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澤鑫
【摘要】在初等教育階段,加強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建設成為中學共青團的首要工作內容。但是中學共青團在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工作過程中由于對其重視程度較低、開展的活動較為單一等原因,導致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面臨一定的困難。為了有效改善和提高中學共青團德育工作效率,本文以中學德育工作為例,分析在中學階段共青團開展德育工作的意義,針對共青團在開展德育工作時面臨的困境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的解決和優(yōu)化對策,從而有效使中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
【關鍵詞】中學共青團;德育工作;實施對策
在中學階段,開展德育工作時主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民族團結、自信心、自豪感等,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初步建立榮辱觀、國家觀、法治觀、道德觀,使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但中學時期的學生由于正處于青春期,有自己的思想和判斷能力,由于社會經驗較少,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誘導,導致在成長過程中形成錯誤的思想價值觀,而中學階段又是共青團發(fā)展的啟蒙階段,是中國共產黨培養(yǎng)接班人和后備軍的關節(jié)階段。因此,在中學時期對青少年進行思想啟蒙和教育是中學共青團的首要任務之一,通過在學校中開展德育工作,能夠有效使學生的文化成績、思想道德得到綜合提升。另外,共青團在中學德育工作中還起到鼓舞學生精神的作用,通過開展校園文化等方式,使學生的人文精神得到培養(yǎng),從而使學生朝著“三好學生”方向發(fā)展。
一、中學共青團在開展德育工作時面臨的困境
第一,學校對共青團開展德育工作重視程度較低。在目前中學教育中,由于受到升學考試壓力等影響,學校開展德育工作時,存在應付情況,導致中學共青團在開展德育工作時得不到學校的重視,從而導致共青團在組織和開展相關工作時投入的精神和力量較少。甚至有的學校在建設共青團時,缺乏合理的規(guī)劃,使得共青團在開展相關德育工作時缺乏后勤支持、經費保障,從而導致共青團德育工作開展效率低下。存在上述原因和現狀主要是由于學校對共青團開展德育工作重視程度較低造成的,為有效改善上述現象,主要加強學校對共青團德育工作的重視程度。
第二,共青團在開展德育工作時采取的方式較為單一。由于在開展德育工作教學工作時,共青團采取的方式較為單一,開展德育工作的內容和形式較為單一,舉行的活動較為老舊,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相關的興趣和學習動力。甚至在開展德育工作時,共青團開展的活動和組織的形式存在一成不變的現狀,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枯燥、乏味,從而使共青團在開展德育工作時面臨一定的困境。
第三,共青團隊伍資質有待提升。在建設中學共青團隊伍過程中,很多學校僅通過抽調學科教研人員、聯合班主任等方式,創(chuàng)建共青團隊伍,其專業(yè)程度較低,無法形成一支具有過硬的政治素養(yǎng)、一流的能力素質的共青團隊伍,甚至在青年團隊伍中,部分成員受到物質主義的影響,導致在工作過程中忽略了團隊的重要性,過分追求自我價值,導致無法全身心投入在共青團德育工作中,降低了共青團工作的積極性和效率,不利于共青團在中學開展相關的德育工作。
第四,網絡文化對中學生的影響較大。隨著時代的進步和信息技術的普及,中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與網絡交往越來越密切,學生的生活逐步被信息化所覆蓋。但是,由于中學生社會經驗不足,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受到互聯網、自媒體的影響,接觸到來自網絡中各種不同的文化,由于網絡具有雙面性,其虛擬性容易導致學生受到網絡文化中不良文化的影響,導致學生的身心健康受到嚴重威脅,不利于共青團開展德育工作。
二、中學共青團開展德育工作的具體策略
第一,以學校名義加強德育工作重視程度。共青團作為中學的一個基層黨組織,在開展中學德育工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學校在開展德育工作時,應重視共青團在工作過程中發(fā)揮的重要性,重視共青團的德育工作,以學校名義開展德育活動,使各個年級和班級積極參與到德育工作教育中。同時,中學共青團在開展德育工作時,應從學校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通過籌建共青團、選擇合適的共青團負責人以及給予適當的經費支持等,使學校共青團工作能夠順利開展。
第二,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在新時代下,為有效改善傳統(tǒng)德育工作的開展方式,中學共青團在開展相關德育工作時,應根據學生的特點,選擇合適的主題,將德育工作有機地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中,通過以學校的名義開展“五四青年歌詠比賽”“黨史知識競賽”“紅色經典文化閱讀比賽”等活動,有效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使學生成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同時,通過開展“青年才藝比賽”“勞動技能大賽”“主題征文活動”“校園文化節(jié)”等活動,使學生能夠積極展示自己的才華,發(fā)揚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第三,加強共青團建設。為有效在中學開展德育工作,需要加強中學共青團建設,通過選取合適的共青團工作成員、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定期培訓等,提高學校的共青團創(chuàng)建能力。同時,通過開辦學校共青團期刊,利用學校廣播站、宣傳欄,對共青團的工作內容和性質進行介紹,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影響,通過加強共青團建設,能夠使學生的學習、思想以及道德品質得到有效提高。另外,在加強共青團建設過程中,要強化共青團隊伍的師資力量,通過提高共青團成員的決策能力、執(zhí)行能力,使德育工作能夠得到有效落實。
第四,構建積極向上的校園網絡文化。共青團在開展德育工作時,應構建積極向上的校園網絡文化,通過利用“互聯網+”,創(chuàng)建屬于學校共青團信息網絡平臺、論壇等方式,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學校網絡文化建設中,通過在網絡平臺中發(fā)布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文章和活動,使學生的價值觀得到正確引導。同時,利用QQ和微信交流功能,使學生通過匿名等方式與共青團工作人員進行交流,通過采取一對一交流的方式,對學生的思想進行正確引導,使學生能夠正確看待網絡文化,并通過構建積極向上的校園網絡文化,使學生能夠正確利用網絡,使學生得到有效成長。
綜上所述,中學共青團在開展德育工作時,由于學校對共青團開展德育工作重視程度較低、共青團在開展德育工作時采取的方式較為單一、共青團隊伍資質有待提升、網絡文化對中學生的影響較大等原因,導致共青團在中學開展德育工作時受到限制。為有效改善上述現象,共青團在開展相關德育工作時可以以學校名義加強德育工作重視程度、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加強共青團建設以及構建積極向上的校園網絡文化等方式,強化共青團在中學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為中國共產黨培養(yǎng)優(yōu)秀的接班人,使學生的思想道德和綜合素養(yǎng)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謝福平.發(fā)揮共青團在中學德育工作中的作用研究[J].成才之路,2020
(07):28-29.
[2]謝福平.共青團在學校育人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J].課程教育研究,2020(06):62-63.
[3]胡云瀚.“互聯網+”思維在中學共青團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研究[D].河南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