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雪純
摘 要:目的:研究對自閉癥兒童應用音樂療法進行治療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一至九年級在我校的自閉癥兒童40人。結果:對照組自閉癥兒童接受音樂療法治療后的各項指標均優(yōu)于實驗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對自閉癥兒童應用音樂療法治療后,改善了兒童孤獨的癥狀,可提高治療效果,值得推廣。
關鍵詞:治療效果 自閉癥兒童 孤獨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fā)展,兒童孤獨癥的發(fā)病率也開始漸漸上升,國家以及社會各階層也對此頗為重視。而目前,對于治療自閉癥兒童的方法沒有得到完全統(tǒng)一,也不十分明確。因此,本文選取我校的40例自閉癥兒童作為本次研究的觀察對象,并展開討論,具體報告如下。
一、一般資料和治療方法
1.一般資料
選擇一至九年級在我校的自閉癥兒童40人作為本次研究的觀察對象,依據(jù)隨機分組法將其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20人,其中實驗組兒童男孩12人,女孩8人,年齡在2-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3±0.5)歲;對照組兒童男孩9人,女性11人,年齡在3-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2±0.8)歲。
2.治療方法
基于新課程改革標準下,圍繞欣賞、演唱、音樂游戲等方式,以提高學生互動興趣為基礎,整合專業(yè)治療因素,利用多元化措施,實現(xiàn)改善學生自閉現(xiàn)象,推動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筆者將主要參考了多元化治療方法,通過組織學生集體課等方式,實施音樂療法治療措施。例如:組織幼兒參與交流課程,在課程中導入音樂治療法。其中,音樂療法主要包括被動聆聽和主動參與,工作人員在對兒童治療前,播放開場音樂,患兒在治療過程中要保持聆聽,同時也可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擺動身體、也可跟著演唱,教師應鼓勵學生參與活動,激發(fā)學生參與興趣;即興表演,工作人員可依據(jù)學生自身情況及特點,進行適當?shù)丶磁d表演,學生可跟著音樂的節(jié)奏和感覺進行即興表演或者跳舞,對于一些富有天賦的兒童還可進行即興再創(chuàng)造,時間大約在十分鐘左右。對患兒進行音樂故事治療,工作者可為學生表演一段音樂故事,利用暗線貫徹始終,引導學生在故事講解的過程中,適當做出相應的表演,時間可保持在五分鐘左右,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改善學生自閉心理,提高學生參與興趣;對學生的再見表演:工作人員對學生進行音樂治療結束時,通常以再見歌收尾,能夠保證幼兒在聆聽過程中,了解到再見的表達意思,時間在五分鐘左右。
3.觀察指標及評價方法
觀察實驗組和對照組自閉癥兒童的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無效三個標準,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人數(shù);對比實驗組和對照組兒童的CARS評分情況,以30分為標準,30-37分為輕中度孤獨癥;37-60分為重度孤獨癥。
4.統(tǒng)計資料
將數(shù)據(jù)復制到excel表格中,用SPSS17.0軟件進行對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和整理,計量資料用(x±s)來表示,計數(shù)資料運用卡方來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二、結果
1.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兒童的治療效果情況進行評估。
對照組兒童的治療總有效率情況明顯高于實驗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情可見下表。
2.通過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兒童治療前后的CARS評分情況進行比較。
兩組自閉癥兒童在治療前的CARS評分情況均沒有明顯差異性意義;治療后,對照組兒童的CARS分數(shù)更低于實驗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情可見下表。
三、討論
目前,自閉癥兒童的患病率到現(xiàn)在已經呈進行性上升的趨勢,為我國有關部門的工作增加了更多的困難性。而音樂療法作為心理學上的一種治療方法,是可以通過音樂使患兒消除心理障礙,促進心身健康的目的。本文通過對實驗組和對照組自閉癥兒童的治療效果情況及治療前后的CARS評分情況進行對比,兩組患兒在治療前的CARS評分情況均沒有明顯差異性意義;對照組患兒應用音樂療法進行治療后,CARS評分情況及治療效果情況均優(yōu)于實驗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新課改中明確強調,要注重學生身心發(fā)展,加強幼兒綜合素質,教師有義務、有責任推動學生健康發(fā)展,對自閉癥兒童應用音樂療法進行治療后,能夠明顯改善患兒的孤獨狀態(tài),提高患兒的治療效果,有利于促進患兒的身心健康水平,更值得被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張勇,潘美佳.音樂治療在自閉癥兒童康復中的應用研究[J].戲劇之家,2020(12):47+49.
[2]姜華.音樂治療在自閉癥兒童康復中的應用[J].戲劇之家,2020(1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