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華嬋
摘? 要:學教評一致性,是在學習目標引領下學生的學、教師的教、課堂的評達成的一致性。過程化作文訓練,指導教師始終關注學生寫作的全過程。因此,要落實作文教學“學教評一致性”的過程化訓練,關鍵在于教師始終關注學習目標的清晰可驗、教學活動的合理展開、課堂評價的及時跟進的全過程。
關鍵詞:學教評;一致性;過程化;作文訓練
學教評一致性,是在學習目標引領下學生的學、教師的教、課堂的評達成的一致性。要達到學、教、評的一致性,就必須讓學生正確地理解評價的標準。評價是指引學生學習的方向,是實現目標的手段,也是促成目標達成的動力,學習目標要設計與其相對應的評價標準作配套。過程化作文訓練,指教師始終關注學生寫作的全過程。學生不是一張白紙,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都積累了一定的知識,我注重調動學生原有的知識、聯合新知識來解決課堂目標已達到掌握新知識新技巧的過程,特別強調每次寫作訓練的目標(解決什么問題)、內容(是不是有利于解決問題)、策略(如何解決問題)、評價(怎樣判斷問題是否已解決)等。
因此,要落實作文教學“學教評一致性”的過程化訓練,關鍵在于教師始終關注學習目標的清晰可驗、教學活動的合理展開、課堂評價的及時跟進的全過程。
一、學習目標的清晰可驗
學習目標是課堂的靈魂,只有目標貫穿課堂的始終,才可能實現“學教評一致性”。隨著課改的推進,目標意識已經越來越強烈了,很多教師在做教學設計時是有學習目標的,但目標過多或過大或模糊,所以在上課的過程中,目標只是一個擺設或者根本無法實現,導致課堂收效不高,甚至是負效。
在學教評一致性的過程化作文訓練中,學習目標必須清晰可驗。
例如,在執(zhí)教《景物描寫作文指導》時,一開始我做教學設計時,直接抄用《教師教學用書》的教學目標:“①養(yǎng)成觀察的習慣,學習從多個方面觀察景物的方法,通過觀察抓住景物特征;②嘗試運用多種手法,結合各種感官的感受,從不同角度描寫景物;③體會情景交融的感染力,嘗試描寫景物時恰當地融入情感,使景物鮮活起來?!?/p>
本次作文指導設計為一課時,可一節(jié)課下來,“養(yǎng)成觀察的習慣”在一堂課中根本無法實現,“體會”這一環(huán)節(jié)在本節(jié)課難以驗收,再者目標的用詞不夠簡潔凝練,于是我把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調整為:“①學習從多個方面觀察景物的方法;②嘗試運用不同手法多角度描寫景物?!边@樣目標清晰可驗,讓于教學活動的展開及評價有了抓手。
二、教學活動的合理展開
在課堂上,教學活動的不合理展開有很多:老師一味的灌輸知識,沒有學生消化吸收的時間;滿堂問,對學生的評價不及時不到位;小組合作流于形式,只是活躍氣氛的作用等。其實,歸根到底這都是初中語文寫作教學內容空泛、教學目標不明確、學與教兩張皮的突出問題。
教學內容的展開是指向目標、依托評價的,目標和評價結果決定了教學內容展開的時間和程度。例如,為了實現目標2,我設計了兩個環(huán)節(jié)。環(huán)節(jié)一“看圖描寫,小試牛刀”:觀察圖片,運用所學一兩種方法,3分鐘內寫一段30字左右的景物描寫。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我讓學生自己完成然后展示。我在備課時也完成了自己的例作,如果學生展示的作品達到我預期的效果,我將不展示我的下水作品,如果沒有達到我預期的效果,我將用我的下水作品做范例再引導學生如何運用不同手法進行景物描寫。結果大部分學生只能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上一兩句景物描寫,我展示自己的作品作為例子,引導學生還可以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融入自己情感,調動感覺器官多角度地描寫。我根據目標對教學進行了合理的展開,這樣就確保了目標的達成。
三、課堂評價及時跟進
評價是檢測課堂效果的手段,只有在評價及時跟進的情祝下,才有可能實現學教評一致性。
其實每一堂課上都有評價,可惜很多教師往往只關注一些結果性評價,這樣就難以在課堂上及時發(fā)現學生的學習問題并做出相應的調整。因此,評價的及時跟進是學教評一致性的重要體現。
評價的實施過程就是教學過程。又如,為達到目標2進行的環(huán)節(jié)二“鞏固提升,取長補短”:
(1)觀察圖片,運用所學的方法,8分鐘內寫一段100~150字的景物描寫。
(2)評一評:①小組內互評:運用了所學手法中的哪些?有什么作用?②班上展示。在小組討論和班上展示的過程中,相當一部分學生都還停留在環(huán)節(jié)一,只會運用修辭手法來描寫,而不能發(fā)散思維用其他的方法,于是,我在巡視小組討論的過程中,不斷引導學生多角度去描寫景物。這樣,及時的評價既保證了教學展開的程度,也保證了學教評一致性的實現。
盡管評價在課堂教學中很重要,但它并不是一個單獨的活動,它源自于目標,落實于教學,三者之間的一致性確保了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綜觀這堂課,關注學生寫作的全過程,在整個寫作教學過程中始終堅持“學習起點分析”“學習狀態(tài)關注”和“學習結果評估”。過程化訓練的知識內容、方法技巧很多,但一節(jié)課的時間是有限的,這之間的矛盾讓教學目標來化解,教學目標既貫穿整堂課,又決定了教學展開的程度,是評價的依據。以教學目標為基本標準,以保證初中語文寫作教學實施中學習、教學、評價能保持一致性,確保了課堂的真正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