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海燕
今年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由于疫情首次進行了線上直播。由曾國祥導演,周冬雨和易烊千璽主演的《少年的你》攬獲了最佳電影、最佳編劇等八項大獎。這部去年總票房超過15億、引爆朋友圈的以青春校園題材的電影成為了金像獎最野的一匹黑馬,既讓人頗感意外,又讓人覺得情理之中。
時隔半年之久的這部電影又重新在我腦海浮現(xiàn)出來,當時看完之后的內(nèi)心的觸動突然也想把它記錄下來。關(guān)于這個青春校園的話題,這部電影不是以溫情脈脈的故事為基調(diào),而是像一把利斧直劈社會現(xiàn)實的陰暗面,校園欺凌這樣的現(xiàn)實問題就這樣擺在了我們的面前。兩位男女主演精湛的演技入木三分地表述著青春年少的他們被欺凌之后的種種痛處和掙扎,內(nèi)心的迷茫、壓抑和恐懼。因為一場校園意外事件使周冬雨飾演的陳念的命運發(fā)生了改變,成為了又一個遭受校園暴力的人。與此同時與易烊千璽飾演的小北相識,兩人彼此守護,共同捍衛(wèi)少年的尊嚴,成為他們想成為的大人。這是一部關(guān)于青春、生命和人性救贖的電影。
校園理應(yīng)是一片求知的樂土和美好的凈土,它不應(yīng)該有社會上的戾氣和殘忍??稍瓉碓谖覀兛床灰姷牡胤?,看不見的一群少年正在遭受如此慘烈疼痛的青春。所以我們該慶幸漫漫的求學路上遇到的都是一群善良之人;我們該感激在我們的少年之時的青春歲月如此單純而又美好。攻擊、謾罵、嘲笑、圍毆、拍裸照、自殺這些驚心刺目的字眼卻深深刺進了有些少年的青春。校園霸凌的受害者,他們的天空都不再明媚晴朗,他們的人生都被拋進谷底,慘淡無光。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抵制校園暴力需要我們所有人共同的努力,給予未成年人最大的保護。我想也是這部影片想要傳達給我們的思想。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無不渴望我們的孩子都能健康快樂地在美好的校園里學習生活,可我們也無法無視校園霸凌的真實存在。尤其近年來,由于社會層面的影響及原生家庭的傷害,類似的被輪流扇耳光、被逼著下跪喊爸爸的等校園霸凌的事件多次見報。根據(jù)心理專家的研究,產(chǎn)生校園暴力的主要誘因之一是青少年的個體攻擊性太強。自私、狹隘、任性、沖動、易怒等不健康的心理常在遇到?jīng)_突時被帶出來,釀成校園暴力。其次由于近年來青少年生活在這個復(fù)雜而又浮躁的社會,各種誘惑帶來的思想意識形態(tài)的變化,也使他們受到很多負面的影響。帶有暴力傾向的網(wǎng)絡(luò)游戲、影視作品等對青少年暴力行為的形成影響很大。最后也是關(guān)鍵的一點,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傷害、潛移默化地影響及正確教育引導的缺失。心理學家指出,一個人的人格是否健康地形成與家庭的教育很有關(guān)系。如果家庭成員文化素質(zhì)低下、道德品質(zhì)敗壞;父母的管教方法過嚴或者過于溺愛或者父母疏于管教;家庭氣氛緊張、不和諧,使孩子缺少關(guān)愛和安全感等情況都會對孩子的健全人格培養(yǎng)產(chǎn)生不利影響。尼爾森在《正面管教》中一書曾說,“當孩子覺得沒有人愛或者不重要的時候,他們往往會以錯誤的方式尋求歸屬感和自我價值感?!庇浀糜捌行@霸凌的實施者魏萊在以嫌疑人身份接受調(diào)查時,她的父母對警察說,“我們家孩子不會暴力對待別人的,別人可能會,但魏萊不會,她和別的孩子不一樣。那個自殺的孩子或許是因為家庭教育不行、玻璃心,同學和她開幾句玩笑,就受不了跳樓自殺了。”魏萊的父親,魏萊沒有考上大學,他就實行冷暴力,已經(jīng)一年沒有和女兒說話了。魏萊死后,停尸房里,她父親看到魏萊的尸體,竟然是生氣的一跺腳就走了,而不是正常父母喪女之后的悲痛欲絕……她注定了是一個悲劇人物,可恨之人也有其可憐之處。
而這樣的可恨又可憐的孩子在中等職業(yè)學校也占據(jù)著一定的比例。17年高一新生剛報到的時候,一個左手臂畫滿紋身的高高瘦瘦的男孩子成為了我關(guān)注的對象。他性格沖動、脾氣火爆、言談粗魯。在與他接觸的過程中,我了解到他在初中就因多次結(jié)幫拉派、與人斗毆被學校處分,暫緩發(fā)放義務(wù)教育的畢業(yè)證書。我在家訪的時候了解到這位男生的母親在他讀小學六年級的時候欠下不少賭債,父母為此離異。他母親為了躲債,跑到寧波后一直未曾回來。而父親又是一個極不負責任的人,從未教育關(guān)心管教過他。他從小跟著奶奶生活。原生家庭帶來的傷痛和缺憾扭曲了他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終于還是在第一學期結(jié)束放假期間參與打架斗毆,情節(jié)惡劣被公安局拘留,被學校予以勸退。他在欺負人和被欺負的漩渦中掙脫不出,也許也從未想過掙脫。就像是電影中的小北,只是影片最終給了小北一個還算完美的結(jié)局,遇到了一個救贖自己的人。真切的希望這個學生能看到自己的未來,有一個美好的結(jié)局。
在學期中間從外地轉(zhuǎn)來一個女生,經(jīng)過一番了解,這個女生也常因為霸道野蠻欺負同學被學校多次處分,然后才轉(zhuǎn)學過來,又成為了我一個重點關(guān)注的對象。轉(zhuǎn)學過來之后經(jīng)常欺負同寢室的一個內(nèi)向老實的同學,指使這個女生幫她洗衣服、拿包裹、買零食等。一次甚至因一些瑣事口角就在寢室掌摑一個同學的臉頰并出言恐嚇威脅。雖然比起影片中的魏萊該女生還不至于到如此惡劣令人發(fā)指的地步,可是此等行為也不是可以姑息容忍的。我聯(lián)系了她的母親,因為從小父母離異,被判給了母親。母親在辦公室里的聲淚俱下,觸動了她的內(nèi)心,承認了錯誤,表示會改過。我利用課間放學等空余時間,多次與她交流溝通,教導為人處事的正確方式,幫她分析校園欺凌所帶來的種種惡果,諄諄勸導其學會寬容、學會善良。對于被欺負的那個同學,我先幫她換了寢室,不再讓她被人欺負。我支持她敢于反抗不公平的對待,不要任人欺負;也經(jīng)常與她交流談心,鼓勵她勇敢,多與同學相處溝通。最后這兩個同學都順順利利的畢業(yè)了,為此我也感到十分的欣慰。
電影有句宣傳文案很打動我,“總有一個人是少年的你”,希望每一個人生陷入無助和迷茫的人,都能尋得屬于自己的依托與熱切的希望;也希望我們都能堅定的成為一個溫暖的人,盡管光亮渺茫,依然借你以光;希望我們所有人都能抵制校園暴力,呵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