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承新[湛江幼兒師范??茖W校,廣東 湛江 524000]
《雷雨》這部劇描寫了幾組男女戀愛關系,分別是周萍與繁漪這對繼子與后母的“不倫之戀”、周萍與四鳳的“兄妹之戀”,以及周沖對四鳳的瘋狂追求。但這幾組戀愛關系無論是本質(zhì)上還是形式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前二組戀愛關系都有違倫常,周沖對四鳳的追求則沒有這個問題;前二者是真正的男女戀愛即“雙戀”,而后者則純屬周沖一己的單戀。
我們要分析的是周沖為什么要單戀四鳳?周沖真的愛四鳳嗎?表面上看,至少是這樣!在劇中,周沖可以說是公開地展開了對四鳳的熱烈追求!與周萍對四鳳的追求總是偷偷摸摸進行不同,周沖毫不避諱他對四鳳的追求。與周萍總是嚷著要將他和四鳳的關系告訴父親卻遲遲不見行動不同,周沖是實實在在地準備把他喜歡四鳳一事告訴父親,要不是發(fā)生了繁漪被逼喝藥一事,這事說不定就成了。作為讀者,我們好奇的是周沖為什么喜歡四鳳?他難道不知道他和四鳳之間同樣存在著地位和階級上的巨大鴻溝嗎?還有他為什么敢于把他追求四鳳一事公之于眾,他難道不怕被強悍的母親和專制的父親拒絕嗎?我們不禁要問:他哪來的自信?他憑什么自信?那么是周沖幼稚嗎?顯然不是,雖然周沖只有十七歲,可是看他的接人待物,雖然不乏理想化,卻并不顯得幼稚,他對自己家庭的罪惡和社會的不公不義都有清醒的認識。
我們先來看周沖在劇中的形象,以及四鳳在周沖眼里的形象,分析上述內(nèi)容將有助于解開周沖追求四鳳這一難解之謎?!八纳眢w很小,卻有著大的心,也有著一切孩子似的空想。他年輕,才十七歲,他已經(jīng)幻想過許多許多不可能的事,他是在美的夢里活著的?,F(xiàn)在他的眼睛欣喜地閃動著,臉色通紅,冒著汗,他在笑?!┲蚯虻陌滓路?。這是第一幕里周沖亮給觀眾或讀者印象的一段描寫。在劇中周沖出場的次數(shù)并不太多,但他好像特別喜歡穿白衣服,這次是白球服,還有一次是白色西裝,給我們一個“白衣少年”的總體印象。這位白衣少年,經(jīng)常是“臉色通紅”(健康),與哥哥周萍“顏色蒼白”(虛弱)恰成對照;他的眼睛是欣喜地閃動,總在笑??傊?,與周萍的“沒有修臉,整個是不整齊”的形象相反,周沖是“干凈”的、“明亮”的、“快活”的。換句話說,與周萍的“不修邊幅”相反,周沖是在意自己的形象的。
再來看四鳳的形象,以及四鳳在周沖眼里的形象。第一幕里是這樣介紹四鳳的:“約有十七八歲,臉上紅潤,是個健康的少女。……她全身都非常整潔,舉動雖然活潑,因為經(jīng)過兩年在周家的訓練,她說話很大方,很爽快,卻很有分寸。她的一雙大而有長睫毛的水靈靈的眼睛能夠很靈敏地轉(zhuǎn)動……嘴唇是紅艷艷的……當她笑的時候,牙齒很整齊地露出來,嘴旁也顯著一對笑渦?!拿嫔皇职?,天氣熱,鼻尖微微有點汗……她很愛笑,她知道自己是好看的……”總之,四鳳這一形象的特點是:臉上紅潤(健康)、整潔、活潑、愛笑。
把周沖的形象與四鳳的形象一比較,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其中的相似之處:都健康活潑、都明亮干凈、都愛笑,一個是“眼睛是欣喜地閃動”(周沖),一個是“水靈靈的眼睛能夠很靈敏地轉(zhuǎn)動”(四鳳),就連“愛冒汗”這樣一個生理特征也都為兩人所共有。
那么四鳳在周沖眼里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呢?關于這一點劇中也有提及。第一幕里,周沖和繁漪見面,迫不及待地要告訴媽媽他喜歡上一個女孩子的秘密。周沖是這么向繁漪介紹四鳳的,“她是世界是最——(看一看繁漪)不,媽,您看您又要笑話我。反正她是我認為最滿意的女孩子。她心地單純,她懂得活著的快樂,她知道同情,她明白勞動的意義。最好的,她不是小姐堆里嬌生慣養(yǎng)出來的人”“她是個聰明有感情的人,她懂得我”。在周沖的眼里,四鳳“心地單純,懂得活著的快樂,知道同情,明白勞動的意義,聰明有感情”。