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璐
【摘要】在英語學習中,無論是課文還是平時的閱讀理解,學生接觸到的言語素材并不少,但在寫作時,還是思路混亂,表達不清。這說明要寫出好的作文,不能只讀不思考。閱讀是知識輸入,寫作是知識輸出,這二者之間相輔相成,閱讀能夠使學生積累到一定的詞匯與語感,而寫作又需要學生將閱讀過的內容在頭腦中進行內化再輸出。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閱讀與寫作;教學探析
在聽、說、讀、寫這四種語言技能中,聽和讀是知識的輸入,強調理解,說和寫是知識的輸出,強調表達。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需要綜合利用這四種技能,而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習更加注重語言的應用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注意培養(yǎng)學生知識內化的能力,要做到有效輸出。
一、英語教學中閱讀和寫作的意義
閱讀教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至關重要,是其他教學方式無法替代的,閱讀是學生積累知識的一種重要途徑,也是教師培養(yǎng)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重要方式,它要求的是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能力、領悟能力。寫作是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應用,從學生的作文中就能看出他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它是言語知識的運用和表達,是一項能夠考查學生知識構建能力的教學活動,能夠體現學生英語學習的綜合能力。
二、閱讀與寫作的整合關系
(一)寫作與泛讀課的結合
泛讀(Extensive reading),即廣泛性地閱讀,通常也指一般性閱讀,它的意義在于快速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速度。在高中英語的學習中,英語泛讀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增多詞匯量,在閱讀文章時快速抓住重點,提高學生對于詞匯的分類能力。在寫作時能夠應用泛讀課中學到的知識來進行文章構思。
(二)寫作與精讀課的結合
精讀(Intensive reading),即精細深入地閱讀,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精讀課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并且能夠鞏固拓展所學知識,增強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在精讀課中,教師需要將語法點融人教學,讓學生在文章的語言環(huán)境下來理解分析句子中的語法點,讓學生學會應用。
在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三Unit 5《Canada-The True North》的精讀課中,在引入話題之后,讓學生完成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表格,然后讓學生預測文章的內容,之后給出幾個問題,讓學生根據問題來閱讀課文,比如: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Why is the titlegiven as Canada-“TheTrue North”?在閱讀之后,小組之間進行課文重難點討論,并分析長難句,最后進行寫作訓練,首先讓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復述,然后進行編對話,學生對于編對話往往熱情很高,這也是能夠快速反映他們對于言語的掌握程度。
(三)寫作也能促進閱讀
閱讀能促進寫作能力的提升,寫作也能促進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只有自己多寫作,才能夠對知識有進一步的理解,也才有了更進一步的閱讀。學生從自己的作品中找尋寫作手法與語句應用,再結合與之相關的閱讀材料,更能加深對閱讀材料的印象。
(四)兩者相互對立又相互依賴
葉圣陶先生說過:“閱讀和寫作就是吸收和表達的關系,吸收越充分,表達就越貼切、詳盡?!遍喿x和寫作都是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是兩種獨立的教學方式,不能將其混為一談。但兩者之間的有效結合又能夠快速豐富學生的知識,提高英語學習素養(yǎng)和能力。
三、閱讀與寫作結合過程遇到的問題
(一)學生詞匯量太少,導致閱讀困難、寫作吃力
在英語學習中,令學生頭疼的往往是閱讀理解與寫作,其根源在于學生的詞匯量太少,面對滿篇不認識的生單詞、短語和句型,無從下手。在寫作時也是一樣,面對作文題目,腦子里想好了文章框架和內容,可因為詞匯量的匱乏,想不到準確的單詞,于是只能亂寫一通。而學好英語的關鍵就是詞匯,只有掌握了足夠的單詞,才能夠讀寫。
(二)沒有將所學語法與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
在日常英語教學中,教師往往在語法的講解與練習方面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大多數學生對于枯燥的語法學習也常常是似懂非懂,在閱讀或寫作時,完全將語法忘得一干二凈,不知道將語法應用到閱讀和寫作中。很多學生認為語法是語法、閱讀是閱讀、寫作也只是寫作,沒有將三者結合起來。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綜合教學,加強對學生每一項言語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閱讀和寫作中找尋語法的存在,緊密他們之間的聯系,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減弱語法學習的枯燥性。在閱讀的語句中尋找相關的語法,理解它所應用的語言環(huán)境。在寫作中,也可將語法應用其中,真正做到言語應用。
(三)師生對閱讀和寫作不夠重視
在現階段的英語課文教學中,教師的著重點往往在語法知識、重點詞組上,對于文章的寫作思路以及句子之間的銜接通常略講甚至是不講。學生在學習時,就只是記一些重點單詞與短語,若問起課文內容是什么,怎么表達的,文章脈絡是怎樣的,則少有學生能夠答上來,更不要說在寫作中應用課文中的經典句型或是寫作手法了。所以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理解主旨大意、梳理文章脈絡結構的能力,強化邏輯思維訓練,提升經典句式的分析和應用能力,以及豐富學生的寫作手法。在本人開展的人教版選修六unit 3 A Healthy life的閱讀寫作課中,導入后給出寫作任務,即通過學習Advicefrom Grandad文本中的行文結構、經典句式、邏輯表達、修辭手法、有用的知識點,寫一封勸說性建議信——勸說筆友戒掉智能手機成癮的習慣。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主探索討論,交流討論生成有用的知識。最后在教師的指導訓練下,學生利用所學完成寫作任務,從而形成勸說性建議信寫作的知識體系。
四、閱讀與寫作教學結合模式探索
(一)革新教學方式
無論是閱讀課,還是寫作課,傳統(tǒng)的講授法都不能最大程度上產出學習效果。教師需要改變教學方式,將讀與寫結合起來,加強學生的理解??捎冒咐治龇ā⒀菔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等多種方法,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喜歡閱讀,愿意寫作。
(二)豐富教學內容
教材中學習到的閱讀材料有限,導致學生的閱讀視線比較局限,教師可適當對課文內容進行補充,或是增加其他方面的閱讀材料,從而豐富教學內容,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在人教版教材中,《Modem Ag-riculture》的Reading中,對中國農業(yè)生產進行了介紹,文章語言通俗易懂,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讓學生對農業(yè)發(fā)展有全面的了解。教師在課文學習后可進行材料補充閱讀,比如農業(yè)技術、袁隆平培育雜交水稻等方面的閱讀材料,趁熱打鐵的同時豐富教學內容,拓寬學生知識面。
(三)安排教學計劃
教學計劃是預先制定教學內容,它是對教學工作的總體謀劃,一直是教學中的重點工作,教師在教學中需要落實教學計劃,從學期計劃到單元計劃,都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不僅需要關注到學生的現階段情況,更要關注到他們的未來發(fā)展。在實施的過程中更要注意根據實際教學來做相應的調整,切不可生搬硬套教學計劃。
(四)討論合作學習方式
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課堂中,通常是教師講,學生聽,學生一般都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很多學生都不能完全理解教師所講內容。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不僅體現了學生主體的原則,也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習合作精神。
五、結語
綜上所述,閱讀與寫作不可分割,二者相輔相成,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閱讀與寫作一體化的方式來進行教學,能夠增強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也能夠提升學生的言語綜合應用能力。如在實際教學中注重閱讀與寫作的一體化,讀寫結合,長此以往,學生的言語交際能力定會大幅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文偉.高中英語閱讀與寫作一體化教學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2017(5).
[2]孟紅鋒.讀寫整合教學在高中英語課堂中的運用[J].新課程,2018(36).
(責任編輯 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