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非平衡中-英雙語者言語產生中非目標語言的語音激活 *

      2020-05-21 06:03:00劉月月王瑞明吳禮沐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20年1期
      關鍵詞:目標語言命名正確率

      劉月月 王瑞明 李 利 吳禮沐

      (1 曲阜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曲阜 273165) (2 華南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心理應用研究中心,廣東省心理健康與認知科學重點實驗室,廣州 510631) (3 華南師范大學國際文化學院,漢語學習與國際推廣重點實驗室,廣州 510631)

      1 引言

      在雙語言語產生領域,研究者關心的一個重要問題是雙語者在加工目標語言時非目標語言的激活狀況。一直以來,研究者習慣使用概念層面、詞條層面和語音層面來探討雙語言語產生的過程和機制。大量研究已證實,雙語者使用目標語言時,非目標語言得到了來自語義系統的激活。而在言語產生過程中,非目標語言的語音層面是否激活?如果激活,激活的范圍是怎樣的?以上是近年來研究者關注的焦點問題。

      目前關于第一個問題,研究者已經達成共識,認為言語產生中雙語者使用目標語言時,非目標語言的語音層面也得到激活。Guo 和Peng(2006)采用ERP 技術和圖片命名啟動范式考察非目標語言的語音激活情況,發(fā)現被試對語音一致詞的命名反應顯著快于語音無關詞,并且語音一致詞引發(fā)的N400 波幅顯著小于語音無關詞,表明雙語者在使用目標語言時,非目標語言的語音也可以得到激活。Hoshino 和Kroll(2008)使用圖片命名范式發(fā)現雙語被試對同源詞圖片的命名時間顯著短于非同源詞圖片,這表明非目標語言翻譯對等詞的語音信息得到了激活。Macizo(2016)以西班牙語-英語雙語者為被試,采用顏色圖片命名任務考察了非目標語言一語的語音激活情況。結果發(fā)現,被試在使用英語時,可以同時激活西班牙語的語音。Klaus, Lemh?fer 和Schriefers(2018)以荷蘭語-英語雙語者為被試,采用圖-詞干擾任務考察了非目標語言二語的語音激活情況。結果發(fā)現,被試在使用荷蘭語時,英語的語音層面得到了激活。值得注意的是,在前人關注非目標語言語音層面是否激活的基礎上,研究者也考察了非目標語言的語音激活范圍。Hall(2011)采用圖-詞干擾任務發(fā)現了非目標語言翻譯對等詞和相關詞語音信息的激活。隨后,李利、申由甲子、張揚和陳琳(2014)采用圖片命名啟動范式考察了日本留學生非目標語言的語音激活情況。結果發(fā)現,日語和漢語分別作為非目標語言時,對等詞和相關詞都得到了激活,即兩種非目標語言的語音激活范圍是一樣的。總結前人研究發(fā)現,先前研究探討語音的激活,大部分只關注了語音對等詞或語音相關詞的激活,而對于第二個問題—非目標語言的語音激活范圍(即對等詞和相關詞的語音能否同時激活)—相關研究涉及較少。

      近年來,有研究者對語音激活問題所使用的范式也提出了質疑,認為這些范式不是研究此問題最合適、最有效的方法(常松, 王瑞明, 李利, 謝久書, 2013)。具體來說,先前用來研究非目標語言語音激活的范式主要有音位監(jiān)控任務、圖-詞干擾任務和圖-圖干擾范式。音位監(jiān)控任務要求被試判斷圖片名稱是否包含特定音位。但該任務通常會給被試呈現音位,而呈現的音位可能會人為引發(fā)非目標詞的激活(Colomé, 2001)。圖-詞干擾范式要求被試用某種語言命名圖片,而忽略聽到的另一種語言的詞匯。但該范式也存在和音位監(jiān)控任務同樣的問題,因為它會以視覺或聽覺形式呈現單詞,這些單詞很有可能人為引發(fā)激活(Hermans,Bongaerts, De Bot, & Schreuder, 1998)。圖-圖干擾范式是給被試呈現一幅由兩張不同顏色的圖片部分重疊而組成的復合圖片,要求被試命名一張指定的圖片,同時忽略干擾圖。但對于雙語者非目標語言中的目標詞是否得到了激活,圖-圖干擾范式無法給出一個直接的回答。

