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
摘要:隨著科學的發(fā)展,實施素質教育,已是我國提高國民素質、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重要措施。音樂是培養(yǎng)學生審美教育的重要課程,所以音樂教學是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組成成分。根據(jù)新課程改革提出的要求,使用現(xiàn)代化手段對音樂教學是一種實現(xiàn)課堂手段,從而提高教學效果的有效性,本文根據(jù)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從以下幾點淺談有效性的音樂課堂教學方法。
關鍵詞:中學音樂;課堂教學;教學方法
音樂課程作為藝術教育的一門基礎課程,在音樂課上,不僅能讓學生學到知識,還能讓學生陶冶情操,凈化學生的心靈,同時,音樂能讓人的心情充滿愉悅,放松身心。眾所周知,音樂是一門不分國界,不分種族的藝術學科,使用音樂可以實現(xiàn)不同人們之間的交流,音樂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審美能力。《新課標大綱》的要求,給音樂教學帶來了全新的變化,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方式已經(jīng)不能適應現(xiàn)代化教學的要求,因此初中的音樂課堂需要改革、創(chuàng)新。我們知道音樂在現(xiàn)在的考試中,只是量化考試而非必要考試,因此大部分學生上課積極性并不高,學生學習興趣也不濃厚,對音樂的重視程度更不夠,導致教學效率低下;其次;教師在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本該活躍有趣的音樂課堂變得死板,沒有生機和活力,從而導致學生不想上音樂課。如何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成了每一名音樂教師應該思考的課題,本文根據(jù)我個人的教學經(jīng)驗,從以下六個方面淺談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以學生興趣為中心,營造充滿生機活躍的課堂氛圍
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我們要堅持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的主導思想,充分利用中學生學習的興趣、心理發(fā)展特點等,要按照教育性、綜合性、開放性、科學性等原則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從而營造出開放、具有吸引力的課堂氛圍。日常教學中,積極研究各種教學資源,“以音樂之美育人”的指導思想,一起和學生感受音樂所表達出來的喜、怒、哀、樂等各種情懷,使音樂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為學生提供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和學習機會。
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當今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生活節(jié)奏也在不斷加快,學生承受著越來越大的學習壓力。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我們需要關注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讓學生嘗試不同的音樂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同時還要注重對學生音樂興趣和音樂技能的培養(yǎng),寓教于樂,努力探索新的教學思路,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因材施教,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三、加強學生的過程性學習,改變傳統(tǒng)教育觀念
教師教學活動的靈魂是教學思想,那么正確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對教育教學的發(fā)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相反,一成不變、不適應時代發(fā)展的教育思想是不利于學生身心發(fā)展的。教師要積極學習各種先進的教學思想,不斷加強專業(yè)技能、自身業(yè)務的學習,順應時代,符合要求。因此,我們需要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日常教學中,嘗試開辟不同的教學方法,改變傳統(tǒng)教育教學的觀念,激發(fā)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促使學生在音樂方面得到個性發(fā)展,使每一個學生都在各自的基礎上得到全面提高。
四、利用多樣的教學方法
音樂教學是一個過程的進行,不僅要貫徹教學原則,還要實現(xiàn)音樂教學目標。那么,在平時教學中會發(fā)現(xiàn),沒有目標地學習,學生積極活躍,而加入目標后,學生感覺到壓力,部分同學產(chǎn)生厭惡,要解決這些,歸根到底就取決于音樂教學方法。多樣的教學方法會讓教學事半功倍,輕松愉悅,為了使學生能獲得較好的技能與知識的同時,還能讓學生明確本節(jié)課大的教學目標,那就需要嘗試利用多變的教學方法,如情景創(chuàng)設法、演示法、小組討論法、探究法、指揮法、聆聽體驗法、摸唱法等。作為音樂教師要把這些運用到教學中,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中去“玩”,自發(fā)貫穿學習到一些音樂知識和音樂技能等,而且這樣的課堂才會更加多姿多彩。
五、注重情緒在音樂課堂中的作用
現(xiàn)代教學方法強調情緒在教學中的作用,心理學家認為:“人的認識與情緒不可分割地聯(lián)系著,積極的情緒對認識具有動力功能。”有研究發(fā)現(xiàn):人在心情愉快時感知能力比消極時敏銳,記憶能力比消極時強,思維能力比消極時活躍。所以,在我們日常教學中,如果教學方法能觸及學生的意志領域、情緒以及精神需要,那么這種教學法就能發(fā)揮高效的教學作用。因此,想要音樂教學取得更大的效益,需要我們改變傳統(tǒng)音樂教學中僅僅一味強調知識、技能技巧而忽視學生情緒的教學方法,要強調情感教學,從而使學生在輕松、有趣、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枯燥的音樂知識。
六、用教師的情感感染學生的情感
眾所周知,教學方法是教師與學生雙向的關系,所以情緒的交往同樣要求雙向的交流。課堂上,作為起主導作用的教師,情緒更為重要,音樂教師可以在教學活動中充滿激情,從而感染學生的情緒。所以平時教學中多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情緒感染周邊的學生及教師,讓學生嘗試用音樂表達出自己的各種情感,這樣不僅能達到教學目的,而且能讓更多學生積極參與。我們從大量的優(yōu)秀音樂課上可以發(fā)現(xiàn),全身心、精力充沛、充滿激情地進行教學是所有教師的共性,學生在教師的感染下也就能集中注意力,與教師配合默契,從而達到課堂氣氛活潑而富有樂感,這樣的音樂課也是一種高級的藝術享受。因此,掌握音樂教學方法是一名合格的音樂教師必須具備的條件之一。不僅對提高音樂教學效益和教學質量有重要意義,還關系到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各方面的全面發(fā)展。作為一民音樂教師,我們的作用就在于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讓音樂走進課堂,走進生活,讓我們的生活因音樂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同時,音樂教師作為學生藝術的引路人,培養(yǎng)學生審美藝術、欣賞藝術,讓學生的身心因為音樂而更加輕松愉悅,讓學生的生活因為音樂而更具有美感。
參考文獻:
[1]譚瀟涵.對“湘版”小學音樂教材中節(jié)奏教學的研究與思考[D].湖南師范大學,2013.
[2]晁雅楠.節(jié)奏訓練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3.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