這是四鳳在周沖眼里的形象,但是如果我們把上述修飾性詞語套在周沖的身上,我們會驚人地發(fā)現(xiàn),這些評價同樣恰如其分,毫無違和之感!因此,我們基本可以得出一個結(jié)論:那就是周沖“愛”上了一個和自己相同的人!弗洛伊德用一個專門術語“自戀”來指稱這種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也被叫作“那喀索斯情結(jié)”,那喀索斯是古希臘神話中的人物,據(jù)說他是一個美貌無比的少年,他只愛自己,不愛別人,連女神向他求愛,也遭到他的拒絕。他因此受到愛神阿弗洛狄斯的懲罰,女神使他永遠只愛自己在水塘中的倒影。最后他終于憔悴而死,死后變成水仙花。因此“自戀”現(xiàn)象又被叫作“水仙花”情結(jié)。從力比多的方式來說,也就是他將本來應該投注于自我的對象客體的力比多,反向投注到自己身上。嚴重的會造成“影戀”(即以自己的影像為戀愛對象),輕些的則常常選擇“與本人相像的人”作為愛的對象。周沖在對媽媽介紹他喜歡的那個女孩子時說“她(四鳳)是我認為最滿意的女孩子”。周沖為什么不說“她(四鳳)是我最愛的女孩子”,而是改口為“最滿意”?而且是“我認為”?其實這句話的潛臺詞正是:她(四鳳)是我認為最像我的女孩子。我滿意她其實就是滿意我,我最滿意的其實是我自己!分析到此,我們會發(fā)現(xiàn),周沖并不真“愛”四鳳,或者說對四鳳的“愛”里剔除了“欲”的成分,用弗洛伊德的話說就是“周沖并不以四鳳作為其性的對象或目的”。弗洛伊德說:“在某一類情況下,愛無非是性本能以直接的性滿足為目的的對象性情感貫注?!痹谒_特看來,“愛情的實質(zhì)是對他人及其自由的陰謀占有?!饕氖且笠环N永久性的自由的占有”。這種占有毫無疑義是“排他性的”。周沖對四鳳的愛既不屬于前者,也不屬于后者。周沖對四鳳說話時雖然也使用“我們”一詞,但“我們”又不限于“我同你”還可以包括“他”。在第三幕四鳳家里,周沖對四鳳展望了一番“我們的世界”,然后親切地對四鳳說:“你愿意同我一塊兒去么,就是帶著他也可以的?!敝軟_的話讓四鳳一下沒反應過來,忙問:“誰?”顯然,周沖在“愛情”上的大度是出乎四鳳的意料的,這要放在周萍身上簡直要不知怎樣鬧呢?接下來,周沖還對四鳳心有所屬的第三者進行了一番美好的推測。(這在正常人那里,這樣的舉動也是不可想象的,妒嫉還來不及呢)“你昨天告訴我的,你說你的心已經(jīng)許給了他,那個人他一定也像你,他一定是個可愛的人”。其實從這句話里就充分暴露出周沖所謂“愛”四鳳的真相。在周沖潛意識里的“愛”的邏輯里,“你(四鳳)像我,所以我才愛你;你愛他(第三者),那么他(第三者)一定也像你”。既然“他(第三者)像你”,那么“他(第三者)也一定像我”,所以“他一定是個可愛(值得我愛)的人”。所以“帶上他也可以的”。唯其如此,才能解釋第四幕繁漪帶上兒子周沖試圖阻止周萍和四鳳私奔時周沖的表現(xiàn)。繁漪在企圖私奔的兩人前失了控,前所未有地劈頭蓋臉地斥罵起兒子來:“沖兒,說呀!沖兒,你為什么不說話呀?你為什么不抓著四鳳問?你為什么不抓著你哥哥說話呀?……沖兒你說呀,你怎么,你難道是個死人?啞巴?是個糊涂孩子?你難道見著自己心上喜歡的人叫人搶去,一點兒也不動氣么?”周沖固然是個“糊涂孩子”,繁漪也算不上個明白媽媽。因為在繁漪看來,愛即占有,愛即排他,殊不知兒子根本不愛四鳳,也許這一點就連兒子周沖自己也不甚了了。繁漪對周沖的斥罵里,只有“糊涂孩子”這句算是罵到了點子上。偏偏周萍也以為周沖不加阻攔是出于兄弟情誼,所以在周萍嘴里,周沖就由好弟弟一躍變成為“明白弟弟”(這真是莫大的諷刺)。其實,正是因為周沖在“愛”四鳳這件事上“糊涂”“不明白”,才會讓周沖有這樣的表現(xiàn):“只要四鳳愿意,我沒有一句話可說?!闭且驗橹軟_在“愛”四鳳這件事上“糊涂”“不明白”,周沖才在自己與四鳳的關系上產(chǎn)生“疑惑”,需要“思考”,然后才多少有點明白,有點覺悟——“不,不,我忽然發(fā)現(xiàn)……我覺得……我好像并不是真愛四鳳;(渺渺茫茫地)以前——我,我——大概是胡鬧!”這才是周沖“愛”四鳳的真相!
