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上掛滿枝的瓜果、地下大塊的薯類……水里也有很多寶貝,對于胃口不好的夏天來說,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茭白:水煮了就可以吃
營養(yǎng)師薛冰汐:茭白被稱為“水中珍蔬”,是我國南方特有的水生蔬菜,每年這時都可以吃到。
茭白又名茭蘆、菇、菇手、茭筍、茭瓜、菰筍,過去我們稱茭白為菰,人們主要吃它的種子,并且作為六谷的糧食種植。而現(xiàn)在吃的茭白,其實是它的莖,口感非常鮮嫩柔軟,同時從營養(yǎng)角度來說,還是高纖維、低脂肪、高鉀的蔬菜。
吃茭白我最推薦的一種吃法就是手剝茭白。煮熟了直接吃,非常清爽脆嫩。買回來的茭白不要剝皮,用水洗干凈后,在沸水中煮約五分鐘。出鍋沖涼就能吃了,如果覺得沒味兒,用生抽、醋、蒜末等調(diào)成汁,剝皮后蘸著吃也可以。
平時吃得比較多的還有茭白炒肉片,嬌嫩的茭白經(jīng)過油汁的滋潤,葷素結(jié)合,真的格外香。茭白的烹飪手法也很多樣,油燜、紅燒、清炒、糖醋,還可以熬粥,都相當(dāng)好吃。
值得注意的是,茭白所含的草酸比較多,吃前要焯水。
黃花魚:先腌好了再去蒸
營養(yǎng)師李純靜:夏天正是黃花魚的產(chǎn)卵季,這個時候吃很肥很鮮。我們家特別喜歡吃魚,每周都會吃兩三次,最近就常吃黃花魚。
黃花魚中蛋白質(zhì)含量很高,且屬優(yōu)質(zhì)蛋白,易消化,尤其適合體質(zhì)虛弱和中老年人。另外,黃花魚中的脂肪酸種類豐富,其中不飽和脂肪酸(比飽和脂肪對健康益處多)含量約為飽和脂肪酸的3倍,其中對腦健康的EPA和DHA的含量高于一些淡水及海水魚類。
吃魚最好的方式是清蒸,畢竟這樣營養(yǎng)物質(zhì)損失少。不過,由于黃花魚是海魚,一般腥味會比較重,要做好去腥處理,先用姜、蔥、料酒等腌制一下再蒸,腥味能小一點。如果還覺得不美味,可以嘗試紅燒,黃花魚的肉質(zhì)鮮嫩,燒黃魚時揭去頭皮,也可除去部分異味,將黃花魚煎到兩面金黃(煎的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將黃花魚肉煎散)。然后用豆瓣醬、生抽等調(diào)味燉煮,這樣做出來的魚肉軟綿,爛而不糜,湯汁醇厚。
海帶:不妨先干蒸一下
營養(yǎng)師徐海鴻:海帶又名江白菜,素有“海上之蔬”“含碘冠軍”等多個美譽。
海帶含有豐富的鉀、碘等礦物質(zhì),同時還有巖藻多糖、豐富的膳食纖維,可讓人產(chǎn)生飽腹感。
我們很少能吃到鮮海帶,一般都是干制的。在挑選時注意,褐綠色的干海帶是比較正常的顏色。干海帶以葉子寬厚、顏色濃綠或葉子紫中微黃、沒有枯黃葉者為上品,同時干海帶外的白霜也是好東西,買海帶時選白霜多的。
海帶很難泡透,建議先用水浸泡2~3小時,中間至少換2次水,但是浸泡時間不宜超過6小時,以免造成碘流失。最好的辦法是干蒸,即把海帶散開,放在蒸籠里蒸半個小時,再用水沖洗,就又嫩又脆了。如用水煮時,可在水中加一點兒堿面或小蘇打,因為海帶膠容易被堿性物質(zhì)溶解,煮時可用手掐一掐軟硬,以便掌握火候。海帶泡發(fā)好后,食用時可加一點兒食醋,使之更軟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