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容摘要:劉震云的小說《我不是潘金蓮》出版于2012年,至今已被譯成英、法、俄、西、意、阿拉伯等多種語言,其西班牙語譯本Yo no soy una mujerzuela于201 5年由五洲傳播出版社出版,譯者為墨西哥學(xué)院亞非研究中心的研究員莉亞娜·阿爾索夫斯卡女士。《我不是潘金蓮》這部小說語言通俗、生動、詼諧、幽默,想把這種“劉氏幽默”展現(xiàn)給西語讀者并非易事,在翻譯過程中譯者必然要對原文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叛逆”,這樣才能傳遞劉氏風(fēng)格的精髓,激發(fā)譯文讀者的閱讀興趣。本文以《我不是潘金蓮》的西班牙語譯本為例,主要從小說結(jié)構(gòu)的整體調(diào)整、文化負載詞匯的翻譯及文化形象的替換幾個方面來分析譯者在翻譯過程中是怎樣進行“創(chuàng)造性叛逆”的。
關(guān)鍵詞:劉震云《我不是潘金蓮》 西班牙語 創(chuàng)造性叛逆
劉震云的小說《我不是潘金蓮》發(fā)表于2012年,其英譯本IDid Not Kill Mv Hushand由著名漢學(xué)家林麗君和葛浩文夫婦翻譯并于2014年出版,引發(fā)了英語國家主流媒體的廣泛關(guān)注。有學(xué)者認為這部小說是劉震云在國際上完成“從‘寂靜無聲到‘眾聲喧嘩”"(胡安江,彭紅艷,2017:1)華麗轉(zhuǎn)身的重要作品。此外,2016年,由馮小剛指導(dǎo)、改編白這部小說的同名電影上映,一舉摘得第64屆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影片等多項重要電影獎項,這使得劉震云的國際知名度也越來越高。由此可見,《我不是潘金蓮》是劉震云開始獲得更多國際關(guān)注并打開國際市場的一部重要作品。
這部小說的西班牙語譯本Yono soV una mujerzuela于2015年由五洲傳播出版社出版,譯者為墨西哥學(xué)院亞非研究中心研究員莉亞娜·阿爾索夫斯卡( LiljanaArsovska)女士。阿爾索夫斯卡女士是近年來非?;钴S的西語世界中重要的漢學(xué)家之一,多年來一直致力于中文教學(xué)及中國文化在西語世界的研究與推廣,也曾在我國多位國家領(lǐng)導(dǎo)人訪問墨西哥期間擔(dān)任翻譯。除了《我不是潘金蓮》,她也是劉震云其他作品如《塔鋪》、《一句頂一萬句》和《我不是劉躍進》的譯者。此外,她還翻譯了王蒙的《堅硬的稀粥》、劉慶邦的《城市生活》、喬葉的《取暖》、葉兆言的《情人魯明漢》、鐵凝的《伊琳娜的禮貌》等短篇小說。2016年,為了表彰她為中國文化在海外推廣所做出的杰出貢獻,她被授予“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
很多評論家都將《我不是潘金蓮》定位為女性小說或政治小說,但劉震云堅持認為這是一本生活小說。在這本書中,作者用絮叨的“嘮嗑體”向讀者展示著生活本身的荒誕并努力探求這荒誕背后耐人尋味的生活哲理。評論人周南焱認為這部作品中的人物對話非?!敖拥貧狻保叭缤瑫窆葓錾系柠溩?,鮮活而有勁,且不乏幽默”。…譯者阿爾索烏斯卡也感嘆劉震云語言的通俗化,她指出翻譯這樣的作品無疑是一個巨大挑戰(zhàn),因為“不僅要傳遞意思,更要傳遞他的風(fēng)格,而這種風(fēng)格不僅體現(xiàn)在他的每一句話中,更體現(xiàn)在字里行間,甚至在文字背后的言外之意中。從中文進行翻譯無疑是一次文學(xué)再創(chuàng)作,不論是在語法層面還是在詞匯層面。”[2]可見,想把這種“劉氏幽默”展現(xiàn)給西語讀者并非易事,在翻譯過程中譯者必然要對原文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叛逆”,這樣才能傳遞“劉氏幽默”的精髓,激發(fā)譯文讀者的閱讀興趣。
