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互聯網+”時代,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育人環(huán)境已經發(fā)生了深刻變革,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唯有緊跟時代的潮流,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才能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完成培養(yǎng)時代新人的任務。本文主要研究基于超星學習通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運用,為新時代思政課改革提供范式選擇。
關鍵詞:超星學習通;思想政治理論課;混合式教學
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中指出:“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tǒng)優(yōu)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盵1]這給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授課模式的創(chuàng)新提供了方向指引。
一、傳統(tǒng)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存在的問題
傳統(tǒng)思政課教學基本是在固定的教室以教師單方面的講授為主,主要存在授課方式單一、授課內容簡單及授課效果不佳等問題。
1.授課方式單一
傳統(tǒng)的思政課教學以單純的講授灌輸為主,忽視了當前“互聯網+”時代萬物互聯的環(huán)境,從而影響教學實效性?!盎ヂ摼W+”時代,學生獲取信息的方式方法、時間地點等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學生不再單純依賴老師的講授獲得知識,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網頁、瀏覽器等獲得海量信息。在這種背景下,如果思政課還只是依靠單純的講授灌輸為主,那么無疑會局限思政課教學目標的實現,達不到如何培養(yǎng)人的要求。
2.授課內容簡單
根據規(guī)定,高職院校的思政課主要開設《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和《形勢與政策》三門必修課。所以本文的思政課主要側重于這三門課程。教材是思政課教學內容的基本依據,傳統(tǒng)的思政課教學中,思政課教師主要依據教材進行教學以期完成思政課的教學目標。但是思政課教學目標的實現得益于良好的課堂實效性。這就要求思政理論課教師不僅僅只依據教材進行簡單的內容傳授,更需思政課教師結合時代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地依據學生學習的特點及其思想政治教育的規(guī)律進行教學。在當下互聯網+”時代,傳統(tǒng)的思政課教學暴露出教學內容死板、單一、深加工不夠等問題。
3.授課效果不佳
傳統(tǒng)的思政課教學由于教師技術手段的滯后,不能很好的回應“互聯網+”時代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環(huán)境已經發(fā)生了深刻變化的實際,所以導致傳統(tǒng)的思政課教學效果欠佳,比如課堂教學氛圍不活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學生參與度不夠、特別是學生不能夠很好的理解知識點等問題。
二、超星學習通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實施
超星學習通是為移動終端用戶提供的集閱讀、科研、學習、交流、管理等用途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移動服務終端, 包括文獻、圖片、音頻、視頻、論壇和授課等多媒體互動功能。同時, 包含知識服務空間系統(tǒng)、智慧閱讀支撐系統(tǒng)、企業(yè)組織神經系統(tǒng)三大系統(tǒng), 滿足不同用戶知識獲取與傳播的需求。[2]超星學習通相較于其他學習軟件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主題針對性強、資源豐富集中,比如關于思政方面資源就有思政案例、示范課程、圖書期刊、思政視頻、思政直播、時事熱點、網絡資源庫、思政資源庫。我校的思政課主要分為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兩個部分。
1.線上教學
本文的線上教學主要是指依托超星學通將與思政課教學有關的通知、知識、資源等發(fā)布給學生,學生可以自主在超星學習通平臺上完成網絡學習的任務,這種學習相較于單純在固定的教室和地點進行面對面的思政課教學更加支持學生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學習。線上教學主要利用超星學習通豐富的思政資源及思政教師把自己制作、下載的相關資源上傳到該平臺對學生進行教學,線上教學主要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分為自學、互動、考核、反饋四個部分。
(1)自學
建構主義教學理論認為學習應該是以學生為中心的,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能動性,引導學生全方位、全過程參與學習。傳統(tǒng)的思政課主要是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這種模式不利于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從而影響思政課的實效性。線上教學就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自己去理解、探索知識并嘗試解決問題。
