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曉嵐
【摘? 要】? 勞動教育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基本要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但是,總體上勞動教育存在諸多薄弱環(huán)節(jié)和問題,勞動教育在學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軟化,在社會中被淡化。中小學生勞動機會減少、勞動意識缺乏,出現(xiàn)了一些學生輕視勞動、不會勞動、不珍惜勞動成果的現(xiàn)象。當前,核心素養(yǎng)已經(jīng)被提出一段時間,核心素養(yǎng)是一個概念、一個目標、一個理念,勞動教育正是一個很好的載體,通過加強勞動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興趣,磨煉學生的意志、品質,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在此過程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特別強調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在勞動教育中找到核心素養(yǎng)的真正落腳點。
【關鍵詞】? 勞動;勞動教育;核心素養(yǎng);落腳點
勞動教育是當前一個比較熱門的話題,其實從古至今,生活學習、科技發(fā)展、社會進步都和勞動是不能分割的。但為什么勞動又被再次提出,并重點推行,而且在推行中不是非常順利呢?因為勞動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生活質量的提高,慢慢在人們的理念和行動上弱化了,尤其是對孩子的勞動教育。
一、勞動教育的現(xiàn)狀
勞動從古至今都是推動人類文明和科技發(fā)展的一個重要的動力。但當今社會,勞動在孩子們的生活中越來越淡化,通過對家長的問卷調查和對孩子的實踐活動中的行為能力的觀察,得出一些結論。問卷情況如下:
1.您家的孩子經(jīng)常在家參加勞動嗎?
A.有? ? B.難得? ? C.沒有
2.您認為孩子在家或者在校能進行的勞動有哪些?
3.您認為勞動教育對孩子的成長重要嗎?
A.重要? ? B.一般? ? C.不重要
4.您對孩子有進行過勞動教育嗎?
A.有? ? B.難得? ? C.沒有
5.您認為勞動會影響學習嗎?
A.影響? ? B.沒有影響
6.您會給孩子機會或者時間去參加勞動嗎?
A.有? ? B.難得? ? C.沒有
7.您認為您的孩子平時有參加勞動的必要嗎?
A.有? ? B.沒有? ? C.無所謂
經(jīng)過問卷統(tǒng)計和分析,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幾個:(1)家長不重視。很多家長都認為勞動是家里大人應該做的事情,作為家長幫孩子解決了吃喝住行的問題就可以,孩子的首要任務是學習。也有家長認為現(xiàn)在的孩子學習很辛苦,有一點時間也應該好好放松一些,或者做一些他們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勞動的必要性不大。(2)對勞動的誤解。很多人把勞動當成了干活,和腦力工作區(qū)分開來,他們認為,勞動就是指農(nóng)民種田、工人搬磚、學校值日、家里做家務等。其實這就窄化了勞動的概念。勞動是指人們運用一定的生產(chǎn)工具,作用于勞動對象,創(chuàng)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有目的活動。勞動包括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也包括了含有腦力勞動的體力勞動或者含有體力勞動的腦力勞動。(3)勞動過于形式化。家長和學校也會提倡讓孩子多參與勞動,但很多孩子參與的所謂勞動都是浮于表面,回家?guī)图议L做一次家務,某次校外活動去撿一次垃圾,班級的一次大掃除等等。從“勞動”的概念來看,只是運用了工具,作用于勞動對象,有沒有創(chuàng)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就無從考量了。
二、勞動教育與核心素養(yǎng)的統(tǒng)一
面對勞動教育的現(xiàn)狀,2015年教育部頒布了《關于加強中小學生勞動教育的意見》,《意見》中指出:勞動教育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基本要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是培育和踐行核心主義價值觀的有效途徑。而“核心素養(yǎng)”的核心既不是單純的知識技能,也不是單純的興趣、動機、態(tài)度,而在于運用知識技能,解決現(xiàn)實課題所必須的思考力、判斷力與表達力及其人格品性。如果說前者是途徑,那么后者就可以是途徑最后的目標;如果說前者是重要內(nèi)容,那么后者就是內(nèi)容中需要形成的能力和品格;如果說前者是基本要求,那么后者就是更高位的理念。將核心素養(yǎng)融入到勞動教育中,勞動便賦予了生命,而核心素養(yǎng)也就有了落地的支點,不再是懸空的理念。
三、勞動教育的落實策略
1.“有趣”的勞動,主題鮮明,序列清晰