“創(chuàng)造性叛逆”是由法國文學(xué)社會學(xué)家埃斯卡皮提出的,謝天振教授在其著作《譯介學(xué)導(dǎo)論》中引入此概念并對其展開深入分析。他認為創(chuàng)造性叛逆的根本特點是“把原作引入了一個原作者原先所沒有預(yù)料到的接受環(huán)境,并且改變了原作者原先賦予作品的形式。在這一過程中,叛逆的主體是譯者、接收者和接受環(huán)境”(謝天振,2018:75)。也就是說,譯者在充分考慮譯入語文化語境與原語語境的差別,考慮譯文讀者的接受能力后對原文進行的適度的“變形”。當(dāng)原語與譯入語在邏輯思維、詩學(xué)、審美及文化層面都有較大差異時,這種“變形”可以產(chǎn)出較為流暢的譯文,可以適度調(diào)節(jié)譯文的文化負載量,為普通讀者的閱讀提供便利。本文以《我不是潘金蓮》的西譯本為例,分析譯者在翻譯過程中是怎樣進行“創(chuàng)造性叛逆”的。
一.標(biāo)題及文章結(jié)構(gòu)的調(diào)整
小說的標(biāo)題往往會成為吸引讀者的第一要素?!段也皇桥私鹕彙肺髡Z版的題目并未借鑒林麗君和葛浩文夫婦英文版所采用的“I Did Not Kill Mv Hus-band”,但也未直譯保留“潘金蓮”這個文化形象。據(jù)譯者所言,“考慮到西班牙語世界很少有人知道‘潘金蓮這個在中國耳熟能詳?shù)拿?,曾?jīng)想過《我不是一個妓女》這樣的翻譯方式,但又覺得太直截了當(dāng),失去在中文語境里的那份獨特的意味”[3],經(jīng)過仔細的考量,最終“Yo no soY una muj erzuela”(我不是壞女人)成為了西譯本的名字。此外,劉震云還專門為西語版作序,向西語讀者介紹了小說中出現(xiàn)的潘金蓮、竇娥、小白菜、白娘子這幾位“不是省油的燈”的女性形象,這些信息也為讀者的閱讀提供了一定的文化百科知識。
這部小說的一大特點就是采用“序言為主、正文為輔”的結(jié)構(gòu)安排。作者用近200頁去寫上訪20年、背離正常生活軌道的李雪蓮,卻僅用寥寥數(shù)十頁寫真正的“主角”史為民,雖然自己莫名其妙因李雪蓮事件被撤職,卻能看透世事,以豁然的心態(tài)生活。劉震云顯然很重視這種結(jié)構(gòu)上的反諷效果,他曾這樣談小說結(jié)構(gòu)的重要性:“我覺得判斷一個好的小說的標(biāo)準(zhǔn),不是你把一個故事寫的特別的動人,把人物關(guān)系寫的多么的栩栩如生,而是這些人物關(guān)系的擺布。就好象一個建筑一樣,結(jié)構(gòu)的力量比動人故事的力量大得多。結(jié)構(gòu)塊狀的錯動,它們之間是衡量一個作家內(nèi)在的功力,或者無形功力重要的方面。當(dāng)然,在塊狀力量錯位的下面,還有一種力量就是思想和哲學(xué)的力量,這是考量一個作家這一部作品能寫多好,包括他整個創(chuàng)作道路能走多遠的一個特別重要的標(biāo)志。”[4]可見,在作者心中,故事結(jié)構(gòu)和作品試圖揭示的生活哲理緊密相聯(lián)。在西語版中,這樣的結(jié)構(gòu)安排并未保留。西語版每章的標(biāo)題中直接略去了原文第一章、第二章標(biāo)題中的“序言”和第三章中的“正文”,小說結(jié)構(gòu)變成簡單的三章。此外,在西譯本中的作者序部分,劉震云明確地將李雪蓮作為小說的主人公介紹給讀者??梢姡髡弑救艘渤浞忠庾R到中西之間巨大的文化差異,小說結(jié)構(gòu)的改變很可能是作者和譯者協(xié)商之后共同做出的決定。此外,譯者還對原文中一些長達一、兩頁的段落進行了重新劃分,讓譯文更符合譯入語的表達習(xí)慣。
二.文化負載詞匯的翻譯
翻譯文學(xué)作品,最難莫過于文化負載詞匯的翻譯。“文化負載詞匯”是指“標(biāo)志某種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詞、詞組和習(xí)語。這些詞匯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逐漸積累的、有別于其他民族的、獨特的活動方式”(廖七一,2000: 232)。在《我不是潘金蓮》這部小說中,有著豐富的文化負載詞匯,譯者通過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在努力地平衡譯文的文化負載量,讓譯文更易為西語讀者接受。我們來看幾個關(guān)于俗語翻譯的例子:
1.一個退休的老干部,幫你的忙是不可能了,但想壞你的事,他還是有能量的;他在臺上那么多年,上上下下,也積累下豐厚的人脈,料不定哪塊云彩下雨,就砸在了你頭上。(45)[5]
