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媛媛
摘要:宣傳海報集敘事圖像、文字、顏色等多種模態(tài)為一體,濃縮地表達宣傳的主題。人們閱讀海報的過程實際上是對這些符號要素解碼的多模態(tài)話語過程。2019年熱播劇《都挺好》自播出以來備受矚目。根據克雷斯和賴文的視覺語法理論,分別從再現意義、互動意義和組篇意義來解讀該劇“難念的經”版主題中多種模態(tài)的關系,并探討宣傳海報如何通過文字、色彩等元素體現人物關系,構建電視劇反映的整體意義。
關鍵詞: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 視覺語法 《都挺好》 主題宣傳海報
中圖分類號:H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11-0090-03
隨著社會發(fā)展和科技進步,人們已步入信息化時代,多元化的社會文化使人們的生活方式也變得多樣化。如今,以語言為主的單一模態(tài)早已無法滿足現代人豐富多彩的生活需求,而圖片、色彩、文字、音樂等多種元素的結合日益受到大眾的歡迎。在此基礎上,語言文本呈現出多模態(tài)特征,非語言信息正在占據主導地位。因此,提高人們對絢爛多彩的多模態(tài)的識讀能力變得越來越重要。
信息形式的多樣化使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越來越受到學術界的重視。多樣的電影海報、節(jié)日宣傳海報、宣傳片等也為多模態(tài)理論的應用提供了模板和平臺。越來越多的學者也開始關注視覺語法理論在這些多模態(tài)語篇分析中的應用。2019年熱播劇《都挺好》自播出以來備受矚目,因其劇情貼近生活,風格生動寫實,人物豐富立體,廣受好評,其收視率居高不下,在社會上引起熱議,具備一定影響力。且其“難念的經”版主題海報主題突出,人物關系鮮明,富有極強的設計感,具有研究價值。因此,本文基于克雷斯和賴文的視覺語法理論,著重從再現意義、互動意義和組篇意義來解讀該劇海報中多種模態(tài)的關系,并探討宣傳海報如何通過文字、色彩等元素體現人物關系,構建電視劇反映的整體意義。
一、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理論綜述
20世紀末,隨著信息形式的多樣化發(fā)展,多模態(tài)語篇開始進入公眾視野并涉及生活方方面面。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主要基于韓禮德的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理論。韓禮德(1985)認為,語言作為社會符號,其意義不僅局限于語言本身,還可以通過語言以外的其他符號來實現。他認為語言主要有三種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這三個元功能為多模態(tài)語篇分析提供了理論基礎。
多模態(tài)話語的最早研究者之一Barthes在他1977年發(fā)表的論文《圖像的修辭》一書中探討了圖像在表達意義上與語言的相互作用,提出了一些十分有價值的概念,如圖像和文字的關系。OToole(1994)在《展示藝術的語言》一書中第一次把韓禮德的三個元功能的思想延伸到繪畫上,提出了展覽畫的三個元功能:表現功能、情態(tài)功能、組篇功能,并提出作品、情節(jié)、圖形、成員四個單位??死姿购唾囄模?001)研究了模態(tài)與媒體的關系,專門探討了多模態(tài)現象規(guī)則地表達意義的現象,包括視覺語法、顏色語法,以及報紙的版面設計和不同媒介的作用等。并且在《閱讀圖像》一書中,克雷斯和賴文(2006)詳細闡述了視覺語法,為分析圖像創(chuàng)建了理論基礎,解析了視覺語法框架,即再現意義、互動意義和組篇意義。
