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風奇
基金項目:2019年度廣東省學校德育科研課題,項目批準號:2019GXSZ014。
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fā)展新的歷史方位。這個新時代是繼續(xù)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是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時代;是實現(xiàn)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這個新時代將貫穿千千萬萬當代青年成長發(fā)展的全過程,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廣大青年是生力軍和突擊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續(xù)奮斗中變成現(xiàn)實”。這是新時代對青年地位和使命的新定位、新要求。
習近平青年觀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的繼承和發(fā)展。習近平青年觀在系統(tǒng)論述新時代青年應該具備的本質特征的基礎上,指出新時代青年應該擔負的國家和民族的使命—新時代青年的責任,最后提出要加強青年教育工作。當代青年所處的歷史方位決定了他們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但同時所面對的挑戰(zhàn)也必將是艱巨的。新時代青年面對著更為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形式、更為深刻的社會變化、形形色色的社會思潮以及豐富多樣的生活方式,這就更加需要在理想信念上對他們進行有力引導,以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根據2020年5月20日教育部發(fā)布的《2019年全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顯示2019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是指高等教育在學人數與適齡人口之比,適齡人口是指在18歲-22歲這個年齡段的人口數)已經高達51.6%。由此可見,大學生群體是青年中的主力軍和中堅力量,他們在實現(xiàn)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過程中必將成為時代的先鋒。在大學生的成長過程中,高校肩負著培養(yǎng)大學生成長成才的使命,肩負著把他們培養(yǎng)成為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也是把他們培養(yǎng)成為合格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的重要陣地。
高校第二課堂作為“高校思政課堂”的延伸,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擔負著培養(yǎng)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的重要職責,而在“第二課堂”中,高校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yǎng)工程(以下簡稱“青馬工程”)無疑是最為重要并且最有代表性的一種實現(xiàn)方式。?“青馬工程”就是要通過高校教育體系的影響、教育、引導、培訓、實踐鍛煉等手段培養(yǎng)青年成為理想信念堅定、政治素養(yǎng)深厚、實踐能力卓越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扒囫R工程”作為思政教育第一課堂的重要延伸,是思政課程教育教學活動的必要補充,已經成為高校思政教育活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當前在共青團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國高?!扒囫R工程”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是高?!扒囫R工程”培養(yǎng)工作效能沒有完全彰顯,亟需進一步以習近平青年觀思想為指導,進一步提高高?!扒囫R工程”培養(yǎng)工作的實效性。
(一)“青馬工程”是培養(yǎng)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的重要途徑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指出,“要抓好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深化學生對馬克思主義歷史必然性和科學真理性、理論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的認識,……讓學生深刻感悟馬克思主義真理力量,為學生成長成才打下科學思想基礎”。高校是培養(yǎng)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的主要陣地。但是隨著生產力的發(fā)展,社會分工不斷細化,高等教育專業(yè)細化程度越來越高,大學生在校期間80%以上的時間用于專業(yè)學習,只有不到20%的時間用于通識課程的學習。筆者對廣東省某高校的思政課程安排進行了訪談,了解到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的課程主要有5門:《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思想道德修養(yǎng)》、《形勢與政策》、《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等,每名大學生在校期間用于這幾門課程的時間平均為224個學時,合計28天(每天按8小時有效時間計算),這在大學生四年的大學時光中占比相當低。因此高校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yǎng)不僅需要“第一課堂”,還必須要借助“第二課堂”特別是“青馬工程”這一平臺,利用其靈活性與貼近學生的特點,使“青馬工程”承擔起傳播馬克主義思想、培養(yǎng)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的重任。
(二)“青馬工程”有利于引導青年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萬仞之深。青年要從現(xiàn)在做起、從自己做起,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體力行大力將其推廣到全社會去”。青年大學生正確思想的形成、堅定信念的確立主要是在高校完成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課堂是主要渠道,課程更是重要載體。思政課程主要是通過課堂主渠道、覆蓋高校所有專業(yè)、所有學生,在價值引領和三觀形成方面具有獨特優(yōu)勢,對于引導學生堅定“四個自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成長成才發(fā)揮著最為直接的作用。但是不可忽視的是因為隨著高校的擴招,在校大學生的規(guī)模越來越龐大,筆者就這一問題訪談了廣東省幾所高校的老師,在訪談中了解到,這幾所高校在思政課堂的教學中都是采取“大班”授課,班級規(guī)模都在100人以上,長期“大班”授課影響課堂思政教育的效果,以“青馬工程”為主的第二課堂的地位和作用就開始變得更加重要,因為“青馬工程”可以根據不同層次、不同特點、不同偏好的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思想引領活動,并且從校級層面到院級層面都可以自主開展,這樣大大提升了思政教育的時效性以及針對性,?“青馬工程”為主的第二課堂在大學生思想引領、價值觀形成等方面的作用越來越突出、越來越顯著。
