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平
【內容摘要】信息技術的快速變化發(fā)展與教育改革的持續(xù)推進與不斷深化,基于互聯(lián)網技術為微課在初中教育教學中的應用變得更為廣泛。微課教學較傳統(tǒng)教學模式存在較大的顯著區(qū)別與差異,教學階段重視對課程的科學設計以及模式的優(yōu)化創(chuàng)新?;诖?,本文對初中信息技術微課教學設計做出分析探討。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微課教學設計
前言
初中信息技術是教育培養(yǎng)學生信息技術與信息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課程,若想達到此教學目標,開展教學階段,教師應重視對教學方法做出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并對教學內容采取及時更新,根據學生學習的標準需要對微課教學做出科學設計,教育培養(yǎng)學生全面綜合發(fā)展。基于此,教師務必對微課教學設計加以重視,使學生學習效率得以有效增強,使信息技術教學效果得以有效提高。
一、微課概述
微課教學,主要為通過較短的課程時間,對教材內容涉及的知識內容以及具體知識點設計有關的視頻與動畫,并向學生做出直觀形象展示,使其能夠對知識內容做出更加深刻的學習與記憶,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歡樂與趣味,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并積極主動投入學習。與此同時,微課教學所需的視頻容量相對較小,可以快速下載傳輸至終端設備,完成教學以及學習,使教學更加高效快捷。除此之外,因為微課視頻時間通常較短,學生此段時間內注意力能夠得到有效集中,對微課涉及的知識內容做出更加高效的學習,使學習效率與教學效果得到全面增強。同傳統(tǒng)教學方法做出對比,微課教學內容相對集中,視頻全部內容以知識點為基礎,課堂教學涉及的重點與難點知識得到有效凸顯,教學主體十分清晰明確,使學生可以完成針對性的學習[1]。
二、初中信息技術微課教學設計對策
1.教學內容
若想將課程教學內容轉變成微課,基于遵循模塊化課程的原則,將傳統(tǒng)教學內容做出科學設計,使其變成微課,將教授的教材內容以單元的形式做出科學合理編排,構建教學單元模式,各不相同單元彼此之間建立有效銜接,之后將教學單元內容劃分成課時形式做出有效呈現(xiàn),并將課程劃分為具體的知識點,對教學內容做出科學高效分解。最后,教師按照教授的知識點對微課教學做出科學合理設計[2]。
2.教學目標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階段,需彰顯出學生主體地位。教學目標設計應重視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充分凸顯,學生能夠按照微課教學目標完成對教學內容的選擇性學習,學生還能夠事先通過對微課進行觀看與學習,從而對信息技術講授的基礎知識內容做出預習與理解,使學生能夠在積極主動參與至微課教學,對學習內容做出整理與歸納。課后能夠積極主動做出溫習與拓展,學習了解豐富的知識內容。教學目標的明確,能夠使學生在微課學習后,對知識內容以及學習習慣做出徹底的改變。同時,教學目標設計應具備可行性特點。微課教學設計階段,教學目標的作用與影響十分關鍵,唯有對教學目標做出科學合理的精心設計,方可確保教學能夠存在可行性特點,使信息技術教學得以順利開展。此外,教學目標應具備梯度性。信息技術教學階段,微課教學設計時,教學目標應彰顯出梯度性,使基礎各不相同的學生均可以發(fā)現(xiàn)自身想要實現(xiàn)的學習目標。課堂教學之前,全部學生可按照教學目標挑選信息技術微課,并完成課前預習;課堂教學之中,后進生同中等生能夠按照教學目標的具體標準,對知識內容做出有效學習;課堂教學之后,全部學生可按照教學目標,對知識做出溫習與鞏固,同時還可對知識做出有效拓展學習。微課教學設計的教學目標,使將教學內容做出分解與詳細劃分,將教學目標落實至知識點方面,設計出具備梯度性特點的教學目標。
3.教學方法
應基于教學規(guī)律為基礎,對教學方法做出科學合理的選擇。例如,對講授法加以科學運用階段,對知識內容的教授則需基于循序漸進的標準原則,以及間接和直接經驗緊密結合的標準原則,并基于學生的間接與直接經驗緊密結合的標準要求來完成。情景教學法則需按照教師主導以及學生主體作用緊密結合的標準原則,位于教學階段構建適宜的教學情境,對學生主體作用予以充分關注和重視,使學習與應用、認知與情感能夠緊密結合。同時,應按照學生特點對教學方法做出科學合理的選擇。教學方法并非固定,應按照教學內容對教學方法做出科學選擇,方法選擇以及使用方面,教師應對教學基本原則、特點與規(guī)律以及內容等做出充分考慮,對微課教學方法做出科學合理選擇。此外,還需對教學內容選擇加以高度關注與重視。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階段,不同知識點均存在對應教學目標,對不同知識的教學應選擇能夠幫助快速高效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教學方法。比如,指導學生學習了解各不相同類型數據的具體輸入方法,則需通過探究法完成具體教學;指導學生學習了解基礎知識內容,則需通過演示法以及探究法等。微課教學設計階段,應按照教學內容對教學方法做出科學制定,根據教學內容以及教材內容具備的特點做出合理的科學選擇。
結論
綜上所述,同傳統(tǒng)教學方法做出對比,微課教學存在十分顯著的優(yōu)勢特點,微課設計階段應重視對微課做出科學設計,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為設計的重要內容,使設計能夠充分滿足學生的具體學習標準需要,并充分彰顯出教學主體,使學生學習效率得到有效增強,使信息技術教學效果得以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包軍寶.基于微課的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設計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9(14):123-125.
[2]婁國棟.信息技術,微課結合——基于微課的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設計策略研究[J].好家長,2018(22):249.
(作者單位:甘肅省通渭縣平襄鎮(zhèn)安川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