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孝麗 董羽佳 王艷冰 單潔(通訊作者)
(齊齊哈爾醫(yī)學院附屬第三醫(yī)院 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0)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R)被認為是糖尿病最嚴重的微血管并發(fā)癥之一[1],其發(fā)生是一個復雜的病理過程。本研究目的是通過檢測DR 和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漿氧化應激指標以及血細胞體積的改變,探討氧化應激與DR 和T2DM 的關系,研究血細胞體積改變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過程中的作用,探討DR 患者血細胞體積改變與氧化應激之間是否存在相關性,為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尋找新的預防、治療途徑。
在我科住院的2 型糖尿病患者,并選取相當年齡健康人為對照組(CN)。2 型糖尿病組依據有無視網膜病變分為無病變組(DM1)及有病變組(DM2)。
記錄所有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情況。測定空腹靜脈血血脂、糖化血紅蛋白及氧化應激指標、MCV、MPV,2 型糖尿病組行眼底照相檢查。比較CN 組、DM1、DM2 三組的氧化應激指標、MCV、MPV,并探討SOD、MDA、TAOC 與MCV、MPV 之間是否存在相關性。
表1 組間氧化應激指標及抗氧化應激水平比較(±s)
表1 組間氧化應激指標及抗氧化應激水平比較(±s)
注:Δ 表示與正常對照組比較P <0.05 #表示與DM1 組比較P <0.05
組別 MDA(nomol/L) SOD(U/ml) TAOC(U/mLplasma)CN 組 1.60±0.32 104±10 16.67±3.96 DM1 2.23±0.60Δ 105±14.12Δ 13.89±4.03Δ DM2 3.72 ±0.60# 90.05±18.82# 1.61±4.79#
表2 組間血細胞體積改變比較(±s)
表2 組間血細胞體積改變比較(±s)
注:Δ 表示與正常對照組比較P <0.05 #表示與DM1 組比較P <0.05
組別 MCV MPV CN 組 85.28±3.09 11.01±1.04 DM1 90.40±5.27Δ 105±14.12Δ DM2 93.76±4.76# 12.39±0.60#
表3 血細胞體積改變與氧化應激及抗氧化水平的相關性分析(Person)
Dhamrait 等多位的研究表明[2-4],氧化應激與糖尿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我們的研究中糖尿病組和糖尿病合并視網膜病變組SOD、TAOC 和MDA 呈負性關聯,說明隨著機體內脂質自由基損傷終末產物濃度的增加,體內抗氧化物質消耗明顯增加,導致整體抗氧化能力明顯下降,機體自身氧化應激增強。
Saga 等[5]認為血小板體積是血小板功能活性的標志,體積大的血小板酶活性也增加,且其粘附和釋放能力以及聚集能力明顯增加,尤其有明顯促進血栓形成的作用。本試驗選用MCV、MPV 兩個血細胞指標進行測定分析,MCV、MPV 在視網膜病變組較正常對照組及無微血管病變高,提示紅細胞及血小板體積增大可能與視網膜病變的的發(fā)生相關。
本研究對氧化應激指標及血細胞體積(MC V、MPV)進行相關性分析,觀察到SOD 與MCV 呈顯著負相關,MD A 與MCV、MPV 呈顯著正相關,提示活性氧與血細胞體積增大有相關性,本研究還發(fā)現SOD 與紅細胞膜Na+- K+- ATPase、Ca2+-ATPase 的活性相關性,提示兩種ATPase 的活性改變在紅細胞體積改變中較為重要作用,在自由基的攻擊下,兩種ATPase 活性均可因胞膜的脂質過氧化而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