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魏
摘 要:漢語拼音是學生們學好普通話的基礎(chǔ),也是學生學習漢字的前提,可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冗長而又枯燥的拼音教學很容易讓他們覺得無趣,使他們上課心不在焉,甚至產(chǎn)生倦意,嚴重地影響學習效果。由于兒歌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深受學生的喜愛,因此在拼音教學中,我嘗試將兒歌引入課堂,使兒歌成為提高漢語拼音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
關(guān)鍵詞:零起點 兒歌 拼音教學 策略
一、拼音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1.教師對學生拼音學習能力普遍高估
教師對學生拼讀能力高估,在教授拼音是不會具體講解如何拼讀音節(jié),而是在前面做一下示范,告訴學生個別拼音是如何發(fā)音的,然后就讓學生一起讀,不會告訴學生是由那幾個音節(jié)組成的。正是如此,導(dǎo)致一些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不理想。
2.有的教師過于注重灌輸拼音知識。
漢語拼音的教學,肯定會涉及一些拼音知識,如兩拼和三拼規(guī)則、標調(diào)知識、去點規(guī)則,等等。有的老師教學生認讀拼音時,不是先示范,再讓學生練習,中間適時滲透一點拼音知識,而是一上來就教學生拼音知識,甚至要求學生按照所教的拼音知識認讀拼音。
3.教師的教學方式過于單一,趣味性不夠。[1]
當然,孩子普遍對學習拼音沒有興趣,除了拼音本身的枯燥不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外,就是因為老師采用的教學方式不當。一節(jié)課下來總是重復(fù)同一個游戲,或者每次都以固定模式的故事情景導(dǎo)入等。長此以往,學生自然而然會產(chǎn)生厭煩的心理。[2]
二、零起點背景下兒歌促進拼音教學的策略
1.讀兒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材第一課教學漢語拼音“a,o,e",畫面描繪的是鄉(xiāng)村的清晨,一個小女孩在小河邊練唱“āáǎà”一只大公雞正在打鳴催人早起,河中的一只大白鵝正欣賞著自己美麗的倒影。怎樣把學生引入情境呢?教學時,我先投影出畫面,請學生把自己想說的說出來,然后巧編兒歌來配合字母的教學:
草兒綠,水兒清,
鄉(xiāng)村早晨空氣好。
公雞打鳴OOO,
妞妞練唱ααα水中白鵝真美麗,
帶著孩子做游戲。
學生誦讀兒歌,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情不自禁地做起動作來??吹綄W生如此快樂,作為教者的我又何嘗不快樂呢?
2.誦兒歌,讓拼音牢記于心
(1)利用兒歌,記住字音
剛接觸字母時,有些字母,學生雖然會讀,但發(fā)音不到位,為了讓學生領(lǐng)悟它們的發(fā)音要領(lǐng),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shè)一定的生活情境,讓學生說說生活中哪些字、哪些事物跟這些字母有聯(lián)系。如在教學拼音“zh ch sh r”時,我先根據(jù)孩子們的興趣設(shè)計一個故事:
師:故事發(fā)生在一個美麗的大森林里,是什么時間?(引導(dǎo)觀察太陽)
生:日出時
師:對,這就是“日出”的r(伺機出示卡片r),圖上有哪些動物?
生:一頭獅子和兩只猴子
師:對,這就是“獅子”的sh(伺機出示卡片sh),這只兇猛的獅子想要干什么?
生:吃小猴
師:對,這就是“吃小猴”的ch,(伺機出示卡片ch),獅子吃上小猴了嗎?為什么?
生:沒有,因為樹上的小猴用一根樹枝把這只小猴救上了樹。
師:對,這就是樹枝的zh,(伺機出示卡片zh),這幾個字母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4個聲母zh、ch、sh、r,教師板書課題。
然后將故事編成兒歌,進而借助兒歌,讓孩子學好拼音。
就這樣,在兒歌的引領(lǐng)下,學生不光注意到了口型,字母的讀音也能牢記在心。
(2)利用兒歌,記住字形
漢語拼音的字母可謂形態(tài)各異,學生不光要會讀,還要會寫。為了讓學生能牢牢記住字母的寫法,我從字母的形入手,編形象生動的兒歌記住字母的形,這樣學生記得快,也記得牢。如:“兩扇小門mmm,一個門洞nnn,一根小棒iii,一根拐杖fff,傘柄朝下ttt,像個2字zzz,像個半圓ccc,半個8字sss”。
(3)利用兒歌,記住拼讀規(guī)則
單個字母的學習,對孩子來說難度不大。然而,對于需要拼讀的音節(jié),還是存在很大難度的。將拼讀規(guī)則編成兒歌,學生不僅能很快讀出三拼音節(jié),也增加了拼音學習的趣味性,使孩子更樂于學。
3.唱兒歌,讓難點迎刃而解
學生剛剛接觸單韻母時,教師除了教給學生字母的讀音、寫法以外,還要教給學生“四聲”的讀法。第一聲、第二聲、第三聲、第四聲,這樣的名稱太過抽象,不方便學生記憶。
低年級學生喜歡形象記憶,于是我和他們想出了一個辦法:將“四聲”想象成字母頭上戴的一頂帽子。根據(jù)“四聲”的形狀,我們給“四聲”分別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平平帽、翹翹帽、拐彎帽、下降帽。這樣的叫法既形象又有趣,學生樂于接受。有的學生容易搞錯聲調(diào)和讀音,我除了多給學生范讀以外,還運用形象生動的兒歌來幫助他們領(lǐng)會:“一聲高高平又平,二聲就像上山坡,三聲下坡又上坡,四聲就像下山坡?!蓖瑫r,我又請音樂老師給這首兒歌編上調(diào),讓孩子在上課時通過唱這首兒歌的方式,牢記四聲的讀法。在無形中,將這個難點化解。
4.畫兒歌, 豐富學生情感體驗
兒歌一般都是念出來的,因為它朗朗上口,容易記憶。在課堂中,我將拼音學習與孩子們所喜聞樂見的美術(shù)結(jié)合,讓這些言語之外的故事,如同生活本身一樣親切可感。讓孩子在一幅幅畫中去學拼音,將拼音牢記。如我在教學“ang eng in gong”時,最后為了讓孩子鞏固所學,引入“星期天,天氣晴,小朋友們放風箏,有蜜蜂,有長龍,還有一只大老鷹?!边@首兒歌,讓孩子根據(jù)兒歌內(nèi)容作畫。
這種把兒歌轉(zhuǎn)換成圖畫的學習總結(jié)方法,不僅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加深了學生對拼音的理解,可謂一舉多得。
三、本次實踐后的反思
在平時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我深深地體會到學好漢語拼音至關(guān)重要。如果把中文比作一棵大樹,那么拼音就像這棵大樹的樹根,樹根扎得越深,大樹才有可能長得越高,枝葉才會更茂盛。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漢語拼音就好像是鑄造美好人生的奠基石??梢哉f,在拼音教學中運用兒歌這樣的語言實踐活動,提高了拼音教學的課堂效率,學生學得扎實,學得快樂,真是快快樂樂說兒歌,輕輕松松學拼音。兒歌帶學生找到了學習拼音的快樂,在學生的童年記憶中生根、發(fā)芽,成為他們語文學習的搖籃。
參考文獻
[1]張君.發(fā)掘漢字中的幼兒德育資源之我見[J].甘肅教育,2009,(12).
[2]吳應(yīng)輝,楊吉春.泰國漢語快速傳播模式研究[J].世界漢語教學,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