Un cuadro juhilado dif I cil-mente puede avuclar; pero s Ipuede eChar a perder asuntos:durante tantos a?os en el poder,ha tejido muchos lazos y rela-clones, y nunca se sahe cu a ndolas
aguas
de
nuhes
lej anascaer a n sohre la caheza de uno.(61)[6]
2.“這個趙火車,曲曲彎彎,都讓他想到了。”(13)
“你肚子里不但藏著一個孩子,還藏著這么些花花腸子,我過去小看你了。”(14)
-Ese Zhao Huoc.he s I quesahe aprovecha- los huecos. (28)
En tu vientre. adem a s deuna criatura. haV intestinos sahios.No me imaginaha que fueras tanlista.(28)
3.“縣長,不是人干的活?!?/p>
一個縣想當(dāng)縣長的,有一百多萬;祖墳的墳頭上,未必長了這棵蒿子。(48)
-Eso de ser presidente decondado,qu 6 clif I cil!
-En el lugar hay m(is deun
mill 6 n de
personas
quequieren ser presidentes, pero enlas tumhas de los ancestros no atodos les salen augurios auspi-CIOSOS y no todos lo logran.(65)
這三個例子中,譯者對劃線部分的文化負載詞匯都采用部分保留、部分“變形”的方法。例1中,漢語習(xí)慣用“你”來泛指聽者,目的在于引起讀者共鳴,而在譯文中“你”這個人稱并未保留,而直接采用了無人稱的句式( se
sahe,uno),這不僅順應(yīng)了譯人語的表達習(xí)慣,也避免了因人稱轉(zhuǎn)換過于突兀而引發(fā)誤解。此外,譯者還特意給“云彩”(nuhes)加了修飾詞“遠處的”(lejanas),讓譯文讀者更容易體會到這種“始料未及”的感覺;例2中,作者用“曲曲彎彎”、“花花腸子”來體現(xiàn)人物的善于鉆營,直譯很難兼顧原文的意義及風(fēng)格。因此,譯者并未直譯“曲曲彎彎”,而是直接道明其意思為“善于鉆空子”(sahe aprovecharlos huecos),在保證讀者理解的前提下,保留了“腸子”(intestinos)這個在西語文化中并無“鬼點子”含義的詞匯,并巧妙地為其填上了一個“有智慧的”(sahios)的修飾語,很好地保留了原作語言風(fēng)趣、生動的特點;例3中,“墳頭上的蒿子”在西語文化中并沒有“好征兆”的象征意義,譯者雖在譯文中保留了“祖墳”(las tumhas delos ancestros),卻不得不舍棄了“蒿子”,直接傳遞其喻意,并在譯文中補充說明了此俗語的言外之意,即:“并非所有人都能如愿”(n0todos lo logran),以保證譯文與譯文讀者交際的順暢進行。
4.雖然鄭重也是馬文彬提拔的,但此一時彼一時,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207)
Aunque Zheng Zhong era delos suyos, pues hah I a sido pro-movido
por el, tambien eradesecllahle; ahora v antes erantiempos distintos; ahora, si lascosas sal I an hien, ser I a sum 6 rito;
pero
si
sal I an
mal.ser I a su culpa。(234)
5.秦玉河更看出李雪蓮是要糾纏下去,仍要折騰個魚死網(wǎng)破,問這一句話,還不定今后當(dāng)啥使呢;……(66)
Qin Yuhe, convenCido de queella ven I a con la espada desen-vainada, dispuesta a seguir con elpleito, pens 6
que su respuestatal vez tendr I a consecuencias.(82)
6.正是這個電話,讓已經(jīng)煮熟的一鍋米飯,又砸了鍋。(199)