      因此,為了獲得關于非目標語言語音激活范圍的更確定結論,有必要采取一種更有效的范式來研究這個問題。李利等(2014)改造的圖片命名啟動范式正是研究此問題的一種合適方法。該范式在Guo 和Peng(2006)圖片命名啟動范式的基礎上增加了語音相關條件,其中一半的實驗試次要求被試用目標語言命名圖片,而在另一半試次中圖片后面跟的是視覺呈現的非目標語言詞匯,要求被試直接讀出這個詞匯。詞匯與圖片名稱翻譯對等詞的關系分為語音一致、語音相關和語音無關。結果發(fā)現,日語和漢語分別作為非目標語言時,被試對語音一致詞的命名均顯著快于語音相關詞和語音無關詞,而對語音相關詞的命名均顯著慢于語音無關詞。這說明非目標語言的翻譯對等詞和語音相關詞都得到了激活,即兩種非目標語言的語音激活范圍是一樣的。這可能是因為日本留學生在中國(目的語國家)境內學習生活,第二語言的熟練水平相對較高,所以兩種語言的語音激活范圍沒有顯著差異。那么,對于兩種熟練水平存在較大差異的語言作為非目標語言時,它們的語音激活范圍是否會有不同呢?這個問題值得進一步檢驗。

      此外,國際上關于非目標語言語音激活的研究多集中于英語、荷蘭語、西班牙語等拼音文字,雙語被試的兩種語言也都屬于拼音文字系統,有著同樣的羅馬字母表(Klaus et al., 2018; Kroll,Bobb, Misra, & Guo, 2008; Macizo, 2016)。而漢語屬于表意文字,與拼音文字在結構上存在很大差異。雖然李利等(2014)對漢語作為非目標語言時的語音激活進行了一定的探討,但在他們的研究中,漢語是被試的第二語言,如果漢語作為被試的第一語言,結果又會如何?這也是有待于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基于上述問題,本研究參照李利等(2014)的研究,采用改進的圖片命名啟動范式,通過2 個實驗系統探討中-英雙語者言語產生中非目標語言的語音激活范圍。實驗中的核心變量是詞匯與圖片名稱翻譯對等詞的語音關系,包括語音一致、語音相關和語音無關三個水平。本研究的實驗假設是:如果非目標語言的語音層面得到了激活,那么,語音一致詞、語音相關詞與語音無關詞在反應時或正確率上會有顯著差異;如果一語和二語分別作為非目標語言時的語音激活范圍不同,那么三種條件在反應時或正確率上的關系也會有顯著差異。

      2 實驗1

      2.1 研究目的

      探討中-英雙語者在漢語詞匯產生中英語詞匯的語音激活范圍。

      2.2 研究方法

      2.2.1 被試

      華南師范大學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30 名,母語為漢語,均已通過英語六級,英語獲得年齡均在10~13 歲之間。這些被試具有一定的英語熟練水平,可以順利完成實驗任務,但相對于優(yōu)勢語言漢語,英語仍然屬于弱勢語言,因此被試屬于非平衡雙語者。所有被試視力或矯正視力正常,完成實驗后獲得一定報酬。

      2.2.2 實驗設計

      本實驗是單因素被試內設計,自變量為英語詞與圖片英語名稱的語音相關性,包括語音一致(圖片的英文翻譯對等詞,例如“flower”),語音相關(與翻譯對等詞的語音接近,例如“flood”)和語音無關(與翻譯對等詞的語音完全不同,例如“rocket”)三個水平。因變量是測驗階段被試命名英語詞匯的反應時和正確率。

      2.2.3 實驗材料

      正式實驗材料為48 張描述普通物體的黑白圖片(張清芳, 楊玉芳, 2003)。實驗開始前,從張清芳和楊玉芳評定的圖片庫中選擇60 張黑白圖片,每張圖片的名稱給出一個英語語音相關詞和語音無關詞。請20 名母語為漢語的學生使用5 點量表進行評定,評定內容包括圖片的英語名稱和漢語名稱(全部為雙字詞)的符合程度(1=非常不符合,5=非常符合),語音相關詞和語音無關詞跟圖片名稱的語音一致性(1=非常不一致,5=非常一致)以及所有圖片和詞匯的熟悉性(1=非常不熟悉,5=非常熟悉)。根據評定結果,從中選擇48 張圖片,這些圖片和對應名稱的符合程度都在4 以上(英語名稱平均符合程度是4.81,漢語名稱平均符合程度是4.83);圖片和詞匯的熟悉性都在4 以上,平均為4.76(英語詞匯平均熟悉度為4.73,漢語詞匯平均熟悉度為4.82)。語音相關詞和語音無關詞一致性評定差異顯著(t=17.62,p<0.01),語音一致詞、語音相關詞和語音無關詞在熟悉性(F=0.53, p>0.05)和詞長(F=0.05,p>0.05)上都沒有顯著差異。