國內也有許多學者從不同角度對多模態(tài)話語進行研究。李戰(zhàn)子(2003)最先引入克雷斯和賴文的視覺語法理論,從社會符號學的角度對多模態(tài)語篇進行分析,認為這種分析方法對語言的社會符號學、多模態(tài)語篇和英語教學具有重要意義。朱永生(2007)探討了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的理論基礎及研究方法;韋琴紅(2009)探討了視覺環(huán)境下的多模態(tài)化及多模態(tài)話語研究;李戰(zhàn)子和陸丹云(2012)探討了多模態(tài)符號學的理論基礎、研究途徑及發(fā)展前景;馮德正(2017)探討了多模態(tài)語篇分析的基本問題,并從認知角度探討了多模態(tài)轉喻與圖像語篇的意義構建;張德祿(2018)探討了系統(tǒng)功能理論視角的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框架,并用實例進一步說明。
綜上可知,國內外學者對此做了多方面研究。本文則主要基于視覺語法理論并結合社會熱議話題,通過《都挺好》這一熱播劇來探討多模態(tài)語篇是如何通過各種符號元素構建人物關系,從而傳達電視劇完整主題意義的。
二、《都挺好》主題宣傳海報的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
《都挺好》一劇主要從一個獨立女性的視角,深度探討了原生家庭對子女的影響,將“重男輕女”“媽寶”“養(yǎng)老啃老”“老年婚戀”等家庭爭議話題生動演繹。該劇劇情貼近生活,人物形象立體豐富,其人物性格和生活環(huán)境充滿現實感,因此一經播出便吸引大批觀眾,收獲好評。其“難念的經”版海報更是從不同角度不同場景展現了其人物關系,給人以“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的生活感。本文選取發(fā)布的兩張相關海報,著重從再現意義、互動意義和組篇意義對此進行分析和探討。這兩張海報中一張以白晝?yōu)楸尘?,一張以黑夜為背景,在以下分析中,為加以區(qū)分,以海報1代替白晝?yōu)楸尘暗暮?,海?代替黑夜為背景的海報。
(一)再現意義
再現意義指電視劇中人物、事件及環(huán)境在圖像上的濃縮,通過海報,觀眾對電視劇有整體的了解和把握,其再現成功與否直接影響觀眾的觀看欲望。根據圖像特點,賴文(2006)將再現意義分為敘事再現和概念再現。
從分類上看,兩張海報都屬于敘事性圖像。兩張海報總體分為上下兩部分,上方文字為該劇劇名,采用中英文兩種語言。下方展現了劇中主要演繹的8位人物形象,其8位參與者占據了整張海報的三分之二,是海報最突出呈現的信息。海報1主要以蘇家兒女各自的小家庭進行劃分,以蘇明玉和蘇大強為視覺中心。圖像中間蘇大強鎮(zhèn)定自若地舉著兩個小本,雖面帶微笑,卻讓人不禁聯(lián)想此動作是否暗藏玄機,蘇大強一系列逃避、自私、作妖的行為也在電視劇中表現得淋漓盡致,而且與蘇母相差距離甚遠,彰顯出兩人關系不和。左邊蘇母一臉不快地斜視著蘇明玉,蘇明玉一副胸有成竹,自信地斜視蘇母,兩人視線構成的矢量很明顯表現出兩人不和,彰顯出蘇母重男輕女思想,也表現出蘇明玉無所畏懼、自信自強的性格特點。蘇母旁邊的蘇明成一家,蘇明成手指蘇明玉,其手指方向和目光再次構成矢量,蘇明成是矢量的發(fā)出者,手指方向和目光所看方向即蘇明玉是矢量的目標。這一矢量表現出蘇明成對蘇明玉的不滿和兩人的積怨頗深。朱麗拉著蘇明成并看著他,此時朱麗的動作和目光構成了矢量,矢量發(fā)出者是朱麗,目標者是蘇明成,這一矢量關系表現出朱麗的冷靜,顯示了朱麗在家庭中的調和作用。海報右邊蘇明哲一家,蘇明哲抱著女兒注視前方,其表情略顯無奈和苦惱,表現了作為長子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其妻子吳非目光看向女兒,表現出對女兒的關心和愛護。這張海報多次運用矢量,向觀看者傳遞出在這個大家庭中各小家庭之間的人物關系,以及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
