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雷雨》是我國現(xiàn)代劇作家曹禺的代表作,是一部杰出的現(xiàn)實主義悲劇。劇本通過周、魯兩家的父子、兄弟、主仆間錯綜復雜的情感糾葛,暴露并分析了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因其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雷雨》在一代又一代的舞臺上進行演出、詮釋、重塑,至今仍保持著鮮活的生命力。
作為一部經(jīng)典劇作,《雷雨》里的人物形象非常值得深入分析,但是周沖,這個年輕而猝逝的生命,卻很少引起人們的注意,很多人甚至認為他是一個多余的人物。然而作者曹禺卻說:“在《雷雨》里的八個人物,我最早想出來的,并且也較覺真切的,是周繁漪,其次是周沖”。[1]可見研究者們研究的焦點與作者曹禺的視野存在著錯位,這個現(xiàn)象值得深入思考,那么周沖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作者曹禺刻畫這一形象的意義又是什么,本文就周沖的人物形象和意義做初步的探討。
一、周沖的人物形象
在劇中,周沖不是主要人物,臺詞也不多,其性格卻被曹禺塑造得豐富飽滿、生動鮮活。他出生于富貴之家,卻從來沒有感受過家庭溫暖。他接受的是新式教育,心中充滿了自由、博愛等思想,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但當真實生活的丑惡被揭開時,他嘗試反抗,卻無力改變現(xiàn)實,最終在絕望中走向死亡。
(一)可憐無辜的孤獨者
周沖是周家最小的兒子,是太太繁漪的獨生子,本應(yīng)該是被全家捧在手心的寶貝,但事實上,周沖從未感受過家庭的溫暖。他也是劇中最先無辜慘死的人,他是一個可憐無辜的孤獨者。
周沖雖出生于富貴之家,但他沒有一點富家少爺?shù)钠?,他非常尊敬父親,聽話懂事。但父親周樸園常年在外,給予他的陪伴很少,即使回到家,其面對周沖,仍然是一副嚴肅的大家長的面孔,讓人沒法親近;周沖也非常愛他的母親,經(jīng)常關(guān)心繁漪。但繁漪卻沒有一點當母親的樣子,沒有盡到過一個母親該盡的責任。她對親生兒子周沖的感情似乎比較淡漠,她甚至把對周樸園的恨和對周萍的怨,轉(zhuǎn)移到了自己親生兒子周沖的身上;在劇中,周沖唯一的哥哥——周萍,對弟弟的關(guān)心似乎也不夠,甚至搶了弟弟的心上人——四鳳,而且還要同四鳳一起私奔,這給周沖造成了不小的打擊。
周沖無疑是這個家里最孤獨和無助的人,他的父親壓迫他,母親也拋棄他,哥哥成了他的情敵,自己喜歡的四鳳也不理睬他……他的心被一點點地撕碎。他的結(jié)局也十分悲慘——為了救四鳳而觸電身亡。他把溫暖送給了別人,但是自己卻從來沒有感受過溫暖??梢哉f,從劇情開始到結(jié)束,周沖一直都是一個可憐無辜的孤獨者。
(二)善良博愛的理想主義者
周沖是一個追求自由平等、善良博愛的理想主義者。他第一次出場時,作者是這樣介紹的:“他身體很小,卻有著很大的心。也有著一切孩子似的空想。他年青,才十七歲,他已經(jīng)幻想過許多許多不可能的事實,他是在美的夢里活著的。現(xiàn)在他的眼睛欣喜地閃動著,臉色通紅,冒著汗,他在笑。左腋下挾著一只球拍,右手正用白毛巾擦汗,他穿著打球的白衣服”。周沖是一個17歲的少年,生長在這樣一個家庭,卻是那樣純凈美好。他把自己藏在自己理想的世界中,他善良、博愛的理想精神在劇中隨處可見。
在劇中,周沖上的是新式學堂,而當時正是五四運動后各種新觀念、新思想蓬勃發(fā)展的時期,這無疑對他產(chǎn)生了一些影響。雖然他對這些先進的思想一知半解,但卻使他有了初步的民主思想。他尊重勞動者,反對剝削與壓迫。他以平等的身份與四鳳相處,沒有因為身份的不同就看不起她,甚至還喜歡上了四鳳。他向四鳳求婚被拒絕后,仍真誠地想幫助四鳳,想把自己的教育經(jīng)費分出一半去給四鳳上學,這說明他內(nèi)心善良,他幫助四鳳并沒有其他的功利目的,不是為了占有她。當知道哥哥搶走了四鳳時,他也沒有絲毫怨恨,相反,他說:“你把她帶走吧,只要你好好地待她?!碑敼と舜眙敶蠛1桓赣H無情地辭退時,他同情魯大海,不惜頂撞父親:“這是不公平的!”他想與魯大海交流,渴望成為這些底層苦難者們的朋友。