌握團體帶領技術及催化方法。繪畫投射信息豐富、多元,可能涉及成員隱私,應掌握心理咨詢技巧,把握分析解讀原則,既充分挖掘繪畫元素隱含的信息,引導大學生直面真實自我,又不過度分析,保護和尊重大學生隱私及心理創(chuàng)傷。分析須深思熟慮,解釋和引導要朝著積極方向,避免引發(fā)消極情緒,還要告訴學生,分析解讀并不絕對準確,需確認驗證。而團體成員繪畫作品在團體中用來分享及作為案例解讀一定要征得創(chuàng)作者的同意。
二是繪畫分析既要關注繪畫內(nèi)容,又要關注繪畫創(chuàng)作過程及感受。成員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信息,如繪畫中各個元素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出現(xiàn)先后順序與作畫者重視程度有關。分析時,不僅要引導成員關注作品本身所蘊含的信息,更要關注繪畫時的體驗,創(chuàng)作過程及感受,并結合生活事件,還應注意“即使不對作品解釋,作品潛意識信息仍然可能被創(chuàng)作者利用,其負面情緒會得到一定的舒解,并實現(xiàn)自我心理修復”。
參考文獻:
[1]秦偉偉. 繪畫療法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運用[J].科教導刊, 2017.
[2] 張振娟.繪畫在心理治療中的作用及其應用[J].中國臨床康復,2016.
[3]周燕《繪畫療法在高考考前團體心理輔導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6.
[4] 孫蕾.繪畫心理分析在高職大學生自我意識教育中的應用[J].校企合作,2015.
[5]郝慧穎.繪畫療法在大學生團體心理咨詢中的應用[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14.
[6]劉雪琴,李鵬飛.繪畫心理療法在大學生團體心理輔導中的應用[J].濟源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作者單位:江西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
本文系江西省藝術規(guī)劃2017年度項目(課題編號為:YG2017246)“繪畫藝術療法在大學生團體心理輔導中的應用”階段性成果。
責任編輯:劉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