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現(xiàn)代社會的教育方式與方法也在不斷地改進。但是需要強調的是,雖然素質教育已經開始成為全國教育教學為之奮斗的目標,但在高考尚未發(fā)生根本性改變的情況下,進行符合高考語境下的教學訓練是很有必要的。素質教育的提出,不等于完全否定了高考存在的意義,高考仍然存在也并不代表著素質教育的不全面以及失敗,這兩者可以共存,并且以一種較為合理的方式配置來使得高中學生向更全面的方向發(fā)展以及邁進。
一、高考作文概述
想要對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語文作文教學做一個簡要的研究,首先要對高考作文的深刻內涵做一個深入的了解。高考作文是高考語文科目當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占有分數(shù)比例大,需要學生花費較大的心血來完成。而高考作文,不僅僅是對學生高中三年所學習到的,運用母語的能力的考察,還是對學生世界觀、價值觀以及思維品德的一次考察[1]。當然,高考作文,也不僅僅是對學生高中三年所學知識的考察,更是高校學府選拔學生的主要方式方法。高考作文的字數(shù)甚多,分數(shù)占比較大,故而任何一個想在高考中拿下高分的學生,都無法脫離高考作文而進行語文科目的訓練。倘若一個學生的作文分數(shù)不容樂觀,那么他的語文成績一定不會太高。從這個層面上來看,高考作文的撰寫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具有獨特意義的。在高考語境下進行高中知識學習的高中學生,一定要對高考作文有著充分且清晰的認知,才能夠在整個高考過程中發(fā)揮出應有的實力和水平,最終去到自己心儀的學校。
二、現(xiàn)階段問題分析
在現(xiàn)階段高考背景下的語文作文教學當中,仍然存在著一些較為嚴重的問題,倘若問題無法得到及時的解決,那么高考背景下的語文作文教學,也就無法更進一步,取得更為良好的成績。
1.作文教學脫離實際
就目前高考作文的命題趨勢來看,現(xiàn)階段的高考作文命題愈發(fā)的貼近生活,貼近青少年,故而有關學生想要在高考作文中拿高分,只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專注課本知識,專注寫作技巧的訓練是不夠的,這并不能夠使自己的作文變得生動靈巧,變得更加貼合實際生活。譬如在2019年的全國卷中,有題目是看漫畫作文,漫畫內容是高考前的最后一堂課,教師在講臺上對下面坐著的同學說:“你們再看看書,我再看看你們?!边@種類型的作文題目,就是極其貼合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的作文,如果學生在平常的寫作訓練時,不注重對生活實際的感悟與挖掘,只注重對課本知識的咀嚼與滲透,那么這篇作文就沒有辦法寫到最好。而在日常的作文教學中,脫離實際的現(xiàn)象其實并不少見[2],由于高中學生的課業(yè)較為繁重,學習壓力大,使得教師也沒有辦法帶領學生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感受并描繪周遭的生活,只能以最高效的方式來指導學生進行作文,在這種情狀下進行的作文訓練,多半與實際生活相去甚遠,換句話說,這種類型的作文訓練,是無法使學生在正式的高考作文撰寫中派上用場的。
2.過于注重技巧訓練
作文訓練與語文課程的其它模塊訓練一樣,是講究技巧與方法的。倘若缺乏必要的技巧與方法,那么語文課堂上的作文訓練也就無法取得應有的效果。并且在實際的作文教學過程當中,由于作文的主觀性,對于教師而言,只有技巧性的知識較為適合通過教學的方式傳達給學生,而對于如何寫好作文,除了教師必要的引導之外,關鍵還是要看學生自己的感悟和積累。因此相比較其它的語文知識模塊訓練而言,教師起到的作用與效果并未有那么明顯。但對于教師而言,不進行相關的作文教學訓練又是行不通的,于是有很大一部分教師在未摸索出適合作文教學的方法時,就盲目的加強對學生作文技能技巧的教學與訓練,這其實是不大符合作文教學的主次層級劃分的[3]。倘若學生太過在意作文技巧與技能的運用,那么很有可能就會輕視作文中最重要的思想情感與內容。這很可能會使得整個作文流于浮泛,空洞乏味,難以得到高分。
三、有關措施分析
由于現(xiàn)階段在高考語境下的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故而必須及時采取措施來進行解決。否則,高考語境下的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便沒有辦法取得長足的進步。
1.作文教學聯(lián)系實際
