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武
【摘要】
目的:研究對于眩暈病的治療中采取溫膽湯產(chǎn)生的應用效果。方法:于本院篩選出86例患有眩暈病患者,病例資料來源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使用抽簽法實行分組,分兩組,各43例,采用常規(guī)治療方式為參照組,采用溫膽湯治療為實驗組,對兩組治療后臨床療效進行分析。結(jié)果:對比兩組總有效率,實驗組高于參照組(P<0.05);對比兩組DHI-S、DARS評分,治療前兩組無差異(P>0.05),治療后,實驗組均低于參照組,(P<0.05)。結(jié)論:對眩暈病患者給予溫膽湯治療能顯著改善患者眩暈程度,提升治療效果,減輕患者痛苦。
【關(guān)鍵詞】溫膽湯;眩暈病;鹽酸氟桂利嗪
【中圖分類號】 R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6-037-01
眩暈是臨床較為常見的一種病癥,站立、行走不穩(wěn),頭暈等均是該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針對眩暈臨床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主要采取對癥治療為主,常見有鹽酸氟桂利嗪、地西泮等藥物,雖有一定療效,但長期使用患者對其會產(chǎn)生一定的依賴性,以此增加患者痛苦。有研究表明,中醫(yī)藥中溫膽湯治療眩暈病癥有一定療效,且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在臨床應用中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1]。故本文就本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篩選的86例眩暈癥患者進行分析,研究溫膽湯產(chǎn)生的臨床效果,闡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使用抽簽法對本院篩選的86例眩暈病患者進行分組,分為兩組各43例,時間選為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其中參照組男、女各26、17例,年齡在20~68歲,平均為(42.63±12.76)歲。實驗組男、女各25、18例,年齡在19~70歲,平均為(44.36±12.09)歲。兩組基本資料相比無差異(P>0.05)。
1.2 方法
參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方式,給予患者服用青島國大藥業(yè)有限公司鹽酸氟桂利嗪分散片(批號:國藥準字H20080275)5mg(以C26H26F2N2計),2片每晚。實驗組在此基礎上給予患者服用實驗組給予患者服用溫膽湯,方藥組成:15g地龍,15g茯苓、12g白術(shù)、12g陳皮、10g枳實、10g桃仁、10g半夏、10g紅花、10g甘草、6g竹茹。依據(jù)患者臨床癥狀不同隨癥加減,痰濕內(nèi)盛者加15g白蔻仁、15g石菖蒲,濕郁化熱者加10g龍膽草、10g黃岑。用水煎服,1劑/d。7d為1療程,所有患者均治療2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治療后總有效率進行分析。痊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消失,進行腦電圖、眼震電圖等檢查基本正常;微效:體征、癥狀顯著改善,實驗檢查顯著好轉(zhuǎn);惡化:病情無改變甚至加重[2]。眩暈障礙量表的篩查表(DHI-S)以及眩暈評定量表的評分系統(tǒng)(DARS)對兩組治療前后眩暈程度進行評分。DHI-S分值為0~40分,分值越高患者越嚴重;DARS分值為0~36分,分值越高患者越嚴重[3]。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文研究中選擇SPSS 20.0系統(tǒng)計算數(shù)據(jù),其中x±s表達計量數(shù)據(jù),選擇t檢查,而百分比表達計數(shù)數(shù)據(jù),選擇χ2檢查,兩組數(shù)據(jù)存在差異后選用P<0.05表達。
2 結(jié)果
2.1 兩組療效對比
對比兩組治療總有效率,實驗組97.67%高于參照組86.05%,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兩組DHI-S、DARS評分分析
對比兩組DHI-S、DARS評分,治療前兩組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實驗組均低于參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3 討論
眩暈并是臨床常見的一種病癥,對于眩暈中醫(yī)認為勞倦太過、憂思惱怒傷及脾胃,脾失健運導致。《黃帝內(nèi)經(jīng)·大惑論》中提出,邪中于頂,入于腦則腦轉(zhuǎn),腦轉(zhuǎn)則目系急,目系急則目眩以轉(zhuǎn)也......。因此眩暈與少陽膽有密切相關(guān)的聯(lián)系,其病變累及肝、腎等臟器,但主要以陽膽為主[4]。
鄭嘉泉[5]研究表明,針對眩暈病中醫(yī)治療較西醫(yī)治療療效要更佳,且中藥治療副作用少,安全性高,患者以及其家屬更易接受。溫膽湯是治療眩暈病的有效方劑,溫膽湯中地龍清熱、利尿、安神、定驚、平喘、通絡,茯苓、白術(shù)、陳皮健脾益氣、滲濕利水、寧心理氣,枳實、半夏化痰消痞、破氣消積、降逆止嘔,紅花、桃仁活血祛瘀、通經(jīng)止痛、潤腸通便,竹茹清熱化痰,甘草健脾理氣,通絡止痛,調(diào)和諸藥。諸藥聯(lián)用能夠健脾養(yǎng)胃、祛瘀活血、通經(jīng)止痛。本文研究結(jié)果得出,對比兩組總有效率,實驗組高于參照組(P<0.05);治療后實驗組DHI-S、DARS評分均低于參照組(P<0.05)。由此得出,給予患者使用溫膽湯治療能顯著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促進治療進展,緩解患者眩暈程度。
綜上所述,溫膽湯相較于西醫(yī)治療效果更為顯著,能提升治療效果,促進患者盡快康復,進而提升其生活質(zhì)量,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1] 黃湲,朱廣旗.溫膽湯加減治療耳石癥成功復位后殘余頭暈臨床觀察[J].陜西中醫(yī),2017,38(8):999-1000.
[2] 李學國,劉福奇,許海連,等.溫膽湯對椎-基底節(jié)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患者血脂、 中醫(yī)證候積分和顱低動脈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2018,2(3):228-230.
[3] 沈亞琴,吳艷華,劉燕青,等.水針聯(lián)合溫膽湯治療風痰瘀阻型頸性眩暈臨床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18,37(2):213-216.
[4] 任培華,冼紹祥.冼紹祥教授溫膽湯治療心血管疾病的經(jīng)驗總結(jié)[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9,17(19):45-47.
[5] 鄭嘉泉.王淵主任醫(yī)師應用溫膽湯治療眩暈癥的經(jīng)驗體會[J].中西醫(yī)結(jié)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23):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