(三)“青馬工程”是高校傳播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暨南大學時指出,“好好學習、早日成才,為社會作出貢獻,把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播到五湖四?!?,這既是對當代青年大學生的寄語,也是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高度自信。高校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傳播的主陣地,高校教師專業(yè)性、學理性較強,能夠更為準確地辨析傳統(tǒng)文化中的精華與糟粕,進而更為準確地向學生傳授傳統(tǒng)文化的相關知識。除了日常講座、論壇等形式之外,還可以借助“青馬工程”這一載體向更大多數的在校大學生講授傳統(tǒng)文化,“青馬工程”除了傳播馬克主義的基本思想以外,還承擔著傳播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重任,因為我們要培養(yǎng)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是中國化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是能夠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
在過去的時間里“青馬工程”取得了顯著的效果,“青馬工程”在青年大學生中的認知度越來越廣;馬克思主義在大學生骨干中認同度越來越高;“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在大學生中的認可度也越來越高?!扒囫R工程”在高校中作為“第一課堂”的有效延伸,在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傳播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方面已經顯現(xiàn)出了巨大的優(yōu)勢,為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了重要貢獻。
筆者通過訪談、調查問卷等方法,對當前高?!扒囫R工程”的建設情況進行了調研,對調研結果進行了分析、歸納和總結,廣東省“青馬工程”的培養(yǎng)體系已經初步確立,主要采取短期培訓的方式,彌補了“第一課堂”的空白,強化了實踐培養(yǎng)的力度,基本形成理論與實踐互補、課上與課下互聯(lián)、校級與院級互動的較為完整的培養(yǎng)體系,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高校的傳播,培養(yǎng)了一大批理想信念堅定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但是“青馬工程”僅僅只經過了十幾個年頭的發(fā)展,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問題,本文通過調查對問題進行了歸納總結。
(一)研究方法
本次問卷調查面向廣東部分高校學生發(fā)放調查問卷,共發(fā)放問卷500份,回收到有效問卷485份,有效率為95%;同時通過走訪或電話訪問省內部分高校的負責老師和青馬學員,從學校情況、青馬工程培養(yǎng)方案和效果、學生心得等方面進行了交流;對調查問卷的數據和訪談結果進行分析和對比;對省內高?!扒囫R工程”實施現(xiàn)狀進行了思考和總結。
(二)現(xiàn)狀、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1.“青馬工程”培養(yǎng)對象比較單一
目前,省內高校在確定“青馬工程”培訓學員以及數量和構成時,主要考慮的是學生干部以及黨團骨干,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其他大學生群體。通過調查,只有11.2%的大學生參加過“青馬工程”的培訓,有21%的大學生選擇了不太清楚“青馬工程”是做什么的。這說明,一方面“青馬工程”抓住了大學生群體中的“關鍵少數”,能夠起到榜樣示范、引領帶動的作用;另一方面,“青馬工程”在大部分大學生群體中的影響力不夠,導致了大家的積極性不高;最后,還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達不到“青馬工程”的選拔標準,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青馬工程”的培養(yǎng)效果。
2.“青馬工程”培養(yǎng)內容、形式較為單一
在調查中,省內高?!扒囫R工程”培訓內容主要為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以及基本方針的傳授,時事政策的解讀,黨團歷史的講解等等,關于“對培訓內容的意見”的調查中,有61.3%的大學生認為培訓內容過于抽象,緊密結合大學生實際的內容較少;在培訓形式上主要有講座、志愿服務、紅色教育等,關于“對培訓形式的興趣”的調查中,有25.2%的大學生選擇對講座類培訓感興趣,35.6%對紅色教育類培訓感興趣,51.5%的大學生對志愿服務類培訓感興趣;在培養(yǎng)內容上,有65.6%的大學生認為培訓內容較為刻板??梢钥闯觯瑐鹘y(tǒng)的理論講授、講座等形式對參與“青馬工程”的大學生缺乏吸引力,一方面可能是講授的內容過于陳舊;另一方面講授的形式過于枯燥乏味。
3.“青馬工程”培訓周期過短,效果難以持續(xù)
在調查訪談中,省內幾所高校都有開展校級、院級層面的“青馬工程”的培訓,每年開展的次數為3-5次,開展的形式包含講座論壇、紅色之旅、素質拓展等等,但是大部分學校每一期“青馬工程”培訓班的時間期限為1-2周,大學生在大學期間只能參加一次。在關于“學習感悟”的調查中,35.6%的學員認為收獲較大(“什么收獲最大”的調查中,52.3%的學員認為最大的收獲是認識了一批新朋友),27.3%的學員認為沒有什么收獲,還有37.1%的學員回答收獲一般;在關于“什么原因影響了培訓效果”的調查中,51.8%的學員認為周期太短、培訓日程太密、內容來不及理解吸收。從中可以看出目前省內“青馬工程”的整體安排上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也直接影響了其效果。
三、新時代高?!扒囫R工程”實施路徑探索
新的歷史時期,高校“青馬工程”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習近平青年思想為具體指引,不斷克服“青馬工程”培養(yǎng)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局限,探索適應新時代發(fā)展要求的更為系統(tǒng)化、專業(yè)化、協(xié)同化的育人新路徑。