海報2則從另一角度展現了其家庭人物關系。圖像左邊,蘇母、蘇明哲、蘇明成坐在一起其樂融融,交流甚歡,體現出老大、老二關系良好,以及蘇母對兩個兒子的喜歡。與此形成對比,蘇大強失落地坐在一旁,其家庭地位可想而知。蘇明玉則獨自站在中間化妝,仿佛這個家庭與她毫無瓜葛。右邊朱麗和吳非母女開心地坐在一旁,仿佛是平衡蘇家矛盾的主要力量。吳非和女兒則開心地看向蘇明玉,這一矢量透露出她們之間的親昵關系,也令人期待她們之間會產生何種交集。
總而言之,兩張海報都多次構成了矢量關系,通過參與者之間的矢量關系,從不同角度傳達出劇中各家庭各人物之間的關系。
(二)互動意義
基于克雷斯和賴文的視覺語法理論,互動意義主要體現了互動參與者與互動表現者之間的相互關系。這是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其主要從接觸、社會距離、視角和情態(tài)四個方面進行分析。
1.接觸
接觸是指參與者和觀看者之間通過眼神交流建立的一種假想的人際關系。根據是否有目光交流可以分為提供類圖像和索取類圖像。
海報1中,蘇大強與蘇明哲與觀眾有直接的眼神交流,表示希望與觀看者建立聯(lián)系,引起共鳴。海報中其他人物與觀眾沒有直接的眼神交流,蘇母和蘇明成對蘇明玉的眼神交流表明他們之間關系不和,蘇明玉眼神望向蘇母和蘇明成方向但沒有直視,眼神偏下,將蘇明玉的叛逆、獨立和堅韌表現得淋漓盡致。朱麗眼神看向蘇明成,表現了其想化解蘇家矛盾的心情。吳非與女兒的眼神交流表現了她們母女之間的和諧關系。
海報2中,只有蘇大強與觀眾有直接眼神交流,一臉委屈地看向觀眾,想通過眼神交流博取觀眾的同情。左邊蘇母滿面笑容望向兩個兒子方向,表現出和諧的氛圍。蘇明玉專注地看向手中的鏡子,表明其獨立的性格,試圖擺脫其家庭環(huán)境。右邊吳非和女兒小咪開心地望向蘇明玉,體現出其親密友好關系。
總而言之,兩張海報使用了索取和提供相結合的制作方法,既可以給觀眾提供電視劇的完整信息,也可以起到宣傳的作用。
2.社會距離
社會距離反映了參與者之間的社會關系??死姿购唾囄恼J為圖像鏡頭取景主要有:親近距離、個人近距離、個人遠距離、社會近距離、社會遠距離和公共距離。兩張海報均以平視的角度,可以看到所有人物的整個人物形象,屬于社會近距離。這樣可以使觀眾直接看出處于社會中的電視劇主要人物及他們之間的關系,從而激發(fā)觀眾的好奇心,引發(fā)觀眾想進一步觀看和深入了解電視劇具體內容的欲望。
3.視角
視角反映了海報設計者所凸顯的海報人物所持有的態(tài)度,可以分為水平視角和垂直視角。如果圖像以平視角度展現給觀眾,觀看者能很快融入圖像中,表明雙方處于平等的社會關系。反之,表明雙方處于不平等的社會關系。兩張海報整體上是從水平角度拍攝的,與觀眾處于同一水平線,與觀眾建立起一種平等的社會關系,使觀看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可以與圖像中人物進行互動,從而拉近觀眾與海報的距離。
4.情態(tài)
圖像的真實度和可信度往往通過情態(tài)來體現。情態(tài)主要表現在海報的色彩和色調上。情態(tài)可分為高情態(tài)、中情態(tài)和低情態(tài)。高情態(tài)指圖像使用高飽和度的色彩,低情態(tài)指圖像色彩只有黑白。這兩張海報均采用高值情態(tài)的色彩和色調,海報1以色調明亮的白晝環(huán)境為基調,而海報2以萬家燈火的背景為基調,白晝和黑夜代表了生活的一天24小時。兩張海報中蘇明玉的衣服顏色也較其他人鮮艷明亮,表現了其性格特征??偟膩碚f,兩張海報從不同角度通過其色彩對比引發(fā)觀眾思考,極大程度地展現了電視劇的主題。
(三)組篇意義
根據克雷斯和賴文的觀點,構圖意義主要分為信息值、定框和凸顯。本文主要探討組篇意義的信息值和凸顯兩方面。
1.信息值
信息值的體現取決于各種元素在圖像中的位置。上方元素為理想信息,下方元素為實際信息;左邊元素為已知信息,右邊元素為新信息;位于圖像中心的元素為核心信息,位于圖像外圍的元素為輔助信息和具體信息。
兩張海報中,劇名“都挺好”均位于圖像上方,是理想凸顯的信息,表明了該劇的主題。兩張圖像中蘇大強和蘇明玉都位于圖像正中間位置,表明這兩個人物是劇中主要人物,所有話題均圍繞兩人展開。其他人物位于中心人物兩邊,以此輔助說明與主人公的關系及暗含發(fā)生事情的紛爭。因此,從信息值角度來看,兩張海報不僅向觀眾傳遞了信息和視覺效果,也凸顯了該劇的人物關系。