      正式實驗材料匹配為3 個材料系列,每個系列都包括語音一致、語音相關和語音無關三個條件,每個條件包括16 張圖片。另外每個系列加入48 張?zhí)畛鋱D片,填充圖片出現后直接用漢語進行命名。

      2.2.4 實驗程序

      正式實驗開始前,先請被試學習三種條件下的英語單詞、學習圖片以及圖片對應的漢語名稱。學習單詞階段,電腦屏幕上視覺呈現英語單詞,同時聽覺呈現它們的讀音,要求被試必須正確命名這些單詞;學習圖片階段,電腦屏幕上呈現圖片及其漢語名稱,要求被試記住圖片名稱;之后進入圖片測試階段,電腦屏幕上只呈現圖片,被試只有正確命名所有圖片后才能進入正式實驗。實驗在計算機上進行,程序使用E-prime 軟件編制。電腦與連接了麥克風的SR Box 相連,每個被試在安靜的個體實驗室中單獨進行實驗。一個trial 中的實驗順序如下:注視點“+”在屏幕中央呈現500 ms;然后呈現圖片800 ms,要求被試準備圖片的漢語名稱;接著屏幕中央出現一個“ ?”或一個英語單詞,如果出現的是“ ?”,要求被試看到后盡快說出圖片的漢語名稱,如果出現的是英語單詞,要求被試看到后盡快讀出這個英語單詞。被試反應完畢后,進入下一個trial(如果被試在1500 ms 內沒有做出反應,也自動進入下一個trial)。正式實驗開始前有6 個練習trial。電腦自動記錄被試的反應時,并對被試的命名進行錄音,實驗結束后由主試記錄被試的錯誤命名以得到反應的正確率。

      2.3 結果與分析

      在SPSS16.0 中分析數據。首先,刪除1 名正確率低于80%的被試;其次,刪除反應時在2.5 個標準差以外的極端數據,刪除數據占全部正確數據的5.3%。被試每種條件下的平均反應時和正確率見表1。

      表 1 不同條件下的平均反應時(ms)與正確率(%)

      對反應時進行單因素三水平方差分析,結果發(fā)現,語音相關性主效應顯著,F(2, 56)=26.90,p<0.001,η=0.49。進一步多重比較發(fā)現,被試在準備用漢語命名圖片后,對英語語音一致詞的命名反應快于語音相關詞(p<0.001)和語音無關詞(p<0.001),且對語音相關詞的命名反應快于語音無關詞(p=0.060)。

      對正確率進行單因素三水平方差分析,結果發(fā)現,語音相關性主效應不顯著,F(2, 56)=0.71,p=0.496,η=0.03。語音一致、語音相關和語音無關三種條件之間的正確率均沒有顯著差異(ps>0.05)。可見,反應時方面的效應并沒有以降低正確率為代價。

      實驗1 結果表明,非平衡中-英雙語者在準備用漢語命名圖片后,對英語語音一致詞的命名反應快于語音相關詞和語音無關詞,并且對語音相關詞的命名反應快于語音無關詞,這說明英語對等詞和相關詞的語音都得到了來自圖片語義系統的激活,即英語的語音激活范圍較大。那么,在準備用英語命名圖片時,非目標語言漢語的語音激活范圍會有不同嗎?為了回答這個問題,設計了實驗2。

      3 實驗2

      3.1 實驗目的

      探討中-英雙語者在英語詞匯產生中漢語詞匯的語音激活范圍。

      3.2 研究方法

      3.2.1 被試

      華南師范大學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32 名,選擇標準同實驗1,他們均未參加前面的實驗。

      3.2.2 實驗設計

      本實驗是單因素被試內設計,自變量為漢語詞與圖片漢語名稱的語音相關性,包括語音一致(即圖片的漢語名稱,例如“時鐘”),語音相關(與漢語名稱語音接近,例如“石頭”)和語音無關(與漢語名稱語音完全不同,例如“月餅”)三個水平。因變量是測驗階段被試命名漢語詞匯的反應時和正確率。

