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莎菲
摘要:寫作是語文教學中及其重要的一部分,在高考中所占分值最高,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一定要注重對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而語言又是作文中最大的亮點,因此本文主要探討了作文的語言表現(xiàn)力,重點從六個方面展開論述,希望可以以此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同時提升學生的而語言表達能力。
關(guān)鍵詞:語言表現(xiàn)力? 有效方法? 詩意
語言表現(xiàn)力是高考作文中體現(xiàn)文章檔次的重要評價依據(jù),高考作文評分標準“發(fā)展等級”中規(guī)定“有文采”是指“詞語生動,句式靈活,善于運用修辭手法,文句有意蘊?!蹦敲丛鯓邮刮恼抡Z言出彩、更具表現(xiàn)力呢?在此探討幾種增添文采的有效方法供大家參考,并希望同學們在此基礎上進行豐富和創(chuàng)新。。
化抽象為形象
比較下面兩個句子:①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開始有些想家了。②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喜歡一個人爬上頂樓,面對家的方向,去讀雁陣、夕陽。兩句話雖然都表達“女孩想家了”,但前一句只是一般性的交代,“想家”是抽象的、模糊的,而后一句是通過女孩“一個人爬上頂樓,面對家的方向,去讀雁陣、夕陽”的意象,蘊蓄思念縈懷、感傷別離的孤獨感、凄涼感的,很容易使人想起“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斷送一生憔悴,只消幾個黃昏”之類的詩句,所以給人的印象特別深。
再如,一位同學在寫小提琴演奏的藝術(shù)效果時,說“琴聲吸引了許多路人駐足傾聽”。這句話沒有寫出小提琴的演奏內(nèi)容和旋律之美,也沒有寫出聽眾的沉醉之態(tài),體現(xiàn)不出小提琴演奏的藝術(shù)效果,顯得枯燥無味,缺乏應有的藝術(shù)美感。不妨改寫為:“優(yōu)美的《梁山伯和祝英臺》小提琴協(xié)奏曲,輕輕地飄出小樓的窗口,穿過蒙蒙細雨,散落在林間的小路上。許多行人情不自禁地放慢了腳步,聽得如癡如醉?!?/p>
化靜態(tài)為動態(tài)
萊辛在《拉奧孔》中說,動態(tài)之美是一縱即逝卻令人百看不厭的美,比一股的美能產(chǎn)生更強烈的效果。正因為如此,對那些靜態(tài)的事物,我們要善于“化靜為動”,使之富有生氣,充滿活力。
例如孔孚的《千佛山龍泉洞某佛前即景》,是這樣描寫佛像和綠苔的:他微笑著,看苔爬上腳趾,他微笑著,聽苔躍上雙膝,他微笑著,任苔侵佛頭…… 佛本是靜態(tài)的,就是生長著的苔在我們看到的一剎那也是靜止的,作者卻用“微笑、看、聽”“爬、躍、侵”等動詞,使佛和綠苔動態(tài)化了,仿佛有了生命似的。山水名勝,多為靜物,靜則無勢,無勢則不能動人,所以,要善于讓靜物動起來,讓無生命的東西活起來。
三、化籠統(tǒng)為具體
如:許多古代女子的命運是很悲慘的。示例:她們是輕舞團扇的貂禪,是面對漠漠黃沙的出塞昭君,是在馬嵬坡自縊的玉環(huán),是墜湖的西子,是悲吟葬花的黛玉,是一腔怨憤感天動地的竇娥…具體的寫出古代女子,這樣使得人物更鮮明,感情更真摯,更有說服力。
四、化寬泛為細節(jié)
用質(zhì)樸、生活化的語言進行描寫,“以小見大”,善于觀察生活中的平凡點滴,這樣會使文章充滿真情實感,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 ?如:①一碗蛋炒飯,平凡,但在我饑餓時能扶慰我漉漉饑腸;一張面紙巾,真實,但我在傷心時能拭干我晶瑩的淚水;一碗白開水,無味,但在我口干時能滋潤我灼熱的喉嚨——這就是親情。②以前我覺得人的生活不可以一成不變,應該是在不斷的挑戰(zhàn)和沖刺中找到生存的意義和幸福。當我看到一對年邁的老夫婦,他們從公交車上下來,老婦人腿腳不便,她老伴先下車,然后慢慢的扶她下車,再為她拉拉衣襟,攜著手慢慢在江濱路上散步的時候,我恍然間看到一幅很美得夕陽圖一般,呆呆地看他們遠去,我感動!其實平凡的生活對他們而言以是最大的幸福,他們什么大風大浪都見過了,能攜手到老,已經(jīng)是莫大的幸福了。用生活中的細節(jié)來描述寬泛的親情和幸福,平凡之中洋溢著濃濃的深情。
五、化用修辭手法
恰當?shù)剡\用比喻、擬人、借代、夸張、對偶、排比、設問、反問等修辭方法,可以變枯燥為生動,化腐朽為神奇。
通常為了有效地表達作者的思想和內(nèi)容,我們會綜合運用多種修辭手法,以立體的形式呈現(xiàn)我們語言的生動形象和豐富多彩。
例如:小樓之夜,推開窗戶,遙望莽莽天穹下耀眼的繁星,如鉤的新月,領略“天街夜色涼如水”的韻味,體味“月移花影上闌干”的意境,讓人琢磨不透這天造地設的“綠葉婆娑”、“香風弄影”。偶有和風細雨,風搖翠竹,雨打芭蕉,淅淅瀝瀝,纏纏綿綿,像羽毛撩撥我的心弦。(本段綜合運用了比喻、擬人和引用,小樓之夜斜的津津有味。)
六、化用詩詞名句
諺語、詩詞名句和中外名人名言等,歷來具有表達凝練、含義深刻、膾炙人口、深入人心等特點。合理引用于作文,必能使文章意蘊深厚,精致典雅,收到“畫龍點睛”之效,喚起讀者的聯(lián)想和思考。
例如:“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币髡b著徐志摩的佳句,我輕輕掀開文學神秘的面紗。李白“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曠達,李商隱“留得殘荷聽雨聲”的低沉,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放,柳永“楊柳岸曉風殘月”的婉約,各有千秋。所以,我說,文學因多彩而精彩。
你可以在梅雨潭邊感受朱自清筆下的綠色,你也可以在西湖邊聆聽柳浪與黃鶯的對答;你可以“小橋流水人家”,也可以“古道西風瘦馬”;你可以手持長劍,獨立朔漠,感受“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悲壯,也可以手握畫筆,船頭簪花寫韻,領略一下“斜風細雨不須歸”的閑適。從西域到東海,從朔北到江南,綺麗的風光給世界增添一絲耀眼的亮色。所以,我說,自然因多彩而精彩。
(此文段引用詩詞名句,既為文章增添了亮麗的色彩,也增強了論述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展示出作者文史知識的豐富和駕馭語言的功力。)
總之,語言是文章的外衣,通過以上的這些技巧,可以讓你學會將鮮花、寶石點綴在這件外衣上,使其更加奪目,從而在充滿詩意的語言里將文章的主題凸顯,使你的文章更加鮮活感人,光彩照人,神奇動人。
參考文獻:
(1)姜利民.《如何讓學生寫出有文采的語言》[J].語數(shù)外學習(高中版上旬),2014(6)
(2)馮永山.《千錘百煉巧增色--淺談作文語言的提升》[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7(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