在劇本第三幕,周沖送錢給魯家,魯大海卻以為周沖站在了周樸園那一邊,向周沖歷數(shù)了周樸園的發(fā)家史,并對周沖冷嘲熱諷。雖然周沖被趕了出去,但他還是原諒了魯大海的無理。當他知道魯貴和四鳳也被父親辭退時,他憤怒地喊著:“這太不講理了!”他以最大的善意幫助身邊的每一個人,即使被他們傷害,周沖仍然選擇以良好的方式對待他們,并沒有惡意地猜測他們。周沖是一個善良、單純、憧憬美好的理想主義者形象,周沖總是以最大的善意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天真地想彌合已經(jīng)破裂的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可實際上,這是無法逾越的鴻溝。
(三)反抗不徹底的屈服者
雖然周沖年紀輕,只有17歲,但他是具有反抗精神的。當父親周樸園決定開除魯大海時,他不惜頂撞父親,說:“代表罷工的工人并不見得就該開除”“我以為這些人替自己的一群努力,我們應(yīng)該同情的。并且我們這樣享福,同他們爭飯吃,是不對的”。他同情工人,認為應(yīng)該給在礦上受傷的工人發(fā)放賠償金。在劇本第三幕,他對四鳳說:“我恨……我恨只講強權(quán)的人,我討厭我的父親,我們都是被壓迫的人”。通過這些言行,讓觀眾看到了具有反抗精神的周沖,但他的抵抗是無能為力的。
周沖從未受過壓迫,他的認知和實踐顯然是脫離人民群眾的,這就注定了他的反抗是不可能成功的。他只能用自己有限的生活經(jīng)驗,吸收著當時的進步思潮,卻并不真正地理解它。他生活在自己所構(gòu)筑的夢里,所以,當殘酷的現(xiàn)實向他襲來時,他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抵抗,他太脆弱,他的理想就像一串串肥皂泡泡,一戳就破。比如周沖非常同情在礦上受傷的工人,請求父親給他們一點撫恤金時,遭到了父親嚴厲的斥責,他雖心有不甘,但卻無力抵抗父親的權(quán)威;當他看到父親讓母親喝藥時,內(nèi)心非常痛苦,因為他知道他的父親這樣做是在建立權(quán)威,他一句話也不敢說,當?shù)弥赣H生氣了以后,他含著淚把藥帶給母親;當周沖得知哥哥和四鳳已經(jīng)相愛,并決定出走時,他立刻懷疑起自己的感情,他懷疑地說:“我不認為我以前真的愛過四鳳,我可能是在鬼混”。周沖在面對父親的專制和周圍的壓力時,他開始懷疑自己,他在自我肯定和否定之間掙扎,而每次掙扎的結(jié)果都是他向現(xiàn)實妥協(xié)。因此,他是一個反抗不徹底的屈服者。
二、周沖人物形象的意義
(一)反映其他人物的“不堪”
曹禺在《雷雨·序》中指出:“在《雷雨》郁熱的氛圍里,他是個不調(diào)和的諧音?!敝軟_在劇中的存在似乎是有點不協(xié)調(diào),但正是因為他的存在,才能夠反映出他人的黑暗。在雷雨的世界里,每個人,包括四鳳,都有自己的企圖。只有周沖是清白的,他的內(nèi)心充滿了美好,他對生活充滿熱情,對所有人都充滿愛。周沖是一面鏡子,以他的真善美映襯出其他人的病態(tài)。
在劇本第一幕,周樸園強令繁漪喝藥,繁漪有口難辯,極力抵抗。大家都知道繁漪無病,不需要喝藥。周樸園表面關(guān)心繁漪,實際上,是讓繁漪做一個“聽話的榜樣”。周萍害怕自己和繁漪的事情被泄露,所以躲在一旁,不敢出聲。只有周沖十分心疼母親,向父親發(fā)出抗議:“爸,媽不愿意,您何必這樣強迫呢?”而周樸園是一個冷酷專制的人,他不允許有任何不滿和抗議的聲音。他立刻拒絕并嚴厲地訓斥了周沖,向繁漪施加了更大的壓力。劇本通過周沖的言行,反映出了周樸園的偽善冷酷、周萍的自私軟弱,以及繁漪的隱忍壓抑,深深地揭露了這個家庭的腐朽與丑惡。
在劇本第四幕,當繁漪眼看周萍和四鳳兩個人成雙入對地就要離開周家時,她立刻想到了周沖,想利用周沖來破壞周萍和四鳳的出走。但當周沖選擇放他們走后,繁漪對周沖立刻表現(xiàn)出極大的失望,說了很多挖苦他的話:“你真是糊涂蟲,沒有一點生氣的……你并不是我的兒子”。這些話深深地刺痛了周沖的心,同時,也反映了繁漪的自私和殘忍。
總之,周沖雖然不是劇中的主要人物,卻是一個不能缺少的人物。周沖這一形象為表現(xiàn)劇中其他人物的不堪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果劇本中沒有周沖這一角色的話,就會使其他人物顯得單薄和孤立,而不能相得益彰地反映出其他人物的不堪。
