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中鋒
摘要:案例教學法是一種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其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課堂教學氛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常運用案例教學法來提升教學質量。本文研究了案例教學法的教學特點和教學價值,闡述了其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中的運用,現(xiàn)將研究分析闡述如下。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初中道德與法治;運用研究
2014年3月國家教育部提出了《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深化了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要求。在創(chuàng)新教學下,案例教學法為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提供了教育資源,豐富了課堂內容。本文以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作為研究對象,分析案例教學法的應用價值和具體表現(xiàn)形式。
一、道德與法治課堂運用案例教學法的內涵特征
新修訂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了政治認同、法治意識、公眾參與、科學精神四個方面的教學要求。根據(jù)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的課程設計標準,道德與法治課堂需要以初中生的生活能力和個人認知為基礎,促進其道德、法制、心理、等多方面的學習能力。
案例教學法體現(xiàn)了社會化教育,案例作為案例教學的支撐,其體現(xiàn)了社會道德、社會法治建設內涵。在初中教學課堂中,教師按照教學需要,借用案例特點,將學生帶入特定的環(huán)境中去分析案例背后體現(xiàn)的道德精神和法制意識,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現(xiàn)實的道德與法治案例教學中,案例教學也可分為情景教學、典型案例教學、問題引導教學幾種類型。
二、案例教學法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作用
(一)體現(xiàn)社會現(xiàn)象,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
真人真事是案例教學法的一個特點,教師在選用案例時候若脫離實際,刻意渲染或是有所保留,就會降低學生的好奇心,減弱其積極性。一個好的案例會讓學生反思生活,思考社會,并從生活出發(f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可營造積極活躍的討論氛圍??梢?,采用案例教學法可促進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讓學生充分認識社會現(xiàn)象,在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中學到知識。
(二)引導思考,塑造學生的道德觀和價值觀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重點不在于如何灌輸知識,而在于讓學生通過理論學習的方式獲得思想的升華,獲得一個價值觀和道德觀。通過生活化的案例,學生可從中受到啟發(fā),反思自己,并自覺約束自己的道德行為。
(三)了解時事政治,形成積極的公民意識
在經(jīng)濟化建設下,我國改革了傳統(tǒng)的教學思路,開始大力提倡素質化人才教育。在道德社會不斷發(fā)展的狀態(tài)下,教師應當具備一定的時政敏感度,將社會中時政敏熱點融入教學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更多具備社會道德意識和責任的有志之士。
三、提升案例教學法的措施建議
(一)情境創(chuàng)設,打破學生法律認知局限
建議教師選用合理的教學案例,借助案例的故事性和生活性,讓學生樂于研究案例中的法制道德關系。例如,在《走進法治天地》課堂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真實的法律案例,以“昆山反殺案”為例,案件中,一名轎車車主和一名電動車主因為輕微的交通事故發(fā)生爭執(zhí),在處理過程中,轎車車主拿起砍刀砍向對方,雙方爭執(zhí)中電動車主撿起落在地上的砍刀,直接砍向轎車男子,導致其搶救無效確認死亡。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安全的道具模擬當時的爭執(zhí)環(huán)境,讓學生討論這種電動車主反殺是屬于正當防衛(wèi)還是防衛(wèi)過當。討論后為學生介紹正當防衛(wèi)和防衛(wèi)過當?shù)膮^(qū)別,再加以加深學生對法律知識的認識,再讓學生判斷電動車主的防衛(wèi)行為,最終給出正當防衛(wèi)的答案。
(二)問題教學,讓學生從案例中尋找答案
案例教學可廣泛應用于初中道德法制教學中,教師可借助案例案件的曲折性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進而講解案例中所蘊含的邏輯關系,法律知識內容,加深學生對案例的思考,提升其知識內化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例如在“遵守公共規(guī)則”課堂中,教師可為學生講解“高鐵霸座事件”,某列開往北京的高鐵上,一男子謊稱自己患有疾病不能起身,霸占某女乘客座位,并拒絕與乘務人員溝通,工作人員交流無果后,無座女乘客被安排到了商務車廂。該案件雖不屬于嚴重的刑事案件,低下的道德素質直接影響了女乘客的經(jīng)濟權益,甚至影響了高鐵的公共秩序。講解完案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霸占他人座位是錯誤的,那么什么樣的行為是正確的呢?” “乘務員為什么不能將該男子調離座位?” “女乘客的哪些權益被侵犯了呢?”這種體現(xiàn)了個人素質的社會現(xiàn)象問題,和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可以基于社會現(xiàn)象引導學生分析更多的社會問題,理解并正確約束自己的道德行為。
(三)多元化教學,利用多種教學資源
教師教學時候要選用和教材相符合的教學案例。在保證案例生活化的同時,凸顯哲理性和道德指向性,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可以實現(xiàn)這一要求。上課時候,教師將案例分解成多情節(jié)的小情境,借助多媒體文字、圖片、視頻等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引發(fā)學生開闊思路,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實現(xiàn)教學價值。在辯證講解英雄主義的時候,教師可舉典型的霸王別姬案例,讓學生自己分析項羽的英雄主義表現(xiàn)在哪里,他個人的價值觀如何,他失敗的根本原因在哪里,生活中因為自負而釀成的悲劇有哪些?進而讓學生形成積極的價值觀,正確的是非觀,養(yǎng)成謙遜的品質。
參考文獻:
[1]徐芳杰.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整合案例教學的實踐嘗試[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11).
[2]馬曉燕,馬立新.初中法制教育課堂教學方法初探[J].法制博覽,2018(18).
[3]金榮君.核心素養(yǎng)視野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案例教學法的運用[J].文學教育(下),2018(8).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