前文已經提到,在現(xiàn)階段的高考語文作文命題中,越來越注重與現(xiàn)實生活的貼近。故而日常的高考語境下的作文教學研究,自然應當順應高考的命題趨勢,注意作文練習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種聯(lián)系生活實際的作文訓練,其實也并不只是為了能夠達到高考作文的寫作要求,而進行的極具功利性質的作文訓練。在新課程標準的改革背景下,教育教學方式在進行著嘗試性、創(chuàng)新性的改革,希望將學生從傳統(tǒng)的狹小課堂中解放出來,甚至高考的命題模式[4],也在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而在進行相應的調整。所以對于有關的學生而言,通過教師的作文指導訓練,而嘗試性的讓寫作練習實際,不僅僅是為了對高考負責,也是順應新課程標準改革新形勢下的,符合社會發(fā)展的作文訓練模式。它拋卻了以往作文訓練中死守課本的窠臼,使得作文訓練回歸到鮮活的生活實際當中來。從這一點來看,其實高考作文的命題意圖,與素質教育的教學理念是重合的,都旨在引導學生靈活的學習,用心的感受。這也是陶行知老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教學理念的合理運用。在這種環(huán)境背景下,教師要將作文練習實際當成作文訓練的目標之一來進行教學。引導學生更好的觀察生活,感受生活,從實際生活中尋找素材,通過實際生活來獲得思考,只有這樣,學生在學習的環(huán)境當中才能夠保持自身的觀念與思維方式不與社會脫節(jié),也能使得整個作文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更加立體。
2.注重作文內容與思想情感的提升
對于學生而言,在日常進行作文訓練的過程當中,最重要的并不是作文技巧與技能的訓練,而是對作文立意、敘述以及思想內容的訓練。如果學生太過注重對作文技巧的運用,而忽略了作文思想內容的提升與鍛煉,那么文章寫作就很有可能走上空洞乏味,空有辭藻的分叉路。這對于學生而言,是應當盡力避免的。但由于寫作本身的主觀性,導致教師在進行寫作課程教學時,無法將學生需要達到的寫作要求具象化,然后通過知識點的講解[5],去引導學生加深理解,繼而變得善于作文。故而對于作文的最好訓練,其實應該是“寫”。在寫的過程中,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的問題,并且加以改正。而學生在寫的過程當中,也可以根據(jù)教師的引導,而逐漸明白作文的“三味”。這是一種通過練習來達到的教與學的互動,是獨屬于作文訓練的應用模式。也只有在不斷的寫作練習的過程中,學生才能夠對自己有關作文內容與作文思想情感等方面進行不斷的反思,最后得到提升。
3.注重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優(yōu)秀的文章寫作習慣中,必定有一條與課外閱讀有關。事實上,大量的課外閱讀的確能夠幫助學生進行寫作訓練。學生可以從對優(yōu)秀名著的閱讀中,潛移默化的學習到名著的遣詞造句、條理結構,并且將這些運用到寫作上來。而在實際的高考作文議論文的寫作當中[6],龐大的閱讀量能夠讓學生在行文時,輕易的找到所需要的論據(jù),使得整篇文章充盈有深度。這些都是課外閱讀的好處。因此對于進行高考語境下寫作指導的教師來說,引導學生進行適當?shù)恼n外閱讀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有意義的。
總而言之,對于高考語境下的高中語文作文教學而言,有關的教師應當明確此類作文教學的目標,在明確目標的同時,將其與素質教育的教學方式結合起來,不要讓學生太過深切的感受到來自高考的壓力,使得學生能夠在一個輕松、充滿樂趣的環(huán)境中進行高中語文的作文練習,只有這樣,才能夠寫得出生動,富有靈氣的作文,才有可能在語文高考的作文中,拿下高分。
參考文獻:
[1]牛虹鶯.基于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 2016(17):74-74.
[2]馮文.基于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研究[J].新作文:教研,2019.
[3]李飛.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語文作文教學探究[J].教師(3).
[4]劉昕.高考作文命題影響下的高中作文教學研究[D].渤海大學.
[5]葉真理.高考視角下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28).
[6]李蕓.基于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語文作文教學芻議[J].人間,2016(3):166-166.
徐軍,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qū)鑒湖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