(二)加強戲劇沖突,推進悲劇進程
周沖在劇中除了能反映其他人物的不堪,還有著加強戲劇沖突,推進悲劇進程的意義。劇中有一場周萍和繁漪見面的戲,本應(yīng)該是他倆單獨在一起討論隱私,但曹禺卻偏偏安排周沖在旁邊。由于周沖這個“第三者”的在場,就使得他們說的話更顯得意蘊深長,戲劇沖突也更加強烈。比如在這場戲中,周萍上場后只和弟弟打招呼,卻不理會繁漪。繁漪看見周萍后,忍不住地叫了一聲周萍。周萍聽到后,只敷衍道:“您也在這兒?!比缓缶蜏蕚渥摺_@時,周沖在旁邊說:“哥哥,母親說好久不見你。你不愿意一齊坐一坐,談?wù)劽??”這其實就是作者借周沖說了繁漪想說卻又不便說的話,使繁漪可以說出那充滿酸味的話:“你哥哥怎么會把我的病放在心上?”接著,繁漪和周萍開始對話,但由于有周沖在,兩個人都是話中帶骨頭。對白都是含蓄的、有暗示性的,這就使得這場戲更加耐人咀嚼。周萍問:“這屋子怎么悶氣的很”,周沖很快接話說:“大概是雨要來了。”這也是一句有多重意義的話,既暗示了風雨欲來,又渲染了氣氛。
在劇本第三幕,繁漪派周沖去給魯家送錢,實際上,是讓他來監(jiān)視周萍,周沖本人恰好也想再勸慰一下四鳳,就去了魯家,而魯侍萍此時恰好在家,看到周沖來了就十分緊張,擔心四鳳和周沖再有往來。于是就有了逼四鳳起誓的那段重要的戲,而這又為后面的戲做了鋪墊。隨后,周萍也來到了魯家,這讓四鳳非常害怕。繁漪又跟蹤周萍而來,借繁漪之口說出了四鳳和周萍的關(guān)系。魯侍萍聽了之后,一時間遭到巨大打擊。這些情感交織在一起,促使所有的人物在雷雨之夜來到了周家,一起揭開了真相??梢哉f,周沖的言行推動了情節(jié)的進展,也使得這場戲環(huán)環(huán)相扣,愈扣愈緊。
(三)寄予作家情感,表達對現(xiàn)實的反思
曹禺曾經(jīng)說過,他寫《雷雨》是出于一種情感的迫切需要,是一種心理的作祟,是一種情感在發(fā)酵。周沖是曹禺在創(chuàng)作時最先想的、最喜歡的人物,在周沖這個人物身上,曹禺是投射了自己的情感的。在周沖身上,似乎可以看到曹禺自己的身影。曹禺的成長環(huán)境、性格氣質(zhì)都與周沖相似,曹禺也出身于一個大家族,他沒有母親,沒有朋友,在情緒上很孤獨。曹禺的父親脾氣暴躁,全家都被籠罩在他父親的陰影里。他和周沖一樣,有著浪漫的激情和對生活的向往,整天在做白日夢。如此壓抑的生存環(huán)境迫使曹禺壓抑著自己的內(nèi)心,曹禺只能借周沖這一人物,表達他最純潔的理想和最真實的愿景,以及他多愁善感的靈魂所承載的所有憤怒和痛苦。
曹禺用自己的靈魂塑造了這個人物,并在這個人物身上流露出最大的同情。周沖的存在表明了在這樣的家庭中,反動勢力阻擋不了人們對美、幸福的渴望。雖然周沖的思想和行為是富有正義感的,但是在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下,以善良和單純與當時的時代做對抗,失敗是不可避免的。而周沖的死亡則表明,面對強大的壓迫,如果沒有清醒的認識,不僅美好的理想無法實現(xiàn),生存也無法得到持續(xù),最后只能走向毀滅。周沖是劇中最讓人同情的受害者,他是劇中唯一光明、唯一美好的人,也是作者在那個時代的一種精神寄托。曹禺借周沖這個討人喜愛的青年人的人生,對當時的社會進行了沉痛的反思。
三、結(jié)語
綜上所述,周沖是《雷雨》中一個極為突出的人物形象,他是一個純凈、美好的存在,猶如黑暗里的一抹亮色。他以最大的善意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但由于社會背景以及家庭與自身的原因,最后卻落得一個觸電而亡的悲慘結(jié)局,令人同情。周沖這一形象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作者借周沖表達了自己對當時社會現(xiàn)實的反思,同時,周沖在劇中也起到了陪襯作用,因為他的存在,使劇本中的矛盾沖突更加激烈,推動了悲劇的進程。讀來令人回味悠長,不能忘卻。
參考文獻:
[1]曹禺.雷雨[M].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8.
(作者簡介:張志茹,女,碩士研究生在讀,河南師范大學文學院,研究方向:戲劇與影視學)
(責任編輯 肖亮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