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本先
鄧某,男,75歲。患者因搬物時不慎將腰扭傷,疼痛難忍,活動受限,向左下肢放射,引起牽扯痛,在某醫(yī)院治療時,應用西藥(具體用藥不詳)以及針灸治療,效果不佳,且病情逐漸加重。經(jīng)人介紹,到筆者所在醫(yī)院就診。
檢查:腰肌痙攣,腰部后伸時疼痛加劇,活動障礙,棘突稍見偏歪,壓痛明顯,直腿抬高測試在55度以下,CT檢查結果顯示L4/L5椎間盤向后稍偏左突出,L5/S1椎間盤輕度膨出。
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癥。
推拿治療:給予患者推拿結合中藥熱敷治療。取俯臥位,以滾法施于患者腰部以及下腹部,配合下肢被動運動;手指按揉腰部夾脊穴,膀胱經(jīng)俞穴;手掌按揉腰部,重點在患側;取側臥位,應用斜板法使腰部脊柱產(chǎn)生被動旋轉運動。
中藥熱敷方:寄生30克,杜仲20克,紅花15克,干姜20克,細辛10克,桂枝15克,當歸20克,桑枝15克,伸筋草15克,防風15克,海風藤15克,秦艽20克,木瓜15克,威靈仙20克,獨活20克。將全部中藥裝入布袋內,冷水浸泡30分鐘,然后將3大塊毛巾放入鍋內,水煮30分鐘后,帶厚橡皮手套將毛巾扭干,疊好放到腰部,連續(xù)敷3塊毛巾,10分鐘左右翻動1次,連續(xù)翻動2次。
患者每天治療1次,7次后癥狀消失,腰部活動正常。筆者囑咐患者要堅持進行腰肌、背肌的力量訓練。
按:腰椎間盤突出癥多見患側腰部疼痛和下肢放射疼痛、麻木感。分析其病因,筆者認為有兩方面:一是腰部平衡的失調,特別是髓核位置偏移、小關節(jié)錯縫,導致坐骨神經(jīng)受壓迫或受到刺激;二是局部的無菌性炎癥刺激。前者是物理原因,需要動態(tài)治療,改變異常的解剖結構關系,恢復力學平衡;后者是化學原因,需要靜態(tài)治療,改善血液循環(huán),促進炎性物質分解和代謝。
采用推拿結合中藥熱敷治療,可以針對以上兩個方面進行處理,從而解決疾病的主要問題。推拿手法的刺激,使局部放松,緩解痙攣,改善血液循環(huán),同時改善腰椎的結構關系,恢復腰椎的力學平衡,分解髓核、坐骨神經(jīng)的粘連;中藥熱敷法,選用補肝腎、強筋骨、祛風除濕、疏經(jīng)通絡的藥材,藥物通過熱力滲透,使局部的血液、淋巴循環(huán)加快,改善新陳代謝,加速炎性水腫消散和吸收。因此,兩法共同運用,動靜結合,方可標本兼顧、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