Esa fue la llamada queprovoco que del plato a la hocase cavera la sopa...(225)
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再有五天就閉幕了,如果這五天能平平安安度過,不管李雪蓮是否被抓到,他都念阿彌陀佛了。(224)
Faltahan cinCo d I as para laclausura de los trahajos de laAsamhlea. Si esos cinco d I astranscurr I an en paz, atraparla ono va no importar I a mucho: elcielo estar I a de laclo cle WangGongdao.(254)
上面的四個例子中,譯者選擇略去劃線部分的文化負載詞匯并對其進行了解釋或替換。例4中,譯者為了使譯文更為流暢,省去了“蕭何”這個文化負載詞匯,直接將“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譯為“如果事情進行順利,那便是他的功勞;如果不順利,便是他的責(zé)任”(si las cosas sal I an hien.ser I a su merito; pero
Slsal I an mal. ser I a su culpa)。但統(tǒng)觀譯文,譯者并未對此類詞匯采用同樣的方法,而是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了不同翻譯策略。例如,原文中,作者曾將李雪蓮比作小白菜、潘金蓮、竇娥、白娘子、哪吒、孫悟空、穆桂英等。由于作者在序言中介紹了前四位,譯者在翻譯時便直譯而未多加解釋,而在涉及后幾位時,考慮到譯文讀者缺少相關(guān)文化背景知識,譯者采用直譯并加腳注的方法為讀者補充百科信息。此外,譯者還采用文內(nèi)注釋,如在提到“中南?!睍r,為便于讀者理解,譯者用同位成分補充說明中南海為中央政府所在地;例5中,譯者并未硬譯“魚死網(wǎng)破”,而是根據(jù)語境將其處理為“出鞘的劍在手”(con
la
espadadesenvainada),傳遞出“誓不罷休”的意味;例6中,譯者則直接用同樣能表達“功虧一簣”的西語諺語“湯到嘴邊卻灑了”(del plato a laboca se cayera la sopa)做了替換;例7中,“阿彌陀佛”是佛教用語,而西語國家大多為天主教國家,考慮到宗教方面的差異,譯者將其譯為“天都站在他這邊”(elcielo estar I a de lado de wangGongclao),使譯文讀者更容易接受。
8.“看門當(dāng)個狗,還拿雞毛當(dāng)令箭了,里邊住的都是你爹?你爹坐月子呢,怕招風(fēng)不能見人?”(81)
- El perro de la puerta a—susta con una espada de plumade gallo - clijo Zhao,y luego re-mat 6 escupiendo en el piso -.Todos los de adentro son tuspanentes? Tu padre acaha de dara luzv no sale por mieclo al ai-e?(96)
例8中,譯者對“拿雞毛當(dāng)令箭”這一俗語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寫。“拿雞毛當(dāng)令箭”本有小題大做、借題發(fā)揮的意思,這里譯者將其譯為“拿著雞毛劍嚇唬人”(asusta con una espacla de plumade gallo).雖然譯文和原文有一定出入,但筆者認為譯者生動地傳遞了作者的意圖,同時也保留了作者幽默的風(fēng)格。此外,譯者還將此句中出現(xiàn)的“爹”換成了“親戚”(tus parientes),讓譯文更易為譯文讀者接受,將“坐月子”翻成“剛生完孩子”( acaha
cle
dar aluz),既避免了對“坐月子”進行解釋,又不影響與下文的銜接。
三.文化形象的替換
有時為了讓譯文更加生動、更貼近譯文讀者,譯者會對一些在中國文化中有特定文化內(nèi)涵的詞匯做文化形象的替換,也就是說用譯入語文化中具有同樣或相近文化內(nèi)涵的詞匯來做替換。
