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愛琳
【摘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大范圍普及,社會各界越來越重視學校和教師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和學習過程當中的人文關懷。教師應當加強人文關懷思想的滲透,這樣有利于構建更加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有利于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高中教師作為培養(yǎng)學生人文精神的主導人員,在高中生的人文素質培養(yǎng)過程中起著重要的積極作用。對學生的人文關懷體現了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所以在對高中生進行人文關懷的過程當中,對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只有教師擁有了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才能夠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讓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樹立起培養(yǎng)自身人文素養(yǎng)的觀念。
【關鍵詞】高中物理 人文關懷 策略
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當中,教師不應當僅僅局限于給學生進行物理知識的灌輸和教學,讓學生掌握高中物理知識只是學生進行物理知識學習的一個必要基礎。教師應該通過物理課上的人文關懷,讓學生能夠借助學習的物理知識探索生命的意義,引發(fā)對日常生活的思考。教師在高中物理課堂上進行對學生的人文關懷的過程當中,教師應當從教學理念到教學方法都要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和革新,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更多的展現人文性的特點,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特征,能夠抓住學生的基本特點和學習方式進行個性化教學,讓學生能夠借助對高中物理知識的學習,對高中物理知識本身以及日常生活進行積極的探索和思考。通過在高中物理學科教學的過程當中融入更多的人文教育元素,讓學生的靈魂能夠得到一定的滋養(yǎng),從心理和精神上得到更多的啟發(fā)。那么,如何在高中物理的教學過程中實施人文關懷呢?
一、從實際生活出發(fā),讓學生對物理進行體驗式學習
在對高中生的實際教學過程中發(fā)現,學生在課下會對日常生活中的種種物理現象進行熱烈的探討,充滿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一旦在高中物理課堂上,學生就不能夠很好地發(fā)揮自身的主動積極性,使得物理知識的學習十分吃力,同時對于高中物理知識的掌握不牢固,在實踐過程中也沒有辦法進行很好的應用。究其緣由,就是高中物理教師太過注重于物理概念的講解和物理定律的教授,只是單純進行知識講解,而忽略了對學生的人文關懷。高中生所學習的高中物理知識脫離了日常生活,就會導致高中物理知識的學習很吃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辦法將枯燥的理論知識與自己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就會導致所學的物理知識屬于被架空的狀態(tài)。學生學習物理知識只是為了單純的做出物理題目,而對所學的物理知識沒有很好的認知和思考。因此,教師在進行高中生物理知識的教授過程中,應當注重物理知識與學生實際生活的有效結合,讓學生能夠在實際生活中感知到物理的魅力,能夠去思考和探索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從而對物理知識的學習產生更大的興趣。
例如,在進行“加速度”這一知識點的講解過程當中,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從日常生活中進行思考和探索。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為什么通過中間有紅綠燈的同樣的距離,汽車和自行車走完所需要的時間不同呢?學生首先思考到的是二者的速度不同,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考慮汽車經歷的加速減速過程要比自行車多,為什么還是更快呢?用生活中的實例來對學生進行引導,就能夠引發(fā)學生對于物理知識學習的興趣,同時能夠引發(fā)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思考和探索,對于這一知識點的理解,也就會更加地深刻。
二、鼓勵學生用辯證唯物主義的方法進行社會現實的分析
教師通過在對學生的物理教學當中進行人文關懷教育的實施,可以將很多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因素融入到學生的學科教學過程當中去,能夠最大程度地體現出物理學科的人文內涵??v觀整個物理學科歷史,在物理學的很多知識的產生和發(fā)展的過程當中,都沒有辦法離開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的運用。人類通過運用這個思想,發(fā)現了許多物理學史上重要的定理和知識。所以,教師在視角物理教學過程當中,要特別注意結合物理學科當中的實際內容,來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的教學和運用,讓學生能夠初步理解這種思想方法,并能夠簡單的進行應用。每位學生在進行完高中物理知識的學習之后,應當對辯證唯物主義的理論方法和觀念以及運用時機可以做到活學活用,并且能夠用時代的發(fā)展腳步以及國家的經濟發(fā)展等宏觀的具體內容,來激發(fā)學生對于祖國的熱愛,讓學生能夠培養(yǎng)出強烈的愛國情感,豐富學生的情感內涵,同時提升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在探究物理學發(fā)展的過程中可以得出結論,哲學在物理學的發(fā)展上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教師在具體的實踐教學過程中應當帶領學生持續(xù)地進行科學思想源頭的探究,明確哲學與唯物辯證主義的具體聯系,讓學生能夠掌握這兩種思想共同的特質,在思考問題的時候能夠加以利用。通過給學生普及這些思想方法,能夠讓教師的物理教學活動更加的有趣生動,體現物理知識良好的啟發(fā)性和教育性,培養(yǎng)學生形成創(chuàng)造的意識和探究的精神,從而實現學生的良好發(fā)展。所以,教師在日常的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可以將物理學的發(fā)展史作為學生重點學習的內容,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體會到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的魅力,從而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對學生有更加切實的人文關懷教育。
三、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高中物理教師對學生進行物理知識的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高中物理知識自身的特點對學生進行正確價值觀的教育,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高中物理的教學過程中去,然后再結合高中物理知識學科特點的具體要求,讓學生能夠認識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所在,從而提高高中生思想上和行為上的自覺性。
科學技術離不開基礎物理知識的發(fā)展,而基礎知識的發(fā)展又體現在教師對學生的物理知識的講授上。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情緒的觀察,在講解完一個知識點后要讓學生進行反饋,這樣教師才會知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于哪些知識掌握的比較好,對哪些知識掌握的較差,然后再進行針對性的教學??茖W技術是一把雙刃劍,正確地運用可以造福全世界,為人類的發(fā)展做出卓越的貢獻。相反,則會讓世界動蕩不安,成為人類世界的不穩(wěn)定因素。因此,高中物理教師只有在物理教學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才能夠讓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進行問題的解決,才能夠在解決物理問題的過程中注入正確的思想,才能夠有效地解決問題,推動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穩(wěn)定、持續(xù)的發(fā)展。
四、結語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人文關懷至關重要,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以及學習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教師在進行高中物理的教學過程中,應當將高中物理知識與人文關懷因素進行有效地結合,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感受到物理學科的魅力,同時能夠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進行問題的解決。高中物理課堂是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教育的主要場所,同時也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主要場所。教師要把握好一切教學機會,積極滲透人文關懷的內容,讓學生能夠真正地培養(yǎng)正確的人生觀念。學生的人文關懷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教師應當在高中物理課堂上進行積極地探索和創(chuàng)新,通過革新教學模式,改變教育理念,來對學生進行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教師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當中要將人文關懷落在實處,讓學生得到全方位的成長。
參考文獻:
[1]冷玉,侯恕.基于人文關懷的物理教師的課堂教學[J].中學物理,2018,(3) :13.
[2]熊國志.物理教學中要注入人文關懷[J].陜西教育,2006,(z1)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