2.凸顯
凸顯指圖像中各個元素的不同表現程度,可以通過位置、大小、顏色等來區(qū)分。位于前景,形狀越大、顏色越濃則越凸顯,越容易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這兩張海報中,8位人物占據了整張海報的三分之二,具有較強的顯著性。就文字這一模態(tài)而言,劇名“都挺好”字號大,字體突出,作為電視劇首要突出的信息,具有很強的凸顯性。在8位人物中,蘇大強和蘇明玉位于海報正中間,且蘇明玉衣服色彩鮮艷明亮,這個人物有很強的凸顯性,說明為劇中主要人物,所有事件和人物關系均圍繞兩人展開。
三、結語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fā)展,單一模態(tài)早已不能滿足人們在信息時代獲取信息的需求。其他模態(tài)如圖像、聲音和顏色等在信息傳遞過程中發(fā)揮著越來越突出的作用。各種類型的廣告、宣傳片、海報等都融合了多種模態(tài)以快速吸引觀眾眼球,是典型的多模態(tài)語篇。
本文以克雷斯和賴文的視覺語法為理論基礎,結合社會熱議話題,選取2019年熱播劇《都挺好》的“難念的經”版海報,解讀了該劇海報中多種模態(tài)的再現意義、互動意義和組篇意義,再現意義中,兩張海報都多次構成了矢量關系,從不同角度傳達出劇中各家庭各人物之間的關系;在互動意義中,兩張海報使用了索取和提供相結合的制作方法,均使用社會近距離,以平視視角和色彩對比凸顯人物關系傳達電視劇主題;在組篇意義中,海報采用合理的信息值分配和凸顯性設計突出人物關系??傊?,通過三種意義的相互配合,準確傳達了該劇的主題,顯示出主要人物關系,吸引觀眾并引發(fā)觀眾對該劇內容的好奇心。
參考文獻:
[1]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Arnold,1985.
[2]KRESS G,VAN LEEUWEN T. Multimodal discourse:the modes and media o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M].London:Arnold,2001.
[3]KRESS G,VAN LEEUWEN T.Reading images: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M].London:Routledge,2006.
[4]OToole M.Thelanguage of displayed art[M].London: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4.
[5]馮德正,趙秀鳳.多模態(tài)轉喻與圖像語篇意義建構[J].外語學刊,2017,6(2):8-13.
[6]馮德正.多模態(tài)語篇分析的基本問題探討[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17(3):1-11+132.
[7]李戰(zhàn)子,陸丹云.多模態(tài)符號學:理論基礎,研究途徑與發(fā)展前景[J]. 外語研究,2012,2(6):1-8.
[8]李戰(zhàn)子.多模式話語的社會符號學分析[J].外語研究,2003,5(1):1-8+80.
[9]韋紅琴.視覺環(huán)境下的多模態(tài)化與多模態(tài)話語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10]張德祿.系統(tǒng)功能理論視閾下的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綜合框架[J].現代外語,2018(6):731-743.
[11]朱永生.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的理論基礎與研究方法[J].外語學刊,2007,5(34):82-86.
責任編輯:景辰