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里川
正如拍下視頻并阻止的男子所為,我們需要叫?!白仁ё恪笔降臍埲蹋枰獙Π岛谌烁褡鞒鰬芯竞头婪?/p>
微博上,一條題為“現實版《隱秘的角落》”的視頻令人不寒而栗。
一名男子用手機拍到這樣的情景:一名小女孩,總是帶著小伙伴到高樓陽臺外面玩,而她自己則待在安全的角落里,雙手緊緊抓住欄桿,做好自身防護。她絕不會推小伙伴,事實上,她在等小伙伴自己失足。男子阻止了這場危險的“游戲”,質問了這名小女孩,小女孩卻振振有詞:不會摔下去的。在男子表示要將視頻發(fā)到業(yè)主群之后,小女孩要求男子刪除視頻遭拒,就動手搶奪男子手上的手機……
懸疑推理劇《隱秘的角落》改編自小說《壞小孩》,講的是三個小孩在景區(qū)游玩時無意間拍下了一場謀殺,繼而,幾個壞小孩和謀殺者玩起了不道德交易……小說和劇中,朱朝陽就是一個悄然做了不少壞事卻將自己設計包裝成一個被別人帶壞,誤入歧途的孩子,然而,他明明是典型的暗黑人格。
前述視頻中的小女孩同樣被網友指出具有暗黑人格。顯然,和一夜爆紅的該劇相比,這條被熱傳的視頻同樣發(fā)人深思。高空是危險的,而暗黑的人性更危險。
如果我們至今依然沉浸在“人之初性本善”的教育理念中,很可能會頻頻遇挫。換句話說,雖不能斷定人之初性本“惡”,但“人之初性本善”并非至理。無論是在小說、電視劇里,還是在現實中,都提供了太多的案例,來顛覆這句古話。
對一些人來說,人性中的惡,早已存在。甚至,一些人的童年時代,就與惡意如影隨形。形成這個事實,當然有各種原因,有的是天生缺乏共情,有的是遭遇重大打擊,有的是向暗黑者有樣學樣,有的則和原生家庭令人壓抑、窒息、扭曲的環(huán)境息息相關。而朱朝陽就是這樣的人。在原著小說中,他嫉妒父親對妹妹的愛,居然親手將妹妹推下樓! 在他的字典里,顯然沒有公平正義,而只有不擇手段、勝者為王。
表面人畜無害,內心陰險毒辣,說的就是朱朝陽們。
不久前,我參與了一場私人間的討論,一名年輕女孩從小經常受到家長莫名毒打,落下心理陰影,甚至為了免打而說謊或討好家長。在被問及她生了小孩后會不會“打孩子”時,答案非常干脆:會。
近年來發(fā)生的一些報復社會事件則說明,施害者專門對手無寸鐵、毫無防備的無辜者下手并非偶然。反社會型與偏執(zhí)型兩種人格障礙的交織,容易使控制不住沖動而將憤怒或褊狹的仇恨向無辜的路人宣泄。
對具有這種人格的人來說,隨身攜帶的“惡”一定會在某個時間跳出來,即使那個剎那和“激情”無關。沖動是魔鬼,而他們甘愿被沖動掌控言行。
回到視頻中來,暗黑人格兒童化、低齡化現象值得思索。正如拍下視頻并阻止的男子所為,我們需要叫?!白仁ё恪笔降臍埲?,需要對暗黑人格作出應有警示和防范。對于一個家庭來說,應該時刻提醒自己的孩子,遠離那些冠冕堂皇、善于掩飾的暗黑者。必要時,家長可以對孩子們的小伙伴做出“性格畫像”,從而有針對性地“繞過”傷害。
筆者兒時,也曾遭遇過俗稱的“悶頭子”。“悶頭子”并不都壞,但壞的“悶頭子”壞得冒渣。他們會慫恿我們這樣的無知兒童爬電線桿,宣稱這是勇敢,還會若無其事地講述自己到廠子里“順”鐵錠的事跡,而這個事跡其實是杜撰的。好在我天性膽小,既不敢去偷,也不認為爬上時不時冒著火花的電線桿是一種英雄行為。但饒是如此,也遭遇過“假好人”裝作無意狠砸過來的石頭,結果在頭上留下了永遠的疤痕。
讓孩子遠離暗黑者,是正確的選項。孟母三遷的故事除了讓我們學會為了接受好的教育而不惜進行“環(huán)境試錯”外,也教會我們要想健康快樂成長,環(huán)境的友好、玩伴的童真,最重要。有暗黑人格者可以用愛來感化,可以從良,自是最好。但對那些注定只能由法律與現實教訓的人,盡量遠離。一個生性殘忍冷酷的人,即使單槍匹馬和你博弈,那也是二打一——你忘了嗎,TA的身邊,一直有一個名叫“殘忍無情”的幫手在助力。
(作者系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