9.如今頭上戴上了一頂潘金蓮的帽子,想開辟未來也不可能了。(69)
- ahora,con la cruz de PanJinlian a cuestas. va no ser I aposihle iniciar una nueva vida.(85)
10.但李雪蓮告狀告了二十年,與警察斗了二十年心眼兒,自個兒也長了心眼……(171)
Pero despues de lidiar conlos polic f as durante veinte aos.a Li Xuelian le crecleron loscolmillos.(194)
11.院長沒能力辦到的事,賈聰明辦到了,不是給自己將來當(dāng)副院長,鋪了更厚的臺階?于是興沖沖來到縣政府,要見鄭重。(194)
- pues Jia el listo hah I ahec.ho lo que el presidente delTrihunal no hah I a podido hacer.De esta manera, acaso ZhengZhong no le tender I a un tapeterOJO para su ascenso a vlcepresl-dente?(220)
12.“還鎮(zhèn)長呢,純粹一個潑皮。不就一頓飯嗎,就是刀山,我走一趟就是了?!保?34)
-Ah,quejefe,no le lle-gas ni a un pedo. Ni que me ll—evaras a la guillotina; solo se tra-to de una comicla, homhre. Vamosy va.(154)
13.不咋樣,還在床上躺著呢,離見閻王也不遠了。(159)
Postrado en cama, esperandoel d I a para reunirse con sucreacior.(181)
例9中,譯者將原文中的“帽子”改為“扛在肩上的十字架”(lacruza
cuestas).“十字架”在天主教國家是“苦難”的象征,這樣的替換使譯文讀者很容易感受到李雪蓮所背負的“潘金蓮”這個罵名給她帶來的痛苦;例10中,原文中的“心眼兒”被替換成“尖牙”( loscolmillos),“colmillo”在西語中表示“隨著年齡或經(jīng)驗的增長,人變得更善用計謀”,準(zhǔn)確而生動地傳遞了原文的意義;例II中,譯者則把“更厚的臺階”替換為“紅毯”(untapete rojo),并將原文中賈聰明的上級鄭重變成了句子的主語,譯文變?yōu)榱恕班崬橘Z的晉升鋪紅毯”,生動地表達了賈聰明期待“官運亨通”的強烈愿望;例12中,譯者將中國文化中形容艱難險阻的“刀山”換成了西方讀者熟悉的“斷頭臺”(la guillotina);例13中,譯者將中國神話中的“閻王”變成了“創(chuàng)造萬物的上帝”(sucreador)。雖然這些文化形象的替換,一定程度上讓譯文讀者失去了感受中國文化特有概念的機會,但無疑也讓譯文能更好地融入譯入語語境,讓譯文讀者能更為快速、省力地理解原文,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傳遞了原文作者詼諧、幽默的語言風(fēng)格。
四.結(jié)語
余華在談原文與譯文之間的關(guān)系時曾說:“譯文和原文不像是戀愛關(guān)系,像是拳擊比賽,譯文給原文一拳,原文還譯文一拳,你來我往,有時候原文贏了,有時候譯文贏了,十個回合以后打了一個平手,然后偉大的譯文出現(xiàn)了”(高方,余華,2014:60)。譯文中的“忠實”與“叛逆”便是這種博弈關(guān)系的體現(xiàn),也是一種“得”與“失”的平衡。對于像西語與中文差異如此之大的兩種語言來說,再忠實的翻譯也不可能不適當(dāng)?shù)刈鰵w化處理,不加變通的硬譯,無疑會加大譯文的文化負載量,給普通讀者的閱讀帶來困難,不利于中國文學(xué)在海外的廣泛傳播和推廣,而適度的變通或“創(chuàng)造性的叛逆”有時能更為成功地傳遞作者的寫作風(fēng)格和更為生動地傳達作者的寫作意圖,讓譯文更加流暢,可讀性增強,正如許鈞教授所言,“愚笨的‘忠誠可能會導(dǎo)向‘叛逆,而巧妙的‘叛逆可能會顯出忠誠”(1997:41-42)。
參考文獻
[1]高方,余華,尊重原著應(yīng)該是翻譯的底線——作家余華訪談錄[J].中國翻譯,2014(3):5963.
