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細強
摘 要:受應試教育機制以及傳統(tǒng)教學模式影響,初中課程教學活動指導中知識教學是主導,其它的教學目標滲透往往不被重視,新時期,初中生的全面發(fā)展需求逐漸得到重視,因此結合學科教學需求全面落實教學目標成為我們的主要教學任務。本文以初中思想政治課程為例,分析滲透德育目標的有效方法,旨在給課程指導者提供一些工作建議。
關鍵詞:德育教育;初中政治教學;有效滲透
引 言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這個時期學生的思想道德體系建立尤為關鍵,外部環(huán)境對學生的思想意識和道德素質培養(yǎng)會產生很大影響,做好正面引導,抵制不良影響是政治老師需要承擔的重要教育教學工作任務。我們需要將德育滲透在思想政治課程教學活動中去,響應國家號召,全面提升中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1.尊重學生差異性,有效滲透德育目標
以德育目標滲透作為前提和基礎,初中思想政治課程指導中,教師不僅僅要教授課時知識,更要在教學指導中體現對學生的關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以自身作為榜樣,引導學生關注自身的思想道德體系建設[1]。想要實現這個目標,首先教師要尊重和理解學生的差異性,以生為本組織教學活動,體現自身良好職業(yè)道德的基礎上,真正地關心和愛護學生,和學生平等交流,走進學生內心使學生愿意把自身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告訴老師,與老師分享,樂于接受老師的意見。另外,在初中政治教學過程中,不單單要給學生傳授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還要高度重視情感因素,同時有機結合學生實際,增強學生的主動參與度,因材施教,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使整個教育過程變得更好。如此,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貫徹落實好素質教育,建立健全學生人格,推動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
2.嚴格依據學科內容,有效滲透德育教育
政治學科的價值取向、德育目標都是非常明確的。對于德育教育來說,初中政治教學有著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需要初中政治教師深入挖掘教材內涵,全方位了解德育,并且需要注意的是在具體滲透德育時,切忌隨意盲目,而是應有機結合社會實際,采取層層遞進的方式[2]。例如,在學習《法律護我成長》內容時,應該先讓學生熟練掌握未成年人保護法對未成年人保護的基本內容,緊接著再緊密聯(lián)系生活實例,讓學生知道在生活中如何運用這“四個保護”,與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作斗爭。要想有機滲透德育教育于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有機聯(lián)系理論與實際是至關重要的,并且還要采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手段,如情感溝通、心靈誘導等。作為初中政治教學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師應該多從正面形象教育學生,說白了就是多以正確積極的思想潛移默化地感染、影響學生,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敬業(yè)、奉獻精神,以此樹立學生正確的政治理想,讓他們明白個人理想與國家發(fā)展是密切相關的,為社會共同理想努力奮斗的過程其實就是更好且快速地實現個人理想的過程。
3.關注傳統(tǒng)思想道德,奠定德育教育基礎
對于傳統(tǒng)道德教育,我們首先要做到“文化自信”,要從對傳統(tǒng)道德的學習中,提煉適合當代的思想,來進行發(fā)展,從而促進我們的德育教育。如在《誠信做人到永遠》一課中,就要結合課文內容,充分為學生解讀“誠信文化”。首先我為學生們介紹,誠信文化在我國有著優(yōu)秀的歷史,自古就有“修辭立誠”、“不誠無物”、“人無信不立”等誠信觀念。之后我為學生講述了幾個當代的誠信故事,讓學生互相討論誠信對我們現代人的重要意義,使學生們更加明確了誠信的重要性。
4.借助現代多媒體,加強德育教育滲透
傳統(tǒng)的填鴨式、灌輸式教學模式難以滿足現代教學需求,和新課改理念相違背,因此想要高效滲透德育目標,初中思想政治課程指導中,就要轉變教學方法,結合信息時代特點,引入現代教學方法體系[3]?,F代多媒體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到教育教學領域,其具有很多優(yōu)勢,如圖片、聲音、視頻等,極大地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有效借助現代多媒體技術滲透德育教育,非常有助于學生德育水平提升。例如,在教學《燦爛的中華文化》內容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古典音樂,給學生展示“萬里長城、書畫展、故宮”等圖片,給學生播放陶瓷、剪紙等視頻,使學生了解和理解源源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和代代相傳的傳統(tǒng)美德,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讓其努力成為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建設者。
5.結合社會實踐,加強德育教育滲透
育人為本是教育的生命和靈魂,也是教育的本質要求和價值訴求[4]。“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是實施教育的主導思想。而初中政治教學恰好注重的就是學生良好道德素質的培養(yǎng),因此,在政治教學指導時,教師應該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現實生活、興趣愛好,列舉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實例,以最熟悉的東西感染、熏陶學生。例如,在教學《感受法律的尊嚴——我們身邊的規(guī)則》內容時,教師應該深入分析教材,緊密結合現實生活給學生列舉事例,如乘車先下后上、山區(qū)行路相互禮讓、遇危險讓婦女兒童先撤退等,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在安排了眾多教學活動后,應該要讓學生真正去落實,要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樹立規(guī)則意識,從而推動學生的成長,體現新課程的人本理念。
結束語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因此中學教育需要得到社會各界重點關注,這一時期不僅僅是孩子們學習知識的黃金階段,也是他們思想道德體系形成的重要節(jié)點,開展思想政治課程的目標也正是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道德品質、法律意識等等,助力他們的全面發(fā)展和健康成長。針對傳統(tǒng)初中思想政治課程指導中存在的問題,作為教師要積極反思,不斷改進教學方案,優(yōu)化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夏曉光.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導報,2018,22(01):142-143,145-147.
[2]欒立維.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探討[N].發(fā)展導報,2017,12(02):135-136,140-141.
[3]楊禮剛.德育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滲透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11(05):155-156,160-161.
[4]程新忠.談德育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滲透[J].學周刊,2013,12(20):177-178,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