那么我們要問周沖為什么會變成“自戀型人格”?要追溯周沖的“自戀型人格”,還是要回到曾經(jīng)影響甚至左右了周萍命運的“俄狄浦斯情結(jié)”上。弗洛伊德認為,“在他(男性兒童)幼小的時候,小男孩發(fā)展對自己母親的對象精力貫注,這個對象精力貫注最初是與母親的乳房相關聯(lián)的,并且在性欲依附的模型上是性愛對象選擇的原型;男孩用把自己與其父親等同起來的方法來對待父親。有一段時間,這兩種關系并肩進行著,直到男孩對他母親的性的欲望變得更強烈,并且發(fā)現(xiàn)他的父親成為他們之間的障礙時為止;從這開始,‘俄狄浦斯情結(jié)’才產(chǎn)生?!瓕Ω赣H的態(tài)度充滿矛盾沖突和對母親專一的充滿深情的對象關系在一個男嬰身上構(gòu)成了簡單明確的‘俄狄浦斯情結(jié)’的內(nèi)容?!S著‘俄狄浦斯情結(jié)’的破壞,男孩對他母親的對象精力貫注必被拋棄。這個位置可能被以下兩者之一所代替:或者是產(chǎn)生與他母親的自居作用,或者是與他父親的自居作用增強了”。然而弗洛伊德認為這只是這一問題的簡化形式,事實上,幼兒的人格發(fā)展遠比這復雜得多。具體到周沖身上,幼兒期的他本來應該“與他父親的自居”將對象精力貫注到母親身上,從而展開與父親的競爭,直到這一競爭被壓抑。但是由于父親與母親關系的糟糕甚至冷淡,使得這一競爭虛有其實,徒有其表。于是他開始“與他的母親的自居”,去爭奪父親的愛。但是他又發(fā)現(xiàn)母親顯然也不愛父親,因此這一爭奪與前述競爭一樣未能得到充分展開和實現(xiàn)。也即說,無論是貫注到父親方向的力比多還是貫注到母親方向的力比多均因為對象的“徒有其表”而被懸置。這樣,他將本來應該投注于自我的對象的力比多撤回來反向投注到自己身上。對象力比多不得已轉(zhuǎn)化為自戀力比多?!斑@種從對象力比多向自戀力比多的轉(zhuǎn)化明顯地暗示了性目的的放棄,暗示了失去性欲”。分析到此,把周沖理解為某種“自戀型”人格,應該不會有人懷疑的了,劇中有關周沖的多處細節(jié)可以佐證。例如,周沖的長相上和打扮上都具有“美少年”的特點,別忘了希臘神話中那位那喀索斯就是一位美貌無比的少年。再如,第四幕繁漪帶上兒子周沖試圖阻止周萍和四鳳私奔,周沖未能如母親的意時,繁漪罵他“你真沒有點男子氣”。缺乏男子氣概也是自戀型男子所表現(xiàn)出來的氣質(zhì)之一。
弗洛伊德認為“只要自我僅僅是從自身獲得情愛的滿足,它就不需要外部世界。但是,由于自我保存的本能所經(jīng)歷的經(jīng)驗,它又傾向于在外部世界中發(fā)現(xiàn)‘對象’,因而很可能在一段時間內(nèi),其內(nèi)在本能刺激只能使它感受為一種痛苦。由于‘快樂原則’的支配,這時產(chǎn)生出一種新的狀態(tài),這就是:外部對象,只要它是快樂之源,就會呈獻給主體,并被主體之‘自我’吸收進去,成為一種‘內(nèi)向投射’。與此同時,自我也將自身內(nèi)部任何導致痛苦的東西投向(或歸因于)外部世界?!瓕τ谶@個‘快樂—自我’來說,外部世界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快樂的,這部分被它吸收進來,與自己結(jié)合為一體;另一部分則被它視為異己的?!@樣就產(chǎn)生了兩組對立疊合,即:‘自我—主體’同快樂的疊合;外部世界同痛苦的疊合”。