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但是很多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會不自覺地進行講解、論述,然后讓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去記憶、掌握知識。雖然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忽略了對學生英語能力的培養(yǎng),無法使學生靈活地運用英語與他人進行交流。因此,教師應優(yōu)化教學方式,提高英語課堂的實效性。本文從口語教學、聽力教學、閱讀教學三個方面入手,闡述了提高初中英語課堂實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0)18-0055-02
引 言
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由于教師只注重講解、論述知識,學生只能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記憶知識,并沒有真正地理解、掌握知識,在運用知識時存在一定的困難。所以,教師要想方設法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實效性。那么教師應該如何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實效性呢?
一、口語教學的實效性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目的是與人交流。但是受傳統(tǒng)教學的影響,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會將重點放在學生的書面答題能力上,完全忽視了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忽視了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1]。而要想提高英語教學的實效性,教師首先應提高口語教學的實效性。那么教師應該如何提高口語教學的實效性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開展英語口語交際課,讓學生應用英語進行互動實踐。
例如,在教學Unit 1中Know yourself的Reading部分時,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討論這樣一個問題:性格和工作之間有怎樣的關系?為了激發(fā)學生的互動興趣,教師可以讓學生把自己喜歡的明星、科學家、家人或朋友當作例子。在討論完所喜歡的人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一下自己,說說自己的性格特點,適合做什么工作,然后引導學生用教材中的主要句型“He is...he likes...”進行交流。本單元的主要詞匯有creative, curious, energetic, modest等,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這些單詞用到上述句型中。在學生能靈活運用這些詞匯、句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圍繞以下問題開展對話:What's your personality? What job do you want to do? Do you think your personality is suitable for the job?在將這些問題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后,教師盡量不要發(fā)言,因為這些問題是符合學生交流興趣的,所以學生會自主自發(fā)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說一說自己喜歡的明星、科學家等,暢想一下自己的未來。在溝通、交流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對自己的未來有了一定的暢想和規(guī)劃,自身口語表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由此可見,在以學生為主體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合作、探究,掌握介紹自己的方法,同時提高英語思維能力。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開展英語口語交際課,讓學生在口語交際課上運用自己所學的詞匯、句型進行交流,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口語運用能力,發(fā)散學生的思維。例如,在教學Unit 8中的Fashion時,教師可以在Task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開展“Fashion poster show”的口語活動。因為初中生熱衷于時尚潮流,所以教師開展這樣的口語活動,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其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在這一活動中,教師可以將其分為“創(chuàng)造設計時尚海報”和“以‘show time的形式匯報設計成果”兩個步驟。在這樣的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中,學生會積極思考,大膽設想,主動說出自己的看法,設計出很多有創(chuàng)意的海報,如有的學生的海報主題是時尚服飾,有的學生海報主題是關于校園時尚。在學生用語言匯報自己的成果時,教師要多肯定、少否定,多夸獎、少批評。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繼續(xù)發(fā)散自己的思維,用多種不同的方法表達自己,并靈活運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從而提升口語學習效率。
二、聽力教學的實效性
聽懂英語是學生學習英語的第一步,所以教師要想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就需要提高聽力教學的實效性[2]。鑒于興趣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源泉,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會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英語聽力學習中,所以,教師要想方設法地激發(fā)學生對聽力的興趣。教師既可以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又可以加強學生的聽力訓練[3]。
例如,教師可以在每節(jié)英語課堂的前五分鐘開展一場小型的演講比賽,鼓勵學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用英語進行交流。這樣一來,教材中的一個個小故事就會以表演劇的形式出現(xiàn),學生會在不知不覺間進行聽力的練習。初中生好勝心較強,教師可以根據(jù)這一特點,有計劃地開展talk show比賽。
