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平成
【摘? 要】目的:探究運動療法對長期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影響。方法:隨機選取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9年2月精神科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共80例,將其分成兩組,分別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藥物治療,治療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方案的基礎上再給予運動療法,兩組患者連續(xù)治療3個月,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生活質量變化。結果:經過3個月的治療,治療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提高且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長期住院的精神分裂患者采取運動療法可以提高治療效果,同時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廣泛推廣。
【關鍵詞】運動療法;精神分裂患者;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7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1-0291-02
精神分裂癥的主要特點是高復發(fā)率和高致殘率,它在臨床上屬于一種慢性精神障礙類的疾病[1]。在我國,對于治療精神分裂的患者來說,通常采取密閉的方式進行治療,而在這種空間里生活不能保證患者的生活質量,另一方面容易產生其他的并發(fā)癥,長期如此,患者會逐漸失去自我生活能力[2]。對于解決以上的情況,相關研究表明,對精神分裂患者進行運動療法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減少患者不良反應,本文主要研究運動療法對長期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9年2月精神科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共80例,將其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對治療組患者進行運動療法,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藥物治療,兩組連續(xù)治療3個月,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生活質量變化。治療組40例患者中男性有20例,女性有20例,年齡范圍在20~5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1.5±8.1)歲,病程5~24年,平均病程為(14.1±3.8)年;對照組40例患者中男性有20例,女性有20例,年齡范圍在21~5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2.1±8.2)歲,病程5~22年,平均病程為(13.9±3.2)年。將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對比,均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 納入標準
①符合國際疾病分類(第10版)(ICD-10)中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3];②兩組患者的年齡范圍在18~60歲之間;③兩組患者本次的住院時間均大于5個月;④兩組患者均無肢體障礙;⑤兩組患者均簽訂知情同意書。
2 方法
兩組患者均在封閉式的環(huán)境下接受治療,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的藥物治療,治療組患者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再給予運動療法,其主要內容為:由精神科的醫(yī)生以及康復科的護士共同為病人制定運動療法的計劃,根據(jù)每位病人的身體狀況不同來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案,其運動療法的主要方式為:①在進食晚餐后1 小時時進行快走運動,其運動時長為30 ~ 60 分鐘。②對患者進行中等強度的步行運動,其步行頻率保持在每分鐘120 步左右。③運動前10十分鐘進行熱身運動,運動結束之后進行整理活動。④護理人員應對患者的運動姿態(tài)、步態(tài)進行相應的技術指導。⑤運動過程使用相應的設備對患者進行實時脈搏監(jiān)測。該運動治療方案進行的時間在每星期一至星期五的晚上。
其運動療法的治療時間選取在每天的晚上6點至7點,首先向病人講解運動療法的目的,同時告知病人一些運動療法的注意事項,再通過帶教的方式來指導病人進行自主運動,同時對其進行督促,最后應讓病人自行進行鍛煉,通過不同的訓練動作來進行排組訓練,保證運動療法的訓練效果[1-2]。
2.1 觀察指標以及評分標準
采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WHOQOL BREF)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分,主要對患者的心理領域、生理領域、社會關系以及環(huán)境領域進行評分,分值越大表示其生活質量越差,分值越小則相反。
2.2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 SPSS 22.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本次實驗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檢驗。
3 結果
通過使用WHOQOL BREF量表對兩組患者的生存治療進行評分,其治療組患者的心理領域、生理領域、社會關系、環(huán)境領域的得分均大于對照組,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shù)據(jù)見表一。
3 討論
運動療法主要是通過對患者進行各項運動訓練從而來達到改善患者情緒和生活質量的目的,從而使長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情緒得到調節(jié)。相關研究表明,通過運動的方式來治療長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癥患者,可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避免患者出現(xiàn)焦慮和緊張的心理,從而也能使患者的身心得到放松。
從本次我院開展運動療法3個月觀察,治療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提高,且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顯示長期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使用運動療法可以增加患者對藥物的耐受性,同時改善了患者的依從性,特別是在患者的體重以及認知功能方面得到了顯著的提升,進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采取運動療法,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避免患者產生一些焦慮、不安、緊張等不良情緒,但由于本次實驗的觀察時間較短,我院將繼續(xù)加強對兩組患者進行長達一年時間的監(jiān)測,從而取得更加全面的數(shù)據(jù),為臨床上應將運動療法列入到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康復常規(guī)治療方案中提供理論依據(jù)。
參考文獻
[1]????? 顧靜蓮.運動療法在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J].上海護理,2016,16(4):5-8.
[2]????? 何銳,李文秀,游秋萍, 等.開放病房與封閉病房對長期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療效的影響[J].神經疾病與精神衛(wèi)生,2011,11(6):573-575.
[3]????? 張作記.行為醫(yī)學量表手冊[M].北京:中華醫(yī)學電子影像社,2005: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