前者產(chǎn)生“愛”,后者則產(chǎn)生了與愛截然相反的態(tài)度,即“恨”。四鳳正是這個意義上被周沖所“愛”。而父親所代表的那個外部世界則被周沖所“恨”。在第四幕,四鳳被辭退回家,周沖很難過,獨自一人跑到四鳳的家里去安慰甚至鼓勵四鳳。在安慰和鼓勵四鳳時,周沖用得最多的一個詞是“我們”,像“我們還年輕”;“我們都是被壓迫的人,我們是一樣”“我們的真世界不在這兒”“我們坐在船頭,望著前面的世界,前面就是我們的世界”“我們可以飛”,等等。也就是說,四鳳作為外部世界的快樂之源被周沖迫切地吸收,化為自我的一部分,這也是劇中周沖口中“我們”一詞的意涵。而造成周沖痛苦的父親所代表的外部世界則被其拒絕和痛恨?!拔液捱@不平等的社會,我恨只講強權(quán)的人,我討厭我的父親”。在第四幕里,周沖如是說?!爱攲ο笫窃斐赏纯喔星榈脑慈獣r,就出現(xiàn)了一種極力想增加和擴大對象與自我之間距離的傾向。它與對象的關系恰恰就是開始時那種極力逃避外部世界,以躲避其有害刺激的關系”。當父親所代表的那個外部世界為周沖所憎恨時,周沖所表現(xiàn)出來的是對當下的只講強權(quán)、不講平等、充斥著爭執(zhí)和虛偽的社會的否定,轉(zhuǎn)而幻想了一個與當下社會對立存在的未來的世界來取代它。“有時我就忘了現(xiàn)在,(夢幻地)忘了家,忘了你,忘了母親,并且忘記了我自己。我想,我像是在一個冬天的早晨,非常明亮的天空……在無邊的海上……哦,有一條輕得像海燕似的小帆船,在海風吹得緊,海上的空氣聞得出有點腥,有點咸的時候,白色的帆張得滿滿的,像一只鷹的翅膀斜貼在海面上飛,飛,向著天邊飛。那時天邊上只淡淡地浮著兩片白云,我們坐在船頭,望著前面,前面就是我的世界”。筆者之所以大段引用劇中的臺詞,除了這段臺詞非常富有詩意外,它還透露出周沖這種“自戀”型人格耽于幻想的氣質(zhì)。
周沖愛四鳳,除了四鳳像自己這一點外,其實還隱含著與父親和好的潛意識動機(即重新獲得父愛)。分析周樸園與周沖以及周樸園與周萍的父子關系,不難得知,后者之間要較前者之間更為緊張對立,至少從周萍這個角度講是這樣。還沒有部分排解“俄狄浦斯情結(jié)”之前的周萍對父親是仇視的,用繁漪的話說,就是“你(指周萍)說你恨你的父親,你說過,你愿他死,就是犯了滅倫的罪也干”。周沖對父親則溫和得多。談及父親,周沖只有一次在四鳳面前用了“討厭”一詞。周沖還預備把自己喜歡四鳳一事告訴父親,并且想讓父親允許把他的教育費分給四鳳一半上學。母親說:“你父親一句話就把你所有的夢打破了。”周沖的反應卻是“我不相信”。這說明周沖對父親還存在著幻想,也就是母親繁漪所說的“夢”。那么周沖對父親到底存在著什么樣的幻想或“夢”呢?憑什么他那么自信父親不會反對他資助四鳳上學一事呢?前面我們分析了周樸園和繁漪夫妻關系非常糟糕,可以說是名存實亡,周樸園不愛妻子繁漪,繁漪也不愛丈夫周樸園,以至于直接影響到周沖幼兒時期的人格發(fā)展!周樸園不愛繁漪,那么他愛誰呢?在劇中我們看到他對侍萍的念念不忘,我們知道不管他內(nèi)心變得如何堅硬,對于侍萍他是歉疚的,不能否認他心中最柔軟的一塊留給了侍萍,以至于在他心中,繁漪毫無位置可言。年幼的周沖應該是敏銳地感到這一點的??墒俏覀兛吹皆趧≈兄軟_并沒有因為母親在家中的地位而對父親有任何怨言。這正是“與母親的自居”去爭奪父親的愛的對父親充滿柔情的兒子的正常反應。