[2]胡安江,彭紅艷.從“寂靜無聲”到“眾聲喧嘩”:劉震云在英語世界的譯介與接受[J].外語與外語教學(xué),201 7,294(3):1 11.
[3]廖七一.當(dāng)代西方翻譯理論探討[M].南京:譯林出版社,2000.
[4]劉震云,我“繞“是因生活本身就特別“繞”[E B/O L].http://book.sina.com.cn/newS,b/201 2 08 1 4/1 55831 5844—2.shtm],2018—8 6.
[5]劉震云,我不是潘金蓮[H].北京:長江文藝出版社,201 2.
[6]許鈞.我和翻譯[A].戴立泉,楊懷宇.江蘇學(xué)人隨筆[C].南京: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7.
[7]謝天振,譯介學(xué)導(dǎo)論[H].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18.
[8]周南焱,重讀小說,<我不是潘金蓮>:少一分刺破現(xiàn)實的力度[EB/OL].http:肌wwW.X1nhUanet.COm/DOOK/201 6 1 1/21/c l29371884.htm.2018—9 20.
[9]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莉亞娜·阿爾索夫斯卡:中文不再是一座令人生畏的山峰[EB/OL],http:肌www.yldianzlxun.com/m/artlc]e/0JVNUBd,2019 6 13.
[10]0]ascoaga Andres.L1u Zhenyun:Un vlaje de]chlno a]espao][EB/OL].https:∥gatopardo.com/Dortafo]10門1brOs/]1brOS一de]iu ZhenyUn/,2018 8 27.
[1 1]L1u Zhenyun. Yo no soy unamujerzue]a[H]jana Arsovska (trad.).Beljlng: Chlna Intercontlnenta] Press,2015.
注釋
[1]httD://WWw.xlnhuanet.com/book/201 6 1 1/21/c 1 29371884.htm.
[2]https://gatoDardo.com/portafo]10/]1Dros/]1Dros de一]1u zhenyun/(原文為西語,由筆者譯成中文).
[3]http://Www.ylalanzlxun.com/m/artlc]e/0JVNUBjd.
[4]http://book.slna.com.cn/news/b/2012-08-14/l55831 5844—2.Shtm].
[5]原著版權(quán)信息見參考書目,例子后面的數(shù)字為其所在原著的頁碼。
[6]《我不是潘金蓮》西譯本版權(quán)信息見參考書目,例子后面的數(shù)字為其所在譯本的頁碼。
本文系“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wù)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生態(tài)翻譯學(xué)視角下的中國當(dāng)代小說在西語國家的譯介研究”成果,項目編號:3162018ZYE02。
(作者介紹:王晨穎,外交學(xué)院西班牙語教研室講師,博士,主要研究領(lǐng)域:翻譯理論與實踐及中國文學(xué)外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