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芳
【摘要】適當?shù)恼n堂評價能幫助學生認識到問題,使學生終身受益。但在現(xiàn)實中也存在一些失當?shù)牧晳T性課堂評價,這對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會產(chǎn)生阻礙。因此,作為教師,應當在新課程理念的引導下,強化對課堂評價語言的關注與研究,注重及時性、靈活性及感染力,使用有效的評價,促使評價的效果更具激勵性。
【關鍵詞】激勵性評價? 建構性評價? 客觀正確的評價
“從來就有的,便對嗎?”魏書生在《反思教育習慣》一書開篇即提出了這樣一個發(fā)人深省的問題。
習慣性評價能夠幫助學生認識到問題,推進學生的發(fā)展,但應當注重及時性、靈活性及感染力。在現(xiàn)實中存在一些失當?shù)牧晳T性課堂評價,對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會產(chǎn)生阻礙。這就需要教師從自身習慣性課堂評價語言入手,發(fā)現(xiàn)問題、反思問題、解決問題。
一、評價,傾注一個“情”字
鏡頭一:我們表揚他!
語文公開課上,一位平時不太優(yōu)秀的男生舉手特別積極,教師遲疑了一下,還是讓他朗讀了課文,但是在他讀過三遍之后,仍讀得不太好,這時教師非常著急,不再讓他朗讀。為了不使他難堪,教師又說:“小A平時上課發(fā)言不太積極,今天他能勇敢地挑戰(zhàn)自我,參與朗讀,已經(jīng)是進步了,我們一起來表揚他!”在熱烈的掌聲中,小A低下了頭。
鏡頭二:“你真是我們班最聰明的孩子”!
在課堂評語中,我們經(jīng)常會聽到對學生的過分夸贊,如“最出色”“無人可比”等之類的話。又如最簡單的詞語中出現(xiàn)了易錯字,學生在指出之后,教師會用夸張的表揚方式贊許學生:“你真是孫悟空的火眼金睛,有過之而無不及?!?/p>
反思:
“鏡頭一和鏡頭二”中的兩位教師顯然已經(jīng)認識到了激勵性評價的重要性,但從他們脫口而出的評價語言中可以看出,他們只是把評價語當作一種新課程實施的點綴?!扮R頭一”中的教師表揚的方式帶有居高臨下的感覺,這是對學生的不肯定與積極性的“扼殺”;“鏡頭二”中教師的表揚成了廉價的口頭語,隨口說出,毫無感情,長此以往,定會造成學生的自我感覺太好,變得心浮氣躁。
新課標指出,教師應當學會傾聽,不僅僅要對學生的發(fā)言有回應,還應當理解、尊重以及相信學生,傾聽學生真實的想法。因此,要求教師應當與學生進行平等交流,認真傾聽,積極且客觀全面地評價學生的表現(xiàn),利用教師的情感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
站在學生的角度,他們每次課堂發(fā)言,都是一種勞動成果,也期望得到教師的合理評價。因此教師在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點評時,一方面應當對學生的回答要及時進行反饋,另一方面應站在全局的角度分析學生的答題思路、語言、肢體及形態(tài)等,獲取其中的有效因素,給予學生肯定,讓其積極地投入學習之中。例如,該方式可以用到“鏡頭一”中,讓全班學生或教師自己與“小A”一同朗讀,進而重新評價:“小A同學能在這么多人的注視下展示自己的朗讀,真勇敢!”“小A,我們一起努力!”
且看靳家彥老師教學《有這樣一個小村莊》的片段:
師:哪位同學能在河坡之上畫出一座小房子?
(只有個別學生舉手)
師(挑一個沒有舉手的學生):你為什么沒有舉手呢?
生:我不會畫小房子。
師:就是你!我“逮住”一個不會畫的!
師:還有誰真不敢畫!不想畫?。ㄗ叩揭粋€較為膽怯的學生面前)你為什么沒有舉手?
生:我怕畫不好。
師:就是你!我又找到一個不愿意舉手的同學!
(師生三人共同走到黑板前)
師:全班同學都看著,你們羨慕吧!我們?nèi)齻€人一起畫!
(師教畫,生學畫)
師:會畫了嗎?(生:會了)
師:好!一個人畫十個,開始!下面的同學自己畫!
師(不時評點):瞧!還畫了小煙囪,多好?。ㄉ嬐辏?/p>
師:你們倆敢畫了嗎?(生:敢畫?。媶??(生:會畫?。┯行判漠嫼脝??(生:有?。?/p>
師:所有的同學都停筆,趕快送給他們掌聲。(生熱烈鼓掌)
師:同學們要相信自己!
對學生進行激勵性的評價,不僅僅停留在口頭,還應當滲透在教師的教學思想之中,落實到日常的教學行為之中。
二、評價,注重一個“導”字
鏡頭三:你說(讀)得很好!
教師對《望月》第二自然段對江面月景的朗讀指導:
師:讀完這段話大家感受到月夜怎么樣?
生1:美。
生2:安靜。
師:同學們用自己的朗讀表達出來吧!
師:哪些詞語讀時應該注意?(要求學生圈出認為要注意的詞語)
師:誰能讀一讀?
(一學生讀時感情平平)
師:大家感受到了月光的美嗎?
生(異口同聲地):沒有。
(另一位學生帶有感情地朗讀起來)
師:你讀得很好!同學們能否隨著這位同學一樣認真地讀一下?
(學生開始機械地,一遍遍模仿起剛才這個學生的語氣語調(diào)讀了起來)
反思:教師對于學生朗讀認為“棒”的點以及“感情”等沒有點明,這樣的激勵性評價也只是進行了簡單的肯定,但是被表揚的學生自身的朗讀水平無法得到進一步改進,甚至會出現(xiàn)得意揚揚的現(xiàn)象,不能掌握真正的閱讀技巧。而那個朗讀一般且令教師不是很滿意的學生,更加找不到朗讀的技巧。因此,該評價膚淺且無意義。
語文教師應當在深入貫徹新課程教學理念的過程中,一方面從概念及形式角度進行理解,另一方面也需要針對教學本質(zhì),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給予優(yōu)秀者以表揚,并總結經(jīng)驗進一步指導。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夠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與學習方法。因此,教師們要進行建構性評價,以此有效發(fā)揮評價的判斷、提高和延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