      3.2.3 實驗材料

      正式實驗圖片同實驗1。三種條件下漢語雙字詞首字的筆畫數(F=0.58, p=0.601)和整詞(F=0.34, p=0.781)的筆畫數都沒有顯著差異。

      正式實驗材料匹配為3 個材料系列,每個系列都包括語音一致、語音相關和語音無關三個條件,每個條件包括16 張圖片。另外每個系列加入48 張?zhí)畛鋱D片,圖片出現后直接用英語進行命名。

      3.2.4 實驗程序

      正式實驗在計算機上進行,使用E-prime 軟件編制實驗程序。實驗開始前,請被試學習三種條件下的漢語詞、學習圖片以及圖片對應的英語名稱。學習詞語階段,電腦屏幕上視覺呈現漢語詞,同時聽覺呈現它們的讀音,要求被試必須正確命名這些詞語;學習圖片階段,電腦屏幕上呈現圖片及其英語名稱,要求被試記住圖片名稱;之后進入圖片測試階段,電腦屏幕上只呈現圖片,被試只有正確命名所有圖片后才能進入正式實驗。其他與實驗1 相同。

      3.3 結果與分析

      在SPSS16.0 中分析數據。首先,刪除3 名正確率低于80%的被試;其次,刪除被試反應時在2.5 個標準差以外的極端數據,刪除數據占全部正確數據的5.7%。被試每種條件下的平均反應時和正確率見表2。

      表 2 不同條件下的平均反應時(ms)與正確率(%)

      對反應時進行單因素三水平方差分析,結果發(fā)現,語音相關性主效應邊緣顯著,F(2, 56)=3.09,p=0.090,η=0.10。進一步多重比較發(fā)現,被試在準備用英語命名圖片后,對漢語語音一致詞的命名反應快于語音相關詞(p=0.093)和語音無關詞(p=0.090),而對語音相關詞的命名反應與語音無關詞之間沒有顯著差異(p=0.676)。

      對正確率進行單因素三水平方差分析,結果發(fā)現,語音相關性主效應不顯著,F(2, 56)=0.66,p=0.521,η=0.02。語音一致、語音相關和語音無關三種條件下的正確率都沒有顯著差異(ps>0.05)。可見,反應時方面的效應并沒有以降低正確率為代價。

      實驗2 結果表明,非平衡中-英雙語者在準備用英語命名圖片后,對漢語語音一致詞的命名反應快于語音相關詞和語音無關詞,但對語音相關詞的命名反應與語音無關詞沒有顯著差異,這說明只有漢語對等詞的語音得到了來自圖片語義系統的激活,即漢語的語音激活范圍較小。

      4 總討論

      本研究通過兩個實驗系統探討了非平衡中-英雙語者言語產生中非目標語言的語音激活情況。與以往研究類似,本研究也發(fā)現了非目標語言語音層面的自動激活。值得一提的是,我們還發(fā)現了一語和二語兩種熟練水平差異較大的語言分別作為非目標語言時,其語音激活的范圍是不同的。實驗1 結果表明,在準備圖片漢語名稱時,英語對等詞和相關詞的語音都得到了激活。實驗2 結果表明,在準備圖片英語名稱時,只有漢語對等詞的語音得到了激活。這意味著,使用熟練水平較高的漢語時,英語的語音激活范圍較大,而使用熟練水平較低的英語時,漢語的語音激活范圍較小。抑制控制模型認為,熟練水平越高的語言被抑制的程度越高,且被重新激活的難度也越大(劉歡歡, 陳寶國, 2015; Bonfieni, Branigan,Pickering, & Sorace, 2019; Green,1998)。本研究結果可用該模型的觀點解釋,即熟練水平更高的漢語被抑制的程度更高,進而被重新激活的難度也更大,所以其語音激活的范圍相對較小。

