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濤 馬春玲
【內容摘要】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傳統(tǒng)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現代化發(fā)展的要求,對其進行改革是改革傳統(tǒng)教學的必然要求。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是新課改的重要體現,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高效學習,從而提高高中政治教學效率,推動高中教育快速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政治 生活化 教學策略
新課改對于高中政治課程提出了新標準,該標準提出高中政治課程要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充分考慮學生的未來發(fā)展,要將政治課本上的相關理論知識滲透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構建更加科學、系統(tǒng)的政治體系,同時要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以滿足學生不同的發(fā)展需求。因此,高中政治教師要不斷反思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方法,并對其進行優(yōu)化改進,將生活化融入到高中政治課程,提高教學效率。
一、課前預習生活化
課前預習生活化包括教師課前備課生活化和學生課前預習生活化兩方面。從過去的教學案例中可以看出,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對其理解課本理論知識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政治教師在課前進行課程設計時,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遵循其認知規(guī)律,注重尋找日常生活中與課程內容聯(lián)系較為緊密的場景或者事例,將課堂內容與實際生活進行結合,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進行學習,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入的了解課堂內容,對知識的理解更為透徹。例如,在講解《神奇的貨幣》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大量收集我國與外國的貨幣,并對學生講解其中的演變歷程,讓學生真正的了解貨幣。對于支票等不易獲取的,可以搜集一些圖片讓學生觀看,加強他們的認識。對于學生課前預習生活化,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前搜集與課堂內容相關的資料,讓學生在課前根據教學內容提前進行體驗。比如,在教授《我國的宗教政策》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搜集我國宗教的發(fā)展歷程,各宗教在各個發(fā)展階段采取的政策是什么?這些政策對當時社會發(fā)展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另外還可以讓學生去寺廟和教堂進行體驗,對比我國與外國宗教的不同。這樣,在上課時,學生就可以帶著自己搜集到的資料和情感體驗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將課堂知識與真實感受相互結合,讓學生在更加輕松、生活化的課堂氛圍中更為深刻的理解相關理論知識。
二、課堂教學生活化
高中教學主要發(fā)生在課堂中,要想實現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就必須注重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教師在進行課堂生活化教學時,要根據課本內容設立相應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而教材是高中學生學習政治的主要資料,也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材料,同時還是政治生活化教學的重要依據。深入挖掘教材內容,根據相關理論知識并結合學生實際生活情況設立教學生活情境,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還可以提高政治教學效率,推動教學發(fā)展。因此,高中政治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一定要設立相應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課堂教學中。比如《色彩斑斕的文化生活》這部分課程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搜集可以體現現代人們生活文化的相關材料,并對這些材料進行深入了解、分析。教學時可以先給學生展示一些與文化生活相關的圖片和出生于不同時代的人們對各個時代文化生活感受的采訪視頻,通過這些圖片和視頻引領學生進入情境:同學們,根據之前學習過的知識,我們可以知道,在改革開放前,由于受社會政治經濟等不穩(wěn)定因素的影響,人們的文化生活比較單調乏味,并不如現在這么豐富多彩。但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等不斷快速發(fā)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逐漸提升,開始追求精神生活,更加注重文化生活。從剛才欣賞的圖片和視頻中可以看出,人們的文化生活越來越豐富。為了使學生對文化生活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自己課前搜集到的資料,并就各自的文化生活和見聞以及感想進行溝通交流,使課堂教學更加貼近生活。在課程結束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及時進行總結分析,并為不同水平的學生設計不同的課后練習題,讓學生在獲得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實現綜合全面發(fā)展。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輔助教學,讓學生更加直觀和清晰的體會生活,從而啟發(fā)并優(yōu)化學生的思維方式,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課后延伸生活化
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的另一重要環(huán)節(jié)是教師在課后為學生布置生活化作業(yè),讓學生學以致用,對課堂體驗進行反思,鞏固所學知識。例如,在講解完《多變的價格》布置作業(yè)時,教師可以將作業(yè)充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讓學生去調查某種蔬菜或者瓜果的市場價格,并制作價格走勢圖,讓學生分析影響該物品的價格因素與供需求之間的聯(lián)系。同時對學生的分析結果進行指導,告訴他們出現的問題以及如何進行解決。這樣就將政治這門學科從課內延伸到課外,既增強了學生對政治知識的應用意識,又豐富了學生的實踐經驗,同時鞏固了課堂所學知識,提高了學生的政治素養(yǎng)。
結語
總而言之,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是勢在必行,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將生活經驗與相關知識相互結合,在課前、課中、課后積極進行生活化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感受生活,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馬曉琳,趙哲.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策略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16):68.
[2]曾衛(wèi)平.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策略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34):90.
[3]閆春霞.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的策略研究[J].當代教研論叢,2018(7):83.
(作者單位:山東省桓臺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