可是兒子意識到與自己爭奪父親愛的對象的并不是自己的生身母親,而是另有其人!于是兒子就選擇以父親那個真正的愛的對象(侍萍)自居。從劇中我們知道侍萍并不在眼前,在眼前的只有四鳳。而四鳳是最像母親侍萍的。這一點就是周樸園也覺察到了。第二幕,周樸園和魯侍萍相認后,提到四鳳,周樸園說:“怪不得四鳳這樣像你?!币粋€這樣像侍萍的四鳳就在周樸園眼前、周圍轉(zhuǎn)悠,周樸園的心里能做到波瀾不驚嗎?周樸園精神上就沒有出現(xiàn)過片刻的恍惚?雖然周樸園表現(xiàn)得相當克制,但是還是有地方暴露出了他的隱秘的內(nèi)心活動。比如,在第二幕,周魯二人在周家相認時,一開始,周樸園沒有認出侍萍來,問她:“你不知道這間房子底下人不準隨便進來么?” 可見四鳳雖然也是底下人,卻并不在其中,四鳳是可以隨便進來的,四鳳在周家一個重要的工作除了侍候兩個少爺外就是侍候周樸園,周樸園的衣服就是四鳳幫他收拾翻撿的,而四鳳也對周樸園念舊的習慣非常清楚且順從。要知道這項工作周樸園年輕時就是由四鳳的母親侍萍做的。所以侍萍才會那么清楚地知道周樸園那種紡綢襯衣一共有五件,并且還有一件燒破了,后來用絲線繡成一朵梅花補上。可見周樸園對四鳳是喜歡的。這也正是為什么無論是周萍也好,周沖也罷,都不憚于要把自己喜歡四鳳一事告訴給父親。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他們兩個都知道:父親是喜歡四鳳,滿意四鳳的。如果要把四鳳和母親侍萍做比較,四鳳唯一不如母親之處就是母親是念過書的,而四鳳則很可能沒念過書;母親是識字的,四鳳則可能不怎么識字或識字不多!要是四鳳念過書、識得字,那豈不是活脫脫又一個年輕時候的侍萍!也許周樸園看著四鳳時曾經(jīng)不經(jīng)意這么想過。這也許就是周沖這么自信,這么有把握父親會同意他分一半教育費給四鳳上學的潛意識吧。所以周沖選擇愛四鳳,讓四鳳上學,其背后的心理其實正是意圖以父親真正所愛的對象(即侍萍)自居,侍萍缺席了,便以侍萍的替代者(四鳳)自居,自居的目的其實是爭奪父親的愛,而這也恰恰反映了周沖幼年時無愛(父愛與母愛)的殘酷現(xiàn)實。
綜上所述,周沖追求四鳳,并不是真愛四鳳,而是“那喀索斯情結(jié)”的外在體現(xiàn),周沖的“自戀型”人格的形成與他寂寞無愛的童年密切相關。
①⑥⑦〔奧〕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性愛與文明》,滕守堯譯,安徽文藝出版社1984年版,第329頁,第200頁,第201頁。
②④⑤〔奧〕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選》,林塵、張喚民、陳偉奇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119頁,第180頁,第178頁。
③轉(zhuǎn)引自萬俊人:《于無深處——重讀薩特》,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7頁。
⑧曹禺:《曹禺選集》,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118頁(備注:本文關于《雷雨》一劇的所有引文都出自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