      先前研究中被試大多為平衡的熟練雙語者,其兩種語言的熟練水平基本一致,最后表現出的非目標語言加工機制也基本一致。本研究使用的是不平衡中-英雙語者,他們的英語獲得年齡在10~13 歲之間,屬于晚期雙語者。雖然二語已經達到了一定的熟練水平,但相對于優(yōu)勢語言一語,仍屬于弱勢語言。因此兩種語言作為非目標語言時的加工機制會有所不同(王淵博, 聞素霞, 賈德梅, 2017; 吳際, 王瑞明, 范夢, 李利, 陳麗華,2013)。具體表現為,在使用熟練水平較高的一語時,二語作為非目標語言只受到較小的抑制,因而得到了較大范圍的激活;而在使用熟練水平較低的二語時,一語作為非目標語言受到了較大的抑制,因而只得到較小范圍的激活??梢姡悄繕苏Z言的語音激活范圍與非目標語言的熟練水平及所受到的抑制程度有重要關系。

      本研究結果對雙語記憶表征模型有一定的影響。雙語記憶表征模型包括詞匯連接模型、概念調節(jié)模型和修正分級模型(李利, 莫雷, 王瑞明,2011; Kroll & Stewart, 1994; Potter, So, Von Eckhart, &Feldman, 1984)。眾多研究發(fā)現,非平衡雙語者的記憶表征支持詞匯連接模型,即二語詞匯需要經由一語詞匯才能通達概念意義(Chen, Zhang, Li, &Wang, 2015; Huynh & Witzel, 2018; Wei et al.,2019)。本研究中,非平衡雙語者在使用熟練的一語時,因為不需要借助二語通達概念意義,因而對二語語音的激活不夠精確,激活范圍較大;而在使用不熟練的二語時,因為需要借助一語通達概念意義,選擇真正有幫助的對等詞,因而對一語語音的激活比較精確,激活范圍較小。本研究結果也有力地證明了詞匯連接模型。

      從認知資源角度來看,非平衡雙語者在加工熟練的母語詞語(如“鮮花”)時,其翻譯對等詞(flower)會被激活,此時所耗費的認知資源較少,被試能充分利用剩余的認知資源去加工同一英語音節(jié)的flo-,所以我們觀察到非目標語言英語得到較大范圍的激活。而雙語者在加工不熟練的英語詞匯時,因為需要耗費較多的認知資源,所以作為非目標語言的漢語,只能得到較小范圍的激活。另外,由于被試無法獲知非目標語言的詞匯出現順序,為了更好地完成任務,他們可能對非優(yōu)勢語言二語有更多的心理準備,給予更多的預期,因而對二語語音的激活范圍會更大(Chang,Xie, Li, Wang, & Liu, 2016; Christoffels, Firk, &Schiller, 2007; Liu et al., 2018)。

      5 結論

      本研究采用改造的圖片命名啟動范式考察了非平衡中-英雙語者在言語產生過程中非目標語言的語音激活范圍。結果表明,中-英雙語者使用目標語言時,非目標語言的語音也可以得到激活,并且激活范圍可能受非目標語言熟練水平的影響。當使用熟練的一語時,不熟練的二語作為非目標語言的語音激活范圍較大;而使用不熟練的二語時,熟練的一語作為非目標語言的語音激活范圍較小。

      猜你喜歡
      目標語言命名正確率
      命名——助力有機化學的學習
      門診分診服務態(tài)度與正確率對護患關系的影響
      有一種男人以“暖”命名
      東方女性(2018年3期)2018-04-16 15:30:02
      為一條河命名——在白河源
      散文詩(2017年17期)2018-01-31 02:34:08
      教材插圖在英語課堂閱讀教學中的運用及實例探討
      文理導航(2017年25期)2017-09-07 15:38:18
      生意
      品管圈活動在提高介入手術安全核查正確率中的應用
      天津護理(2016年3期)2016-12-01 05:40:01
      生意
      故事會(2016年15期)2016-08-23 13:48:41
      二語習得過程中的石化現象分析
      概念任務下中英雙語者非目標語言的詞匯通達
      遵义市| 东兴市| 哈巴河县| 嘉峪关市| 静海县| 绍兴市| 池州市| 拜泉县| 丰县| 沧源| 来宾市| 岳阳市| 磐安县| 海淀区| 麟游县| 安乡县| 广昌县| 台湾省| 石门县| 岢岚县| 乐昌市| 抚宁县| 株洲市| 阳城县| 桂阳县| 余江县| 宜川县| 五常市| 武功县| 准格尔旗| 济阳县| 洛川县| 伊通| 鹿泉市| 舟山市| 漯河市| 浦县| 广灵县| 西乌珠穆沁旗| 焦作市| 应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