而在平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學生的情感交際,借助情感交際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例如,在教學Unit 26 People and work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nèi)容有關的情境,將英語的學習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讓學生在相關情境中進行學習,這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伊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一幅展現(xiàn)家庭生活的圖片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然后在圖片中的人物旁邊用文字簡單地介紹這些人物的實際情況。隨后,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What do I do? Where do I work? What is my husband's job? Where does he work?在學生討論結束后,教師可以展示其他的圖片,讓學生用相關句式進行互問互答,如“What are they? What do they do? What are their jobs? Where do they work?”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會暢所欲言,與同學討論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傾聽對方的觀點。由此可見,這種方法既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興趣,又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進行強化訓練,讓學生通過多聽提高聽力水平。英語教材中的每個單元中都配有英語聽力訓練題,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并讓學生做這些習題,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不過,教師在進行強化訓練時,要有一定的目的性、計劃性,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
三、閱讀教學的實效性
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是學生運用所學詞匯、句型、語法對文章進行解讀的過程。學生的閱讀能力會直接影響其今后的英語學習效率。所以,教師要重視閱讀教學的實效性[4]。
首先,教師可以根據(jù)英語的特點,設計能激發(fā)學生認知體驗的情境。為了增加情境的真實性,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通過聲音、圖片、視頻,將抽象、生澀的知識形象生動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將學生帶入情境中,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知識、感受知識、把握文本內(nèi)容。
例如,在教學Unit 4中的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時,教師應根據(jù)語篇內(nèi)容,在課前播放達人秀的優(yōu)秀表演,在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同時,讓學生去思考、感受語篇內(nèi)容。又如,在教學Unit 4中的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時,教師要明白這篇文章討論的話題為學生在周末是否需要放松。所以在讓學生閱讀前,教師可以設計幾個與這篇文章的主題相關的問題,如“What will you do on weekends?”“Do you need to relax on weekends?”通過這些問題,讓學生簡要地表達自己的態(tài)度。再如,在教學Unit 3中的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時,教師要先明白這個語篇的主題為學生該不該做家務,然后在讓學生閱讀前,教師可以提出類似的問題,將學生帶入相應的情境中,讓學生感受知識、思考問題。
其次,教師需要為學生搭建一個閱讀的支架,并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借此來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在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深入分析信息、挖掘文章的內(nèi)涵,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讓學生進行高效的閱讀。
例如,Unit 8中的How do you make a milk shake?的第二部分描述的是火雞的制作過程,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繪制出有關的連環(huán)畫,然后將課文順序完全打亂,讓學生通過閱讀進行重新排序。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非文字模態(tài)的敏感性,還可以提高學生識讀非文字模態(tài)的能力。又如,在教學Unit 2中的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時,教師首先要明確這篇文章主要講述的是閱讀的頻率,然后可以提出這樣的要求:根據(jù)文章,繪制出圖表。因為進行了實踐,所以學生可以快速地理解語篇內(nèi)容,理解文章結構,厘清知識間的邏輯關系,并掌握閱讀技巧。
結 語
提高英語教學的實效性是應時代所趨,也是新課程改革不斷發(fā)展的必然結果。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在教授學生知識的同時,應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而要想達到這一目標,教師就要有效提高英語教學的實效性。以上是三種提高英語教學實效性的方法,教師可以將其運用到實際教學中,讓學生理解知識、掌握知識,提高自身的口語表達能力、聽力、閱讀能力,從而為今后的學習與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邊紅偉.淺談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的針對性與實效性[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版),2015(12):9.
柯瓊華.改變課堂模式,提高初中英語課堂實效性[J].中學英語之友(中旬),2009(Z2):19.
劉英慧.如何提高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的針對性與實效性[J].中國培訓,2016,299(02):266.
李健.如何提高初中英語課堂實效性的研究[J].吉林教育,2018(36):98.
基金項目:本文系賀州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9年度課題“提高初中英語課堂實踐性的實踐與研究”(立項編號:KTLX2019B61)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盧石秀(1976.9—),女,廣西防城港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