線上教學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學生的自學。首先,思政課教師可以將教材的主要知識點制作成ppt課件、視頻或者將名校名師制作的相關資源下載上傳到超星學習通平臺,通過超星學習通上的“通知功能”安排學生自學的任務。學生可以自主選擇時間、地點進行學習,這個階段主要是讓學生提前對教材的知識點進行了解,激發(fā)學生思考。
(2)互動
線上教學中的互動主要是為了鞏固學生線上自學的效果,幫助學生更加生動、活潑的學習。這種互動主要包括測驗互動、小組互動、師生互動。首先是測驗互動,教師將相關知識點制作成測驗題放在課件或者視頻中,學生在觀看完知識點后進行答題。其次是小組互動,學生們可以自主的在超星學習通上加入不同的學習小組,進行交流和討論。再次是師生互動,學生在線上學習過程中可能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教師可以建立師生互動小組進行答疑釋惑。
(3)考核
線上教學的考核與傳統(tǒng)的思政課教學考核不同,本文主要將線上教學考核分為自學痕跡考核、互動考核和試題測驗考核。其中自學痕跡考核占比30%,互動考核占比30%,試題測驗考核占比40%。這些考核都可以通過超星學習通上的權重設置功能及任務完成得分計算輕松的呈現學生的線上學習情況。自學痕跡考核主要是對學生自主觀看課件、視頻、案例等進行獲得評分的多少進行考核?;涌己酥饕菍W生進行在線討論、參加活動獲得評分的多上進行考核。試題測驗考核主要是對學生在線上參加章節(jié)試題、期末試題測驗獲得的評分多少進行考核。線上教學考核占總考核的比重是30%??偪己?線上教學考核(30%)+線下教學考核(30%)+期末考核40%
(4)反饋
教師依據超星學習通不僅可以把握學生學習的結果,而且可以把握學生學習的過程,從而進行因材施教。超星學習通會根據學生學習的痕跡進行數據整合,教師可以通過“督學”功能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把握。比如對于觀看視頻分數低、測驗分數低、作業(yè)分數低、測驗分數低等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督導,從而更加準確掌握學生學習的過程,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2.線下教學
本文的線下教學主要是指課堂教學,即思政課教師根據學生線上學習的情況,在固定的教室面對面對學生進行教學。在線下教學實踐中主要分為答疑、互動、考核和反饋四個部分。
(1)答疑
學生通過線上教學的學習可以初步對教學知識點有一定的了解,進入課堂教學階段,教師就可以安排足夠的時間進行以生為本的教學,最主要的就是為學生答疑釋惑。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可以根據學生在超星學習通上留下的學習痕跡形成的數據以及學生通過在超星學習通上的各種資料、資源的預習收集準備的問題進行分析,回應學生的關切;其次就是教師根據教材的內容及指南的安排提出若干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學習。這樣的答疑釋惑過程就能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真正做到以生為本,因材實教。
(2)互動
課堂教學當中的互動主要是指思政課教師根據教學的安排或者學生的興趣進行交流討論,可以是將班級成員分成幾個小組圍繞某一個主題進行交流討論,也可以是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一對多的交流討論。經過線上教學的預習后,這樣的討論會更加深入,效果會更加的好。
(3)考核
課堂教學當中的考核分主要來自學生的出勤率考核、課堂表現考核和作業(yè)考核。其中學生的出勤率考核占比20%,課堂表現占比30%,作業(yè)考核占比50%。出勤率考核主要是對學生的到課情況進行考核。課堂表現主要是對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及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考核。作業(yè)考核主要是對學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情況進行考核。課堂教學考核占總考核的比重是30%??偪己?線上教學考核(30%)+線下教學考核(30%)+期末考核40%。
(4)反饋
課堂教學的反饋主要來自于學生的課堂表現情況與作業(yè)完成情況,通過學生課堂表現的情況可以掌握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度,通過作業(yè)完成情況可以掌握學生對思政課目標內化外化的程度。
總的來說,學生學習思政課知識的主要途徑有兩種,一是向思政課教師學習,二是向資源學習。思政課教師在課堂上授課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難以照顧到所有學生的不同需求,但網絡中海量的信息資源,彌補了這一點。[3] 所以,在“互聯網+”時代,思政課教師一定要緊跟時代的潮流探索思政課最新的教學模式,以提高思政課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12-09.
[2]康明慧.“互聯網+”背景下“域出版”戰(zhàn)略探討——以“超星學習通”為例[J].傳媒,2017.
[3]孫彬彬. “互聯網+”背景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8.
作者:田茂嬌(1988.04-),女,苗族,貴州施秉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與人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