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琴
(福建省泉州市臺商投資區(qū)第八實驗小學 福建 泉州 362000)
思維導圖,也叫心智圖,將思維導圖運用于作文教學,這種開放性、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方式圖文并茂,符合小學生的認知需求,培養(yǎng)發(fā)散學生思維,能挖掘學生寫作痛點。
1.1 沒興趣,語言索味。
1.2 沒靈感,無話可寫。
1.3 無頭緒,無從下筆。
1.4 無新意,無法創(chuàng)新。
1.5 無條理,語無倫次。
2.1 培養(yǎng)寫作興趣,樂在其中?!皩懽麟y,難于上青天”,教師一布置作文,便唉聲嘆氣的學生比比皆是。思維導圖運用在作文教學中為學生點亮了一盞燈,教師通過將思維和作文練習起來進行教學,改變了之前單純從文章出發(fā)的作文教學思路,走新路。讓學生利用思維導圖把作文的構思先簡單畫出來,在畫思維導圖時要使用優(yōu)美的線條,搭配五彩的顏色,再加上一些關鍵詞,以圖促寫,讀寫結合,改變了傳統(tǒng)作文教學的模式,這對于激發(fā)他們的寫作興趣是有較大幫助的,能讓他們從寫作難的困境中走出來,積極主動地進行創(chuàng)作,在這個過程中樹立學生強大的自信心,寫作如虎添翼,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就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完成寫作而不再畏懼寫作。
2.2 培養(yǎng)觀察能力,言之有物?!扒蓩D難為無米之炊”小學作文教學之中,我們不但要教學生掌握寫作方法,而且要引導學生用心觀察生活,掌握事物的特點以及對這些事物的感受,學生才能言之有物。利用思維導圖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首先,確定了觀察到的事物,作為思維導圖的中心主題,從不同的角度對事物進行觀察,確定主要脈絡,再畫出各個分支,寫邊出觀察到的內容,學生就不會愁沒內容可寫了。
如,在北師大版第六單元的習作要求學生完成《介紹一種家鄉(xiāng)的特產》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特產。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把觀察的特產畫到中心主題的位置上。以《我愛故鄉(xiāng)的龍眼》為例,學生在確定主脈時,把龍眼樹的葉子、花和果實的形狀、顏色、在不同時間的變化作為主脈進行繪制,然后根據(jù)主脈上的關鍵詞來繪制支脈。在思維導圖的引導下,學生能夠有步驟、有順序地完成對事物的觀察,便言之有物了。
2.3 提高邏輯水平,言之有序。因為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儲備知識不足,所以對整篇文章的謀篇布局、建構框架具有一定困難,而思維導圖提供的信息恰好可以彌補學生的不足,學生“繪制”了思維導圖后,形成了科學合理的作文框架,根據(jù)思維導圖的主脈、分支梳理寫作邏輯。在不經(jīng)意間梳理學生們的大腦,使學生的作文言之有序。
2.4 拓寬寫作思路,言之鑿鑿。孩子在沒有用到思維導圖的時候,平常的寫作文的程序是先對這題目想想,現(xiàn)實生活中有哪些可以引用了,然后有了思路后就開始寫,但往往在動筆的時候,思路很局限,想到的東西很窄,結構也老套,作文沒有新意,題材雷同,要么選用前人已經(jīng)寫了無數(shù)遍的題材,寫《母愛》就一遍遍地寫發(fā)燒,寫做好事就只能局限《讓座》——要么作文中胡編亂造,假話連篇。而運用了思維導圖,只管發(fā)散聯(lián)想,越快越好、越多越好、越廣越好。利用圖形的方式來拓寬孩子的思維,學生有了明確的思路,找到了相關的寫作素材,就能寫出內容豐富、生動的作文。
例如,在讓學生寫《難忘的一件事》時,學生可以借助思維導圖來確定寫作思路,可以找到更寬廣的寫作范圍,以難忘的事作為中心主題,把有關難忘的事的素材都整理了出來,回憶生活中的糗事、好事、壞事、傷心事等作為各個主脈進行繪制。通過繪制思維導入,他們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歷和感受選擇寫哪一條主脈上的事件。學生并從中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內容進行寫作,就能寫出內容豐富、情感真摯的作文。
語文老師知道,多讀,多記,多寫,是學生寫好作文的三大法寶。在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中,我們?yōu)榱嗽黾訉W生的詞匯量,經(jīng)常讓學生死記硬背摘抄下來的好詞好句。這種在枯燥的記憶方式,學生記不住,記不久。運用思維導圖進行詞匯記憶,可以建立詞匯間的聯(lián)系,讓學生借助圖來進行記憶,有效提高記憶效率,不斷積累新的詞匯和語句。例如,在積累古詩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