(一)重新定位新時代“青馬工程”的培養(yǎng)目標
習近平總書記在致全國青聯(lián)十二屆全委會和全國學聯(lián)二十六大的賀信中指出,“當代中國青年要自覺按照黨和人民的要求錘煉自己、提高自己,做到志存高遠、德才兼?zhèn)?、情理兼修、勇于開拓,在火熱的青春中放飛人生夢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業(yè)華章”。這既是對新時代青年培養(yǎng)目標的準確定位,也是對新時代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yǎng)目標的準確定位。新時代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必須是信念堅定、忠于祖國、忠于人民的愛國者;必須是勇于開拓,頑強拼搏,永不氣餒的奮斗者;必須是有理想、有學問、有才干的實干家。
(二)實施聯(lián)動管理,構建協(xié)同育人模式
“青馬工程”的實施需要全員參與、多部門聯(lián)動培養(yǎng)、共同推進,構建完善的培養(yǎng)體系,才能有助于新時代大學生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的培養(yǎng)。第一,“青馬工程”的實施不只是團委或者學生工作部門的“單打獨斗”,要廣泛的團結和吸收各部門的力量、優(yōu)勢和資源。一方面,加強教學部門、學生工作部門、各二級學院以及其他學校職能部門的協(xié)調統(tǒng)一,形成以校黨委領導,團委和學生工作部門為實施培養(yǎng)主體,其他部門密切配合的培養(yǎng)機制,協(xié)同推進大學生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yǎng)工作。另一方面,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扒囫R工程”實施主體要不斷提升專業(yè)素質、培養(yǎng)能力;教學部門要大力配合提供優(yōu)質資源;可以聘請校內外優(yōu)秀的專家、學者進行指導或培訓等,從而打造專業(yè)化的培養(yǎng)團隊;第二,高校要加強與校企、當地政府等社會資源的聯(lián)合培養(yǎng),促進各方資源的整合,形成合力,使大學生在具體的、真實的情境中做到知行合一。
(三)明確育人目標,優(yōu)化育人效果
“青馬工程”的培養(yǎng)對象主要是大學生,大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各方面已經成熟,因此在培養(yǎng)的過程中要根據大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教學規(guī)律采用恰當的教學方式和安排合理的課程內容。第一,拓寬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的培養(yǎng)渠道,不僅要發(fā)揮好線下課堂教學的作用,更要利用互聯(lián)網+,以青年大學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進行宣傳和教育,比如,建設“青馬工程”網站、微博、公眾號等,及時傳遞社會熱點、重大事件等;第二,大學生馬克思主義者要學習馬列理論知識、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要聘請專家進行深度解讀,避免走馬觀花式的講授方式,也要避免機械的灌輸,要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進行思考和反思,使大學生在獲取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走近馬克思、恩格斯……習近平,進而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人格修養(yǎng);最后,要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提高大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通過課堂教學、團日活動、校園文化活動、紅色資源教育、社會調查、志愿服務等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對青年大學生進行培養(yǎng),加強理論學習和實踐鍛煉,使他們不僅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更具有應對復雜多變的社會環(huán)境、迎接挑戰(zhàn)的能力。
(四)把好“出入兩端”,提升育人質量
第一,要把好“入口關”。建立嚴格的選拔標準,選拔對象要面向全體大學生而不僅僅局限于學生干部,注重考查他們的綜合素質,包括學習成績、思想人格素養(yǎng)、實踐能力等,尤其是要注意選拔馬克思主義熱情很高的學生。嚴格執(zhí)行選拔標準,通過公平、公正、公開的選拔流程,采用自薦和推薦的方式,進行逐級的資格審查,保證培養(yǎng)對象的質量。第二,要把好“出口關”。聘請理論知識雄厚、教學資源豐富的專家學者擔任教學導師,完善培訓管理機制和考核評價機制,保證大學生馬克思主義者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不只停留在理論的層面,還要有思想水平、政治覺悟、文化素養(yǎng)的提升,更要有深入到實踐中的行動和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
“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人民的幸福,是當代中國青年必須和必將承擔的責任。當代中國青年要有所作為,就必須投審人民的偉大奮斗?!薄扒囫R工程”對于培養(yǎng)新時代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具有重要的意義,是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載體,也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舞臺?!扒囫R工程”應該以新時代為契機,不斷培養(yǎng)更多更優(yōu)秀的新時代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青少年和共青團工作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
[2]共青團中央書記處.堅持黨管青年的重要原則[J].求是,2017(16).
[3]倪邦文.讓青春年華在為國家為人民的奉獻中煥發(fā)出絢麗光彩——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論述[N].光明日報,2016-05-04(1).
[4]教育部黨組.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學生成長成才重要思想?大力培養(yǎ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N].光明日報,2017-09-08(1).
[5]習近平致全國青聯(lián)十二屆委員會和全國學聯(lián)二十六大的賀信[N].中國青年,2015-07-25.
[6]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