勞動是否是有趣的,這需要看每個人對勞動的態(tài)度。如果從小對學生的觀念是勞動很辛苦,勞動很累,那么勞動肯定不會和有趣掛鉤。首先,勞動是神圣的,是崇高的。如果在勞動教育過程中,能賦予勞動鮮明的主題,而且有連貫性,開展的形式又是多樣的、投學生所好的,那么勞動就能從無趣變成有趣。比如“小鬼當家”的基地綜合實踐活動,從整理床鋪比賽,到自己行李的收納整理,到紐扣的縫補,再到菜飯的食材準備和烹飪等等,圍繞孩子自己當家的吃、住、穿,整理展開一系列的活動,讓孩子體驗自己當家做主的成功和失敗。再比如“一場穿越遠古的勞動大揭秘”,是不是一聽就很有興趣?在探訪遠古勞動的秘密中,學習不同的古代取火的方法,用繩結組裝出“小小投石器”。在感受古代勞動的智慧中,體驗造紙和活字印刷。古代的文明很久遠,久遠到我們只能在文字中窺探到一點痕跡,但學生可以通過實踐從古代的文明和智慧成果中再次去感受它們的神奇和偉大,從而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對勞動的興趣。
2.“持續(xù)”的勞動,磨煉意志,樹責任心
在現(xiàn)實中,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孩子都有懶散和不負責任的不良習慣,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總是敷衍了事,而一旦出現(xiàn)了問題,卻不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總是不自覺地將責任推給別人。當我們在指責孩子的時候,其實更應該找找這個現(xiàn)象背后的原因。意志力和責任感是做事的基礎,更是孩子在未來取得成功的前提。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心,提升學生的意志品質是可以通過勞動教育來達成的。到了六年級,孩子們都是一個個能干的小大人了。中午用餐前,班里總是有不少同學愿意提前為同學們?nèi)シ诛埛植?,他們一干就是一個學期。班級中還開展過“我和花草共成長”的主題活動,當時,每學期大家?guī)淼幕ú菸覀円恢别B(yǎng)不好,養(yǎng)不久,不是忘了澆水就是忘了搬出去曬太陽,養(yǎng)花養(yǎng)草本來就是需要靜下心來,心平氣和地做的一件事情。到了上個學期開始,我發(fā)現(xiàn)我們班窗臺上的花草都活下來了,而且過了一個寒冷的冬天居然在春天也都枝繁葉茂起來,這和負責花草養(yǎng)護的同學分不開。學生在養(yǎng)護花草的同時,也感受到了生命成長的脆弱和堅強。
3.“高效”的勞動,深入探究,實踐創(chuàng)新
從體力勞動到腦力勞動的轉變,這本身就是一件有創(chuàng)造力的事情。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其實有很多勞動項目,比如管理個人衛(wèi)生、每日的值日、每天的餐后清理、校園衛(wèi)生保潔和綠化美化、電器維修、班務整理、室內(nèi)裝飾等等,都是一個個現(xiàn)實的勞動課題。如果只是簡單地去完成,那就只完成了勞動的淺層意義。一個簡單的問題,班級中的櫥柜門一直會壞掉,學生就可以嘗試著自己去修一修,在修補的過程中還可以觀察,推測櫥門經(jīng)常損壞的原因,并思考減少損壞的策略。這樣的勞動是不是就深入下去,有了更深的意義?再舉個例子,很多人在家里自制蛋糕,有的成功,有的失敗,那失敗了有沒有想想為什么呢?嘗試改變不同的器材、不同的烹飪方式,甚至改變不同的操作順序,其實都能影響最后的成果。如何讓蛋糕增發(fā)不塌陷、不回縮,最后松軟可口,其中都包含了一些物理原理,小小的一個勞動,只要去研究,就會成功,還能學到很多小知識,說不定還能找到更好的烹飪方法。所謂“創(chuàng)新”,不是憑空想象,不是天馬行空。創(chuàng)造力不僅僅是知識的習得與再現(xiàn)的“記憶型”學力,而必須是能動的“思考型”學力。在勞動過程中,根據(jù)已有的條件、材料、現(xiàn)狀來解決問題,在有效的資源中提升教育的效果,才能達到“創(chuàng)意功能”。
4.“自我”的勞動,自主管理,提升能力
我采訪了幾位學習能力不是很強的孩子的父母,發(fā)現(xiàn)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自我服務、自我管理的能力也很弱??此苿趧雍蛯W習無關,但實際是有關系的。每一項勞動要做好,都是有條理、有方法、有步驟的,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的。所以,教師需要指導,學生需要嘗試,做事需要有條理和思維。認知心理學家認為,我們的思維對我們的行為有重大影響。我們的想法影響我們的所作所為,以及做出的決定和隨后的結果。在勞動中獲得的做事的思維方式,同樣也會被運用到其他方面,包括學習。關于值日,一個很大的教室,有的小組打掃起來又快又干凈;但有的小組卻花費了很多時間,也打掃不干凈。我分別觀察了這兩組不同的學生做值日,也采訪了兩個組的小組長。第一個小組就是組長管理,分工到位,而且每個任務的同學都有自己的有效方法,掃地的同學知道怎么掃又快又好,擦黑板和玻璃的同學知道怎么擦又快又干凈,拖地的同學也有自己的好辦法。而第二小組組長就會說,誰不聽他的指揮;誰掃地沒有方法,這里掃到那里,毫無順序;誰沒事干也不幫忙等等。一項學生每天要做的勞動——值日,如果老師能進行教育和有效指導,相信學生們都會提高效率,從而學會更有序、更有效地做一件事?!白晕摇眲趧佑泻芏?,房間的整理、個人衛(wèi)生的維護、自己物品的擺放和管理等等。如果每個孩子都有做好“自我”的勞動,那么相信這個孩子的能力都會有提高,他會學會如何有條理做事,如何與別人合作,如何提高效率等等,這不是核心素養(yǎng)中需要孩子們培養(yǎng)的能力嗎?
總之,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勞動教育不能缺位。而開展勞動教育,核心素養(yǎng)不能忘掉。勞動教育有了核心素養(yǎng)的引領,將更加有靈氣;核心素養(yǎng)融入了勞動教育,就更加接地氣了。
【參考文獻】
[1]鐘啟泉.課堂轉型的國際經(jīng)驗[J].課堂轉型,2018(04):3.
[2]麥克·格爾森.如何在課堂中培養(yǎng)成長型思維[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9(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