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晶
摘 要:英語教學的主要任務是激發(fā)學生對英語這一學科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從而幫助學生初步建立英語學習的信心。要讓學生建立英語學習信心,教師就應根據(jù)教學需要選擇合適的教學導入方法,通過教學導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
關鍵詞:英語教學;課堂導入;學習興趣;學習態(tài)度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21-0106-02
學生在小學階段還不能完全適應學校的學習生活,他們依然不能在課堂上完全集中注意力,還是貪玩好動,這些都是孩子的天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尊重學生的這些天性,不要用自己的思想來禁錮他們,而要找到他們最能夠接受也最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由于學生在小學階段才開始正式接觸英語學習,因此容易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畏懼感,教師應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采用能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教學導入,使學生更快融入課堂教學中。本文對改進英語課堂教學導入效果的策略進行論述。
一、 故事導入法
學生喜歡聽各種各樣的故事,教師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讓他們進入到課堂學習中,將書本上枯燥且抽象的詞匯、語句轉換成生動鮮活的畫面,也可以在故事中添加一些趣味性情節(jié),讓學生的心情隨著故事發(fā)展而起伏,將他們跳躍的思維暫時集中起來,對學習內(nèi)容集中注意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例如,在教學Care for the earth一課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講關于照顧地球的小故事“小鹿的故事”,然后引出本節(jié)課的主題care for the earth,并向?qū)W生提出問題:“What should we do to help the fawn?”教師再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授詞組make the air clean、plant more trees,并正式開展教學。學生被故事吸引,就會愿意主動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課堂教學質(zhì)量就會有所提高。
二、 游戲?qū)敕?/p>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順應學生愛玩的天性,將學習與游戲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做到寓教于樂。例如,教師可以在I'm healthy一課的教學前制作一些寫著運動和食物單詞的圖片,讓學生搶圖片,搶到之后說出圖片上的食物或者運動是對健康有益的還是有害的,再說出自己的理由。這樣以游戲作為一節(jié)課的開頭,可以讓學生更有參與感,課上表現(xiàn)也會更加積極。教師要將游戲與教學方案融合,設計一些帶有知識性也不失趣味性的游戲,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讓學生能在玩游戲的過程中享受英語學習的快樂,從而深化對知識的理解。
三、 繪畫導入法
在教學課堂中,實物和書上的圖畫有著特別的聯(lián)系,特別是簡筆畫。簡筆畫既能直觀展示出該物體的樣貌,也能節(jié)省教學時間。教師在遇到相對簡單而且形象特別的物體的單詞時,就可以用粉筆在黑板上畫出來。例如,在教學The ruler is long一課時,教師就可以畫出ruler、pencil、tree、car的簡筆畫,在表達豐富的語言信息的同時,加深學生對單詞的印象。
四、 問題導入法
學生正處于對未知事物充滿好奇的年齡段,教師要充分地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在課堂教學開始時設置疑問,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的好奇心會驅(qū)使他們主動探求答案,從而發(fā)揮自己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高效完成學習任務。在設計問題的時候,教師要注意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問題設定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要符合他們的思想,更要具有趣味性。教師設計的問題不一定是用語言來傳達,還可以用圖片或者視頻的方式,這樣更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教學Boys like to play ball一課時,教師在黑板上畫出一個圓,并提出問題:“What is this?”因為圓形的物體很多,所以學生有很大的想象空間,就會踴躍回答教師的問題:“It is a circle.”“It is a smiling face.”“It is a cake.”教師可讓學生繼續(xù)猜測,直到最后猜出答案“It's a ball.”為止。這充分活躍了課堂的氣氛,使學生沉浸在問題之中,自然就成為了課堂學習的主人翁。
五、 生活導入法
語言都來源于生活,最終也要應用于生活,因此英語語言的學習與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英語教材的內(nèi)容也是以對話為主,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能忽視生活和語言學習之間的聯(lián)系,要將教材場景遷移到現(xiàn)實生活中,讓學生扮演書中的角色來進行對話,縮短他們與英語之間的距離,給他們帶來新奇的體驗,讓他們帶著濃厚的興趣主動進行英語學習。例如,在教學Is it snowing?一課時,教師可先讓學生觀察外面的天氣:“Look out of the window,how is the weather today?”學生回答:“下雨/大風/晴天/陰天?!痹趯W生回答之后,教師開始正式教學,教學生認識rain、snow、cloud、wind、rain boat、glasses,并能夠運用以下句型:“Look at the clouds in the sky. Let's go home.”“Is it clouding/raining/winding?”“Yes,it is./No,it isn't.”教師可讓學生兩兩一組,進行模擬對話,對話中可以是任何天氣,也可以出現(xiàn)與書中內(nèi)容無關的詞匯,模擬在各種天氣下可能會出現(xiàn)的情景。
六、 歌曲導入法
音樂具有極強的感染力與生命力,在音樂的渲染下人們也很容易共情。因此,教師可以在英語課堂上利用音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覺得英語學習不單單是“學習”,更多的是“享受”?,F(xiàn)代信息技術十分發(fā)達,教師可以在網(wǎng)絡上搜集一些學生喜歡的兒歌或是影視劇歌曲,保留旋律進行改編,歌詞內(nèi)容換成與課堂教學相匹配的英語內(nèi)容,增強英語的藝術感染力。例如,教師可以在教New Year's Party一課之前給學生播放歌曲Happy New Year,營造新年氣氛,然后可以問學生知不知道這首歌在什么時候聽最合適,隨后引出本節(jié)課要重點講述的句式“What do you usually do at the party?”,并讓學生運用句型進行交流。
七、 實物導入法
學生受年齡的限制,理解能力還不是很強,教師如果能直接拿出實物,讓書中的詞匯和大家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學生的理解就會隨之加深。英語教材中與生活相關的內(nèi)容很多,教師應合理利用實物導入法進行教學導入。例如,教師在講解Do you like candies?這一課時,可以提前準備書中展示的食物,如candy、cake、bread、cookie、banana、grapes等,并邊展示邊向?qū)W生提問:“Do you like candies/bananas/cakes/cookies?”學生回答:“Yes,I do.”或者“No,I don't.”教師可將這些單詞都寫在黑板上,并通過課件放出相應圖片,再依次進行詳細的講解,找出每個單詞的記憶規(guī)律以及復數(shù)形式的變形。在全部講解完后,教師可再次拿出食物,讓學生根據(jù)記憶將黑板上的單詞與食物對應在一起,讓學生形成圖像記憶。
八、 加入“Free talk”環(huán)節(jié)
教師可以在每次正式上課之前給學生3分鐘~5分鐘的Free talk時間,給學生創(chuàng)造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產(chǎn)生自信,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Free talk可以有多種形式,可以是講英文故事、唱英文歌曲、進行英文表演,只要是學生感興趣的,都可以是Free talk的內(nèi)容。在Free talk的過程中,教師要告訴學生不要怕說錯,出現(xiàn)錯誤大家一起改正,旨在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總之,對于課堂教學而言,有一個良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正向的導入能給予學生第一感知,再集中學生注意力,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只有設計好教學導入這一環(huán)節(jié),才能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提升教學效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消除學生對英語的恐懼感。
參考文獻:
[1]王書穎.小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9.
[2]沈吟.基于新課標的英語閱讀課堂管理策略研究[D].南京大學,2019.
[3]齊麗雪.小學高年級英語語篇教學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8.
[4]董穎婕.小學英語課堂氣氛調(diào)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