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雯
【摘?要】撕貼畫是幼兒美術活動的重要形式。本文聯(lián)系教學實踐,闡述了如何在陶行知教育理論指導下的進行小班幼兒撕貼畫活動。
【關鍵詞】陶行知;教育理論;小班;撕貼畫;活動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快速發(fā)展,幼兒學前教育在教育界的發(fā)展前景變得越來越好,大家對其的關注和重視程度也是日益提升。在幼兒學前教育中,陶行知教育理念一直多年來都很是適應。將陶行知教育理念與全新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活動結合在一起變成了“業(yè)界新寵”,因此,下文就如何在陶行知教育理念的指導下進行小班幼兒撕貼畫活動的創(chuàng)設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陶行知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之一,其總結、提煉和發(fā)揮的教育理念就算是問世了這么多年,也一直在教育界深受追捧。其熠熠閃光的教育理念不但沒有被時光消磨了光華,相反呈現(xiàn)了與時俱進的新發(fā)展。在陶行知眾多的教育理論中,最重要的即為生活即教育、教學做合一、行是知之始等三方面的內容。生活即教育是其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旨將教育始終與生活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并將學習到的東西運用到生活中去。而教學做合一指的是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也應該不斷的充實自己,提升自己,在教學活動中不斷學習,將所學與所教聯(lián)系在一起。
一、設置階梯式的教學目標,層層落實教學任務
在陶行知教育理論中,學生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針對于不同的學生制定出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才是開展幼兒學前教育的上上之策。因此,幼兒園小班教師在進行撕貼畫活動創(chuàng)設的過程中,應該設置不同的目標分層,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層層落實教學任務,讓幼兒在一種毫無壓力且有充滿趣味性的氛圍中肆意的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完成教師預先指定的撕貼畫教學目標。特別是針對于幼兒園小班的學生來說,其本身就處于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十分欠缺的懵懂階段,過于高難且不切合實際的目標只會讓打擊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整個的學習活動都變得“渾渾噩噩”,毫無生機。
例如,幼兒小班教師在進行一個名為《長頸鹿的生日派對》的撕貼畫活動。在活動開始之初,教師預設了兩個層次的目標,在教學中按照幼兒實際的表現(xiàn)隨時調整教學難度和教學目標 。第一個目標為讓學生從正方形中撕出一個三角形,并試著用三角形進行圖形的粘貼。但是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發(fā)現(xiàn)除了極少數(shù)幾個幼兒能夠較好的撕出三角形之外,大部分學生都沒法完成這個教學目標。此時,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現(xiàn)場表現(xiàn)立馬進行教學目標的重新設定。在新的教學目標下,原先撕三角形的任務變成了“沿著一根直線將紙撕成兩半”。根據(jù)學生的實際表現(xiàn)靈活的創(chuàng)設教學重點是陶行知教學理念中一部分內容,小班幼兒教師在開展撕貼畫活動創(chuàng)設的過程中不必過于拘泥,以學生的天性和實際能力為基本出發(fā)點方是值得提倡的教學方式。
二、為撕貼畫活動提供多元化的材料
在陶行知教育理念指導下,小班幼兒撕貼畫活動的創(chuàng)設還需要在教學材料上花一點時間和心思。教師在撕貼畫活動的過程中可以為學生準備多種多樣的撕貼畫材料。不同的材質、大小、顏色等都可以在撕貼畫活動創(chuàng)設之初一一地提供給幼兒。幼兒在進行撕貼畫活動的過程中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進行材料的選擇,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必 過于苛求幼兒,讓幼兒“由著性子”選擇也未嘗不是一種新的體驗。此外,對于撕貼畫底板也是可以提供的多元化的選擇。在活動區(qū)域中,紙板、塑料板、布等都可以成為幼兒不同的底板選擇。在撕貼畫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幼兒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和創(chuàng)作主題進行不同的底板選擇,不同的底板最終呈現(xiàn)出來的美學效果也是不盡相同的。
例如,幼兒在進行一個名為《小鴨子的故事》的撕貼畫創(chuàng)作過程中,就可以隨意的選擇不同的底板。有的幼兒喜歡在紙板上完成粘貼,而有的幼兒則喜歡在布上面完成粘貼。不管是何種材料的選擇,最終都能夠體現(xiàn)出幼兒的其奇思妙想,并且讓幼兒在動手的過程中體會到自由選擇的快樂。
三、在撕貼畫活動創(chuàng)設中融入生活元素
在陶行知教育理論中,生活化教育思想占據(jù)的重要地位自然不用筆者在此進行贅述。因此,在進行小班幼兒撕貼畫活動創(chuàng)設的過程中應該將生活元素融入其中,讓整個的撕貼畫活動充滿了生活情趣。對于幼兒階段的學生來說,其正處于感性認識高于理性認識的特殊年齡階段。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巧妙使用各種生活場景,讓幼兒有一種強烈的身臨其境之感,在強烈代入感的烘托下步步深入,按照教師制定的活動步驟按部就班的完成各項活動,最終成長成為一個心靈手巧的“手工小達人”。
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個名為《五彩的面條》的撕貼畫活動。在進行這幅撕貼畫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在廚房當廚師”的生活情境。每一個幼兒在游戲中都喜歡模仿廚師進行“做飯游戲”。將這個撕貼畫與幼兒熟悉的生活結合在一起,幼兒原本并不高漲的興趣一下子被點燃了,每個幼兒都是躍躍欲試,想要親自參與到制作“五彩面條”的過程中,最終呈現(xiàn)出來的效果往往好得令人吃驚。
綜上所述,在陶行知教育理論指導下的小班撕貼畫活動創(chuàng)設過程任重而道遠。每一個幼兒教師應該深刻認識和領會陶行知教育理論的內涵和外延,在教學中將一些精華的內容呈現(xiàn)和傳遞出來,讓幼兒在耳濡目染的狀態(tài)下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陽光健康地成長。
參考文獻:
[1]楊婉宜.教幼兒撕紙貼畫的嘗試[J].早期教育(教師版),2019,34(08):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