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越
摘 要:教育的本質(zhì)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但是由于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我國小學教育忽視了這一本質(zhì)要求。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個性化教學逐漸被人們所重視,通過對學生的“一對一”個性化教學,以促進學生的學習進步。本文主要圍繞“一對一”個性化教學模式,就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一對一”個性化教學模式 小學語文 應用
從我國當前的教育來看,主要是采取大規(guī)模集中教育,而隨著社會的分工逐漸細化,社會對專業(yè)化人才提出了較強的要求,這使得“一對一”個性化教學為眾人所知。根據(jù)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個人發(fā)展?jié)摿橐罁?jù)開展個性化教育,符合當前社會的發(fā)展趨勢,對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意義重大。
一、“一對一”個性化教學模式的概述
所謂“一對一”個性化教學模式,其實就是指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特點,然后在這個基礎上為學生展開針對性教學的一種教學模式。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實施,該教學模式受到了廣大師生的歡迎與認可,在許多學校都得到了推廣使用。
二、農(nóng)村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分析
1.教學方式較為單一
現(xiàn)如今,在農(nóng)村小學教學中,一些教師的教學方式較為單一,他們主要采用灌輸式教學,過于重視對教材知識點的講解,而忽視了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激發(fā),沒有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特點來展開相應的教學。此外,許多教師都是采用統(tǒng)一式的教學,沒有做到因材施教,這不利于學生潛能的激發(fā),影響了他們語文學習水平的提升。
2.教學理念較為陳舊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實施,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以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但是,在許多農(nóng)村小學中,許多教師并沒有響應新課改的號召,他們?nèi)匀徊捎脗鹘y(tǒng)的灌輸式教學法,沒有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沒有將“一對一”個性化教學模式引入到教學之中,不利于學生學習潛能的激發(fā)。
三、“一對一”個性化教學模式的應用分析
1.直面學生的個體差異
在“一對一”個性化教學模式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這樣才能夠更好地開展個性化教學。那么教師應當如何去了解學生之間的差異呢?這需要教師具有較強的洞察能力,通過對學生課堂表現(xiàn)的關注,或者是對學生言行舉止的觀察,還需要主動地詢問學生的實際情況,這樣教師才會對學生的差異情況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在《泊船瓜洲》一詩的教學中,筆者上課時發(fā)現(xiàn)有一名學生眉頭緊鎖呈疑惑狀,并沒有專心聽課。于是筆者就詢問該名學生是哪里有疑惑,或者是你有什么看法嗎,說出來讓大家一起討論。最后這名同學說出了自己的疑惑,他對于詩中后兩句作者的情感表達不了解,于是教師組織大家一起討論詩中最后兩句的情感表達,最后幫助該名學生解決了這個問題,而且也使得其他同學對詩中最后兩句有了更深的疑惑[2]。
此外,教師需要構建一個和諧的師生關系,要多與學生接觸,這樣學生才會信任自己,才會將自己的內(nèi)心想法說出來。例如,教師可以多在課外開展一些趣味性游戲,通過與學生一起玩游戲來建立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如通過開展“編童話”的活動,先準備不同角色的卡片,然后讓學生隨機抽取幾張卡片,給學生幾分鐘的思考時間,讓他們以所抽取卡片上的角色為主人翁編寫一個童話故事,然后將自己編寫的故事分享給大家聽。在這個愉快的氛圍下,不僅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更能夠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各方面情況。例如,通過這次編寫故事的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對學生語言表達方面的能力、想象力等有一個全新的了解,這為后期的個性化教學做好了鋪墊。
2.設置層次化的問題
在語文教學中,提問是教師時常用到的一種教學手段,通過提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但是,不同的學生認知能力有所差異,他們的語文水平也有高有低,所以教師在提問之時一定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設置不同層次的問題,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發(fā)展。例如,在《松鼠》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設置難度不一的問題供學生思考。(1)本文主要介紹了松鼠什么特點?(2)作者為什么說松鼠是一種討人喜歡的小動物呢?(3)閱讀文章第二自然段,這段文字除了運用說明外,還采用了哪種表達方式?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起到了什么作用?對于學差生,他們的語文學習水平較低,教師可以讓學生回答第一個問題,只要他們閱讀了全文,那么對于松鼠的特點就會有所了解[3]。而對于學習能力中等的學生,就讓他們回答第二個問題。如果是學優(yōu)生,則讓他們回答第三個問題,這樣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得到提升,體現(xiàn)了個性化教學的宗旨。
3.對學生進行“一對一”個性化的評價反饋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時常要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情況作出反饋評價,而這個評價對于學生的學習也有著深遠的影響,如果對學生的點評到位,具有針對性,學生就會了解自己的不足進而加以改進。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一些教師的評價存在著敷衍或者統(tǒng)一的情況,尤其是在批改學生的日記時,一些教師都只是在后面批改一個閱字了事,這樣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熱情,更不利于學生對自己學習情況的了解。那么在“一對一”個性化教學模式中,教師還需要實施個性化的點評,也就是根據(jù)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他們的具體表現(xiàn)情況來進行點評,要保證點評的針對性。如此一來,學生的學習效率才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結(jié)語
綜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法,將“一對一”個性化教學模式引入其中,以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為此,教師需要直面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jù)學生的學習差異來展開教學;要在教學中設置層次化的問題,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并對學生進行“一對一”個性化的評價反饋。如此一來,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就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姚芬花.“一對一”個性化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D].湖南師范大學,2014.
[2]陜昌群.一對一數(shù)字化環(huán)境下小學語文個性化教學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7.
[3]張雪松.如何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開發(fā)利用微課資源[J].中國校外教育,2015(3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